第152章
字數:6310 加入書籤
這狐嗅煙乃是九尾狐族秘傳的獨門 ,恰巧壓龍大仙真身正是九尾妖狐。寶兒與紅線甫一入洞,便著了道兒。
妖風卷處,壓龍大仙飛身入洞,心中誌得意滿:兩個黃毛丫頭也敢與本仙鬥法?如今這泥人與寶劍,盡歸我手!
樂極生悲,她猛然撞上一堵無形氣牆,頓時頭暈目眩栽倒在地。抬頭隻見虛空蕩蕩,伸手卻觸到透明屏障。
怎會......壓龍大仙瞠目結舌地望著洞內——昏迷的寶兒與紅線近在咫尺,偏偏可望不可即。她不甘心地轉向四尊泥人,卻見其周身泛著渾厚黃光,穩若磐石。
接下來半個時辰,壓龍大仙使盡渾身解數,最終精疲力竭地承認:這結界絕非她能 。
此時洞外妖將陸續恢複,湧入洞中見到昏迷的二女,紛紛諂媚道:老祖神通廣大!不愧是老祖宗!
壓龍大仙卻頹然擺手:收拾細軟,遷往平頂山蓮花洞。
眾妖愕然:為何突然搬遷?
此地將有大禍。她不願多言,乘上步輦率眾離去。
待群妖走遠,一縷青煙自地底升起,化作鶴發童顏的九品仙官。老者端詳著昏迷的少女們,含笑掐訣施法......
兩道仙光自老者指尖射出,沒入寶兒與紅線體內。地上二人猛然一顫,長舒口氣悠悠轉醒。
老者掃過四尊泥塑,後退數步竟穿透無形屏障,立於牆外含笑相望。
可算醒了。他撫須而立。
寶兒與紅線茫然對視,齊聲問道:老丈是何方神聖?
老夫乃壓龍山土地元敖。
原來是土地公!寶兒慌忙作揖,鼠寶兒拜見上仙。
紅線亦施禮道:可是尊神救了我等?
元敖頷首笑道:二位中了壓龍大仙的狐嗅煙,老夫特來解圍。
二人急忙穿過屏障叩謝。元敖扶起他們,好奇道:觀二位身負異術,不知從何而來?
南瞻部洲。寶兒答道。
竟有七八萬裏之遙!元敖訝然。待聽完來龍去脈,沉吟道:想必是天地異變所致。
寶兒愁眉不展:如今歸途受阻,還有隻金孔雀虎視眈眈。
可是山中那隻孔雀王?
正是!寶兒憤然道,那惡鳥無故相逼,害我等滯留於此。
元敖撚須而笑:此乃佛母孔雀大明王坐騎孔翎,非小神所能抗衡。轉而問道:莫非二位要徒步返鄉?
紅線接話:有位山神指點,說擒住唐僧便可回歸故土。
此話從何說起?元敖愕然。
寶兒補充道:那位自稱虎大的山神從孔雀爪下救過我們。
虎大?元敖眼中精光一閃,可是靈台山神?
正是!
元敖若有所思:既是他的指點,倒可一試。隻是...話音忽頓。
但說無妨。
唐僧取經不經過此地,二位如何行事?
什麽?二人頓時呆若木雞。
元敖點頭道:“若要去西天取經,不必經過壓龍山,直接前往平頂山即可。”
紅線轉向寶兒問道:“山神真是這麽告訴你的?”
寶兒認真答道:“當然,他說唐僧幾日後會途經此處,還特意指了指這座山。”
紅線立刻看向元敖:“土地神,平頂山在哪個方向?”
元敖笑道:“壓龍山以西四百裏處。”
“……”紅線怔了怔,隨即對寶兒道:“你這糊塗蟲,山神指的是平頂山。”
寶兒撅起嘴,委屈道:“我哪知道?他隻隨手一指,誰能猜得準?”
元敖輕笑一聲:“不必煩惱,我倒有個法子能讓唐僧改道至此。”
紅線和寶兒齊聲問:“什麽辦法?”
元敖道:“隻需堵住他們去平頂山的路,逼他們繞行壓龍山即可。”
寶兒眼睛一亮,興奮地對紅線道:“你的泥人……”
紅線也來了興致,追問道:“土地神,具體要堵哪些路?”
元敖略作思索,答道:“這樣吧,我會替你們標記出來。你們向南望去,凡見白霧聚集之處,便是需封堵的路。”
紅線和寶兒欣喜萬分,連忙行禮:“多謝土地神爺爺!”
元敖擺擺手笑道:“舉手之勞,願你們早日返回南瞻部洲。”說罷,化作一縷青煙遁入地下。
次日,紅線和寶兒走出壓龍洞,果然見南方白霧繚繞。二人當即行動,驅使泥人封住所有通往平頂山的路徑。
完工後,寶兒遲疑道:“這樣一來,其他生靈豈不是也無法通行?”
紅線反問:“那又如何?”
