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老頭驚駭問,師承何高人?

字數:6600   加入書籤

A+A-


    老人虛弱的聲音在簡陋的屋子裏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意味。他那雙原本因傷痛而有些渾濁的眼睛,在看向淩皓時,似乎清明了許多,甚至透著一股與普通山村老者不符的深邃。
    村民們此刻都對淩皓佩服得五體投地,七嘴八舌地搶著回答: “李老爺子,您可算醒了!是這位淩小哥救了您!” “哎呀您當時摔得可真嚇人,血流了一地,腿都斷了!” “多虧了淩小哥啊!那手法,刷刷刷幾下就把血止住了,骨頭也接上了!” “真是神了!咱們村李大夫都沒這本事吧?”
    被稱為李老爺子的老者聽著眾人的話語,目光始終沒有離開淩皓,那眼神中的探究意味更濃了。他掙紮著想坐起來一些,牽動了傷口,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您別動,傷口剛包紮好,骨折也才固定,需要絕對靜養。”淩皓上前一步,語氣平和但帶著醫囑特有的不容置疑,他輕輕按住老人的肩膀,順手又檢查了一下他額頭上敷著草藥包紮的情況,“感覺怎麽樣?頭暈嗎?惡心嗎?除了頭和腿,還有哪裏覺得特別疼?”
    這一連串專業而細致的詢問,更是讓旁邊的村民們嘖嘖稱奇。李老爺子也是微微一怔,似乎很久沒人用這種既關切又極其理性的方式跟他說話了。
    “頭…是有些暈沉,像是灌了鉛。惡心倒沒有。身上…除了這頭和腿,就是些擦碰,無大礙。”老人依言躺好,緩緩回答,然後再次看向淩皓,“小友手法精妙絕倫,處理外傷竟如此老道,不知…師承哪位高人?”
    這個問題問出,屋子裏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是啊,淩皓這手醫術是跟誰學的?從來沒聽說過啊!
    淩皓麵色不變,心裏卻快速權衡。直接說自己是另一個世界的醫學博士?怕不是要被當成失心瘋。編造一個莫須有的隱世高人?漏洞太多,容易穿幫。
    他選擇了部分實話和模糊處理,微微一笑道:“老人家過獎了。談不上師承,隻是家中世代行醫,自幼耳濡目染,學了些皮毛。後來又喜歡自己瞎琢磨,看了些雜書,對跌打損傷、正骨止血之類的外科小技,略有心得罷了。”
    “世代行醫?外科小技?”李老爺子重複著這兩個詞,眼中的驚異之色更濃,“小友太過謙了。你這止血手法,絕非尋常按壓;正骨複位,穩準利落,力度角度分毫不差;固定夾板,更是恰到好處,既能製動又不傷筋脈。這豈是‘略有心得’?便是許多成名醫師,也未必有如此精準的手法!更難得的是…”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額頭上包紮的布條和隱隱透出的草藥氣息,鼻翼微動,似乎在分辨其中的成分。
    “…你用的這草藥,紫雲英為主,輔以三七草和清心蘭…紫雲英尋常醫者隻知其能安神,你卻用其汁液外敷,取其微末凝血之效,雖效力不強,但與直接壓迫相輔相成,更能緩解局部灼痛。三七草化瘀止血,清心蘭寧神消炎…搭配看似簡單,卻精準地針對了老夫此刻傷情。這用藥思路,絕非尋常郎中的路子!”
    李老爺子越說越是驚訝,看向淩皓的眼神簡直像是在看什麽稀世珍寶。
    “你甚至未用靈力探查,僅憑眼觀、手觸,便能斷症如此精確,處理如此得當…小友,你這身醫術,絕非‘家中世代行醫’和‘看雜書’能解釋的!莫非…尊師是某位隱世的丹道聖手,或是精通醫道的元嬰大能?”
    老頭顯然想多了,自動把淩皓的醫術往修仙界的高人身上去套了。畢竟,如此精妙的技藝,在他認知裏,絕非凡俗手段。
    村民們聽得雲裏霧裏,什麽“丹道聖手”、“元嬰大能”,離他們太遙遠。但他們明白了一點:淩皓的醫術,好像厲害得超出了他們的想象,連見多識廣的李老爺子都震驚了!
