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字數:6394   加入書籤

A+A-


    莊顏唇角微揚,袖袍翻卷間收起陶罐,遙望天韻穀方向。穀中激戰未歇,佛光普照之處已呈碾壓之勢,唯餘二郎神與孫悟空的煌煌氣焰仍在抗衡。其餘眾人,早被浩瀚佛威 得動彈不得。
    他負手淩空,一步踏出便遁入虛無。
    靈山盧舍那寺內,大日如來端坐金蓮,梵音如潮漫過大雄寶殿。眾菩薩羅漢正聽得入神,佛音戛然而止。
    滿座驚疑間,忽見如來廣袖輕揚,一道寶光倏然掠向殿門。兩道身影倒飛而入,恰被佛光托住緩緩落地。
    謝世尊相救。文殊與普賢匆匆整衣下拜,卻聽靈吉菩薩失聲問道:二位怎如此狼狽歸來?
    二菩薩相視苦笑:奉旨擒拿昏黃君時...遇見了靈台真君。
    莫非交手落敗?毗藍婆菩薩追問。
    未曾交手。普賢搖頭,他直接將我二人拋回靈山。
    滿殿寂然。文殊補充道:確是如此。二字擲地,眾羅漢手中念珠哢哢作響。佛門四大菩薩之二的尊嚴,竟被人當作物件隨手擲還,這比戰敗更令人難堪。
    此乃踐踏佛門!有羅漢怒目低吼,佛殿穹頂的經幡無風自動。
    文殊、普賢二位菩薩連忙擺手道:此言差矣,是我二人修為不及靈台真君,雖被丟回失了顏麵,卻未傷及根本。
    大日如來佛含笑點頭:善哉,靈台真君未傷二位菩薩分毫,可見對我佛門尚有敬意。
    他轉向二菩薩問道:如此說來,那昏黃君已被靈台真君擒獲?
    應是如此。文殊菩薩答道。
    大日如來佛略一頷首,指向殿中金蓮台:二位尊者請入座。
    謝世尊。文殊、普賢恭敬行禮,飄然落座於金蓮台上。
    如此看來,九天金龍也難逃靈台真君之手。大日如來佛又道。
    普賢菩薩接話:齊天大聖與二郎真君正在爭奪元敖,靈台真君若出手,勢必與二者交鋒。
    文殊菩薩補充:且看大勢至菩薩與八大明王菩薩能否在靈台真君趕到前將元敖帶回靈山。
    一旁羅漢出聲詢問:世尊為何不親自出手,以無上佛法將元敖帶回?
    大日如來佛擺手道:本座若出手,便非小事。佛法一動,既擾天數又亂三界,更不好向玉帝交代。
    羅漢聞言頓悟,躬身退下。
    大日如來佛繼續道:若不能帶回元敖與昏黃君,便難確認其背後是否為界外佛魔。如今敵暗我明,佛劫將至,需早作準備。
    文殊菩薩道:若非佛魔倒罷,若是佛魔,一旦入雷部便痕跡全消,屆時追查難矣。
    普賢菩薩提議:若我佛門無法帶回二人,可否請天庭暫緩將其押送雷部,容我等先行追查?
    大日如來點頭:且觀大勢至菩薩等人結果。若如所料,貧僧當親赴大羅天麵見玉帝。
    眾菩薩齊聲誦念:阿彌陀佛,我佛慈悲。
    就在文殊、普賢被莊顏送回靈山時,天韻穀戰局已近尾聲。
    大勢至菩薩率八大明王菩薩輕鬆擊敗火靈真仙及梅山六兄弟,以佛法將眾人定在地麵。
    孫悟空與二郎神激戰千餘回合,見佛門趁亂劫走元敖,當即化敵為友,聯手攻向佛門眾人。
    奈何佛門人多勢眾,八大明王菩薩擋住二人攻勢,大勢至菩薩趁機帶著元敖迅速撤離。
    孫悟空欲追卻被攔住,怒喝道:如來請我師父取經,如今遭劫需元敖化解,爾等為何阻我?
    不動明王菩薩微笑道:“大聖,元敖無法化解唐僧的劫難,找他也是白費功夫。我等奉大日如來法旨擒拿元敖與昏黃君,此乃佛門要事,還望大聖體諒。”
    孫悟空冷哼一聲:“有沒有用,試過才知。今日若不交出元敖,俺老孫定要上靈山向如來討個公道。”
    二郎真君插話道:“不如你我聯手打上靈山?”
    孫悟空應道:“好,你先去,待我解決這八位再來助陣。”
    二郎真君卻道:“還是你先去,這裏交給我。”
    見二人推讓,孔雀大明王菩薩莞爾道:“二位不必謙讓,今日誰都走不了。”
    孫悟空聞言轉向二郎真君:“那先解決眼前這些,再去追逃走的。”
    二郎真君頷首:“正合我意。”
    話音未落,二人已並肩衝向八大明王菩薩。
    正當激戰之時,大勢至菩薩已攜元敖駕雲直往靈山而去。忽聞身後傳來清越之聲:“菩薩請稍候。”
    詭異的是,大勢至菩薩身形驟然凝滯,連腳下祥雲也靜止不動。
    回首望去,隻見一道熟悉身影翩然而至。認清來人後,大勢至菩薩斂去驚色,合掌歎道:“靈台真君別來無恙。”
    莊顏還禮笑道:“菩薩何故擒拿天庭仙官?”