寶兒認真道:“我們隻針對唐僧,不該牽連無辜。”
紅線想了想,點頭道:“你說得對。”
她取出唐僧畫像,親自走遍各處,讓泥人記住唐僧的模樣,隨後施法設下禁製——風雨可過, 可過,仙妖可過,唯獨唐僧寸步難行。
“好了。”紅線滿意地拍拍手,“現在隻有唐僧過不去。”
寶兒拍手笑道:“妙極了!咱們回洞等候吧。”
紅線點頭同意,二人返回壓龍洞,身旁始終跟著四名泥人護衛,以防孔翎突襲。
玉合山,虎先鋒聽完草頭神的稟報,沉聲問道:“如此說來,你家山神昨夜應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草頭神惶恐答道:“回靈台山神,小神不知山君何時應劫,今晨才發現他的法身遺骸。”
虎先鋒道:“領我去瞧瞧。”
草頭神連忙彎腰應聲:“遵命,請靈台山神隨小的前往。”
不多時,草頭神引著虎先鋒來到玉合山神府的精舍內。一進門,虎先鋒便瞧見一具魁梧的身軀端坐其中,卻已毫無生氣。
這正是玉合山神的遺蛻。虎先鋒上前仔細查驗,最終確認其確係應劫而亡。
虎先鋒心頭沉重,暗歎如今災劫竟如此凶猛,連天庭八品的山神也難逃厄運。
“山神,這...山君的遺蛻該如何處置?”草頭神小心翼翼地問道。
虎先鋒略作思索,答道:“暫且收殮起來。既然玉合山神已應劫身隕,我這就上奏人間部,請派新任山神。”
“是。”草頭神恭敬行禮。
虎先鋒隨即返回靈台山丹赤嶺神府,將玉合山神應劫之事寫成奏章呈遞上去。
人間部洞真殿內,玄都真君正翻閱堆積如山的奏章,眉頭緊鎖。
因紫府少陽帝君承擔了“斫獻令”全部罪責,洞真殿承務郎仍由連墟致擔任。
見玄都真君神色凝重,連墟致立即稟報:“近日西牛賀洲各神府紛紛上奏,鄰近土地、山神、城隍等正神接連應劫身亡。短短一月竟折損如此之多,實在蹊蹺。”
玄都真君擱下奏章,閉目倚靠,緩緩問道:“這些正神的遺蛻可還在?”
“大多保存完好。”連墟致答道,“均已妥善收殮。”
玄都真君睜眼下令:“速派天將下界查驗,確認是否確係應劫而亡。”
連墟致躬身領命:“謹遵法旨。”
翌日,天將回稟查驗結果:所有下界神靈遺蛻均顯示為應劫身亡。
玄都真君聽罷仍覺疑惑:“為何災劫專找仙官正神?”但既已查驗無誤,隻得按下疑慮。
待天將退下,玄都真君對連墟致道:“傳令洞神殿,三日內擬補西牛賀洲各地空缺仙官名單。”
連墟致領命而去。玄都真君望著案頭三十餘份奏報,仍覺此事透著古怪。
“三十多位正神同時應劫,當真隻是巧合?”玄都真君陷入沉思。
忽有守將入殿稟報:“啟稟上卿,火靈尚書求見。”
玄都真君聞言整襟端坐:“快請。”
片刻後,一襲紅衣的火靈真仙龍行虎步入殿,在殿中拱手行禮:“下神拜見洞真上卿。”
玄都真君虛扶道:“尚書不必多禮,看座奉茶。”
火靈真仙拱手道:有勞上卿費心,今日前來隻為稟報一事。
玄都真君眉梢微動:火靈尚書有何要事?
啟稟上卿,火靈真仙沉聲道,西牛賀洲眾仙官接連應劫之事,恐非天意。
玄都真君神色驟變:此話怎講?莫非有人假借天劫之名行凶?
正是。火靈真仙自袖中取出一卷玉冊,百年間隕落仙官皆呈特定規律,請上卿過目。
仙侍恭敬呈上玉冊,玄都真君細看後驚覺:這些應劫時辰竟暗合某種章法?
火靈真仙肅然道:此非巧合,必是人為。
玄都真君放下玉冊:此事本該由玉極真君府管轄,尚書何以如此清楚?
伏魔殿執掌誅邪之責,自當徹查。火靈真仙答道。
玄都真君沉吟道:尚書意欲何為?
下官擬親率伏魔殿下界詳查。火靈真仙鄭重行禮,無論 如何,必當查明原委。若真有妖邪作祟,定當依法誅滅。
玄都真君頷首:準。不過尚書特意來見本君,想必另有要事?
懇請上卿暫緩補缺。火靈真仙直言,待 大白後再行任命。
玄都真君思忖片刻:可。但需速戰速決,否則神霄玉府那邊難以交代。
下官領命。火靈真仙深施一禮,定當竭盡全力。
待火靈真仙退下,玄都真君立即修正前令,暫停西牛賀洲所有仙官補任。此舉雖引眾人疑惑,但因出自上卿之命,暫未掀起波瀾。
——·——
兩界山太保洞內,劉伯欽剛收功起身,忽覺天旋地轉,五髒如焚。他暗道不妙,急掐法訣固守心神。
劉伯欽的掙紮徒勞無功,丹田內的法力與全身筋骨血肉都在熊熊燃燒。
喜歡洪荒:開局綁定人形係統請大家收藏:()洪荒:開局綁定人形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