    淩皓心中暗笑,這老頭倒是會自己找補。他正好順水推舟,故作高深地笑了笑,既不承認也不否認:“老人家好眼力,對藥性竟也如此了解。晚輩隻是遵從醫理,對症施治而已。至於師承,家師淡泊名利,不許晚輩在外提及他老人家名諱,還望見諒。”
    這話等於默認了背後有個“高人師父”,但又什麽都沒說。
    李老爺子果然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看向淩皓的目光頓時多了幾分鄭重和…好奇。
    “原來如此,是老夫唐突了。”他語氣緩和了許多,甚至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平等論交的意味,“小友救命之恩,老夫李邈,銘感五內。不知小友高姓大名?”
    “晚輩淩皓。”淩皓拱手回禮,態度不卑不亢。
    “淩皓…好名字。”李邈點了點頭,似乎想說什麽,卻又因為傷勢精力不濟,臉上露出疲憊之色。
    淩皓察言觀色,立刻道:“李老爺子,您傷勢不輕,失血不少,需要靜養休息,不易多思多言。晚輩先行告退,明日再來為您換藥複查。”
    說完,他又仔細叮囑了旁邊照顧的村民幾句注意事項,包括如何觀察老人意識狀態,如何喂水,傷口出現什麽情況需要立刻找他等等,條理清晰,周到無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村民們此刻對淩皓已是言聽計從,連連點頭。
    淩皓這才帶著阿土,在村民們感激和敬畏的目光中,離開了李邈的小屋。
    回去的路上,阿土興奮得小臉通紅,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皓哥!你太厲害了!李老爺子可是咱們村最有見識的人!連他都誇你醫術神乎其神!你那個師父是不是特別特別厲害的神仙啊?”
    淩皓笑了笑,沒接這個話題,反而問道:“這位李老爺子,是什麽來曆?我看他似乎不像普通村民。”那老者的談吐、眼力,尤其是對藥性的精準判斷,絕非凡俗。
    阿土撓撓頭:“俺也不太清楚,李老爺子是好多年前搬到我們村住的,平時很少出門,就喜歡在後山擺弄些花花草草。村裏人知道他懂點醫術,有個頭疼腦熱的有時也會找他,但他脾氣有點怪,不怎麽搭理人。大家都猜他可能以前是個落魄的修士什麽的…皓哥,你說他會不會真是個隱藏的高人啊?”
    淩皓若有所思。落魄修士?或許吧。但一個對藥性如此精通的修士,怎麽會落魄到隱居在這小山村?而且,他剛才似乎刻意忽略了一點——李邈在分析他用的草藥時,並沒有提到“靈力”或“藥力”,而是用了“凝血之效”、“化瘀止血”、“寧神消炎”這種更偏向物質層麵藥理作用的詞匯。
    這和李邈“可能曾是修士”的猜測有些矛盾。修士看待靈草,首要關注的往往是其蘊含的“靈氣”和“藥力”,而非其具體的化學成分和生理學作用。
    這個李邈,有點意思。
    回到自己的小木屋,淩皓的心思又活絡起來。李邈對藥性的深入了解,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如果能和他交流,或許能極大地加速自己對這個世界靈草藥材的“科學化”認知進程!
    不過,眼下更重要的是兩件事:一是盡快恢複自己的傷勢,二是繼續完善自己的研究工具——顯微鏡。
    剛才處理傷口時,他對那株“紫雲英”的運用,其實就是基於昨天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現象的一次成功實踐。這證明了他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
    “阿土,明天我們去後山轉轉。”淩皓做出了決定,“一是采集更多種類的靈草樣本,二是看看能不能找到李老爺子采藥的地方,或許能有更多發現。三是繼續尋找更好的透鏡材料。”
    “好嘞,皓哥!”阿土現在對淩皓的任何決定都充滿幹勁。
    第二天一早,淩皓感覺自己的身體又好了不少,肋骨處的疼痛減輕了很多,已經可以比較自如地活動了。他再次給自己做了檢查,確認骨折處對位良好,愈合速度似乎比預想的要快一些。這或許和這個世界空氣中無處不在的靈氣,以及自己那微弱但廣譜的能量吸收能力有關。
    兩人帶上工具和幹糧,再次進入了靈溪村的後山。
    這一次,淩皓的目標更加明確。他不再局限於肉眼觀察,而是時不時地調動那日益熟練的精神力,去感知不同植物的能量場強弱和屬性傾向。
    “這株能量場偏溫和,帶綠色光澤,可能有助於組織修複…” “這株能量尖銳躁動,呈暗紅色,可能有毒性或刺激性…” “這片區域的能量場明顯比旁邊濃鬱,下麵或許有淺層靈脈經過,或者有什麽特殊的礦物…”
    他一邊感知,一邊采集樣本,並詳細記錄地點和環境特征。阿土則負責幫忙挖掘和背負。
    期間,淩皓果然在一處陡峭的坡壁上,發現了一些新鮮的踩踏痕跡和幾株被小心采摘留下的根莖——那裏生長著幾株品相相當不錯的靈草,看來昨天李邈就是在那裏失足的。
    淩皓小心地靠近觀察,並沒有冒險上去,而是在周圍發現了另幾株相同的靈草,進行了采集。
    “皓哥,你看這個!”阿土在不遠處的小溪邊喊道。
    淩皓走過去,隻見阿土從溪水裏撈起一塊拳頭大小、近乎完全透明的石頭,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澤。
    “水晶?!而且是純度很高的水晶!”淩皓眼前一亮,接過石頭仔細查看。質地均勻,內部雜質極少,透明度極佳!這簡直是製作透鏡的絕佳材料!