    大勢至菩薩解釋道:“此人乃天庭通緝要犯。”
    “縱是罪犯,也該由天庭處置。”莊顏正色道,“佛門越俎代庖,恐有不妥。”
    大勢至菩薩沉吟道:“真君可知元敖背後牽扯的魔主?”
    “略知一二。”莊顏反問,“莫非菩薩知曉其來曆?”
    大勢至菩薩搖頭:“我佛門有溯源秘法,需帶他回靈山方能查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故而——”菩薩合十懇請,“望真君行個方便。”
    莊顏挑眉:“天庭事務,佛門為何如此熱心?”
    大勢至菩薩肅然道:“恐其與域外佛魔有關,事關佛劫,不得不察。”
    莊顏了然笑道:“溯源之事未嚐不可,隻是元敖現為天庭要犯,不便前往靈山。”
    大勢至菩薩試探道:“真君之意是?”
    “將元敖交予我,菩薩自可回山複命。”莊顏從容道。
    大勢至菩薩追問:“那溯源之事?此舉於三界眾生皆有益處。”
    莊顏淡然說道:“今日隻為擒拿元敖歸案,其他事與我無關。”
    “也罷。”大勢至菩薩含笑應道:“這元敖就交由真君處置,我佛門本就不占理,更非真君對手。”
    莊顏嘴角微揚:“實力不濟才是關鍵吧?道理不過是錦上添花。”
    大勢至菩薩朗聲笑道:“正是此理,若有力壓群雄的本事,何須與人論理?”
    菩薩撤去法力束縛,元敖重獲自由之身。莊顏袖袍輕抖,一個古樸陶罐現於掌中,玄光乍現間,元敖已被攝入罐內。
    罐中天地昏沉卻非全然黑暗,元敖環顧四周,心知已入法寶之中。他抬眼望向光源處,不由驚呼:“昏黃君?你竟未逃脫?”
    萎靡不振的昏黃君聞聲抬頭,咧嘴笑道:“喲,來作伴了?歡迎之至。”
    元敖急步上前追問:“你當初不是成功遁走了嗎?”
    “功敗垂成罷了。”昏黃君聳了聳肩。
    “活該!誰讓你偷拔我龍鱗!”元敖怒目而視。
    昏黃君嬉皮笑臉道:“救命之恩,取幾片龍鱗算什麽?”
    “救成了嗎?如今不照樣困在這破罐裏?”元敖憤然坐下。
    “橫豎都是死,過幾日上斬仙台時可別腿軟。”昏黃君輕哼道。
    “我元敖豈是貪生怕死之輩!”元敖突然壓低聲音:“那些約定接應的道友......”
    昏黃君打斷道:“必不會來了,魔主定然令他們四散隱匿。”
    元敖神色稍緩:“如此甚好。”忽又正色道:“你該自我了斷。”
    “此話怎講?”
    “那些道友我不曾謀麵,唯有你知曉底細。若被天庭拷問出來......”
    昏黃君啞然失笑:“無妨,其實我也未曾見過他們真容。”
    “什麽?”元敖瞠目結舌,“那你如何認得我?”
    “因你蠢啊。”昏黃君揶揄道:“他人皆幻化形貌使用假名,唯獨你以真身實名相見。”
    元敖雙眼圓睜:“為何不早提醒我?”
    “木已成舟,提醒何用?”昏黃君懶洋洋道:“況且將死之人,計較這些作甚?”
    元敖長歎:“看來做龍不能太過憨直。”
    罐外,莊顏收好陶罐,大勢至菩薩笑問:“靈台真君,貧僧現在可否行動?”
    “請便。”莊顏廣袖輕揚,仙光掠過,菩薩雙腿禁錮頓消。大勢至活動筋骨後,合十行禮:“真君道法通玄,貧僧心悅誠服。”
    莊顏笑吟吟道:若沒點本事,怎敢來尋菩薩?聽聞菩薩有門神通,不知威力幾何?
    嗬嗬。大勢至菩薩朗聲笑道:區區微末伎倆,不值一提。
    莊顏拱手:在下倒想領教,改日可否請菩薩指點?
    大勢至連忙搖頭:此術隻為 降魔,從不施於仙家同道與眾生。
    也罷。莊顏頷首作揖,既然菩薩這般說,在下也不便強求,就此告辭。
    大勢至還禮道:真君慢走,貧僧還需往天韻穀走一遭。
    哦?所為何事?莊顏挑眉。
    大勢至歎道:塵埃落定,諸位明王羅漢與二郎真君再戰無益,貧僧去喚他們回來。
    不必勞煩,莊顏輕笑,菩薩可先行回靈山,眾明王羅漢隨後便到。
    大勢至神色一凝:靈台真君此言何意?
    莊顏笑意更深:我心向善,自當送他們回靈山。
    話音未落,莊顏身影已消散於天地間,唯留大勢至怔立原地。
    天韻穀中,戰火未歇。
    八大明王各現法相,按天序列陣。孔雀大明王居中,金輝與孔雀神光交映,四臂舒展顯慈悲相。
    金剛夜叉明王淩空而立,三首六目怒視八方。
    無能勝明王盤踞左上,青蛇纏身,赤發如火。
    馬頭明王踞守右上,馬首人身威儀凜凜。
    不動明王鎮守陣前,巍然若山嶽。
    降三世明王峙立左側,威壓浩蕩似要降服三界。
    軍荼利明王屹立右側,佛光熾盛剛正不阿。
    大威德明王坐鎮陣基,左手掐訣,右手結印,穩固法陣。
    喜歡洪荒:開局綁定人形係統請大家收藏:()洪荒:開局綁定人形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