    “哪裏找到的?”
    “就在這溪水裏,好像是從上遊衝下來的。”阿土指著上遊方向。
    淩皓立刻沿著溪流向上遊搜尋,果然又找到了幾塊大小不一、但品質都相當不錯的水晶原石!
    “太好了!高倍數顯微鏡有望了!”淩皓心情大好,小心翼翼地將這些水晶原石收好。
    滿載而歸的兩人回到村裏時,已是下午。淩皓先去李邈家複查了他的傷勢。
    李邈的氣色明顯好了很多,已經能靠著床頭坐起來了。他看到淩皓進來,臉上露出真誠的笑容:“淩小友來了,快請坐。”
    淩皓檢查了他的傷口,愈合情況良好,沒有感染跡象。骨折處對位穩定。他又給李邈換了藥,重新包紮固定。
    整個過程,李邈都默默看著,眼中不時閃過驚歎。淩皓的操作太規範、太精準了,每一個細節都透著一種極致的理性美,和他所知的任何醫道流派都不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換完藥,李邈忍不住再次感歎:“淩小友這手醫術,實在令老夫大開眼界。尊師之能,恐怕已臻化境。不知…尊師除了醫術,可還精通其他?譬如丹道?”
    他又開始旁敲側擊地打聽那個“莫須有”的師父了。
    淩皓心中一動,覺得這是一個切入話題的好機會。他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貌似隨意地回答:“家師之學,包羅萬象,於萬物之理皆有所究。他曾言,萬物皆有其內在法則,醫道、丹道乃至修行之道,不過是不同層麵法則的體現罷了。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
    這話半真半假,把他自己的科學觀包裝了一下說了出來。
    李邈聞言,渾身一震,眼中爆發出驚人的光彩,喃喃道:“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好!好一個‘所以然’!尊師此言,真乃振聾發聵!”
    他猛地抓住淩皓的手,激動地問道:“莫非…尊師認為,靈草之藥性,並非全然由其所蘊靈氣多寡決定?其本身構成,亦有其理?”
    淩皓沒想到老頭反應這麽大,但正好撓到癢處,於是順勢點頭:“正是。家師常教導,靈氣為能量,靈草為物質載體。藥性乃能量與物質相互作用之綜合結果。若不明物質構成之理,僅憑靈氣感應煉丹用藥,猶如盲人摸象,終難窺其全貌,故成功率低下,丹毒殘留亦是常事。”
    這番話,如同驚雷般在李邈腦海中炸響!
    他一生浸淫藥草,早已隱隱感覺到現有煉丹術和藥理學的一些不足和模糊之處,但從未有人如此清晰、如此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核心!更是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從未想過的研究方向——物質構成之理!
    “能量…物質…相互作用…物質構成之理…”李邈反複咀嚼著這幾個詞,仿佛著了魔一般,眼神越來越亮,甚至忽略了身上的傷痛。
    他猛地抬頭,目光灼灼地盯著淩皓,聲音都因為激動而有些顫抖:“淩小友!尊師…尊師他老人家…可曾提及,如何探究那‘物質構成之理’?!”
    看著老人那近乎狂熱的求知眼神,淩皓知道,魚上鉤了。
    他微微一笑,從隨身帶來的布袋裏,取出了那架簡陋的竹筒顯微鏡。
    “家師曾傳下一件小玩意兒,或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喜歡科學修仙:我的實驗室連通九重天請大家收藏:()科學修仙:我的實驗室連通九重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