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研究天道法則,視作最高憲法存在
字數:4709 加入書籤
“欠債還錢”律令試驗那近乎霸道的結果,在靈溪宗內引發了持續的地震。淩皓“言出法隨”的形象深入人心,甚至開始有弟子私下繪製他的畫像,旁邊配上“欠債不還,心絞痛套餐了解一下?”的調侃字樣,既是敬畏,也帶著一絲戲謔。
然而,身處風暴中心的淩皓,卻異常冷靜,甚至帶著一種研究者特有的審慎與憂慮。
“威力過於巨大,且難以精確控製。”他在實驗日誌中嚴肅地寫道,“‘欠債還錢’律令,直接引動了目標自身的‘道心’與‘因果’,其作用機製更接近於心魔反噬,而非外部能量幹預。這非常危險,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不可逆的道基損傷,甚至直接導致目標隕落。”
他意識到,自己正在觸碰的力量,遠比想象中更加深邃和危險。這不再是簡單的能量運用技巧,而是涉及到了修真界最本源、最神秘的領域——規則,乃至天道。
“我所引動的‘規則’,無論是宗門規章,還是‘欠債還錢’的道義,其根源何在?其力量來自哪裏?”淩皓陷入了更深的思考,“是來自於眾人的‘共識’?還是來自於某種更高級的、客觀存在的‘法則’?”
他將目光投向了更高處,投向了那冥冥之中,籠罩著整個修真界,決定著修士命運,降下天劫,又給予長生機緣的——天道。
在淩皓看來,如果將他目前接觸和運用的各種規則宗門規章、商業慣例、道德準則)視為地方法規、部門規章,那麽天道,無疑就是這部名為“修真界”的宏大體係的最高憲法!
它規定了這個世界最基本的運行邏輯:靈氣存在、能量守恒?)、因果循環、生死輪回、天劫考驗……它是所有具體規則的終極來源和效力依據。
“想要更深入、更安全地理解和運用‘律令術’,甚至探索其更高層次的可能,就必須嚐試去理解這部‘最高憲法’——天道法則!”淩皓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這個決定若是被其他修士知道,恐怕會笑掉大牙。參悟天道?那是化神、煉虛乃至更高境界的大能才敢偶爾觸及的領域,一個煉氣期的小修士雖然真實戰力不能以常理度之),也敢妄言研究天道?簡直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但淩皓不同。他並非要像傳統修士那樣去“感悟”天道的玄奧與威嚴,而是要用他最擅長的科學方法論,去分析、去解構、去試圖理解天道法則的“條文”和“邏輯”。
他將天道,視作一個極其複雜、但理論上可以被認知的“自然規律係統”。
他的研究,從最基礎、也是最普遍的天道現象開始。
研究課題一:靈氣本質與能量守恒。
靈氣,是修真界一切力量的基石。它是什麽?從何而來?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淩皓讓林風升級了探測儀,開始長時間、大範圍地監測宗門內不同區域的靈氣濃度、流動規律。他記錄日月星辰變化、季節更替、甚至弟子大規模修煉時對靈氣環境的影響。
數據初步顯示,區域內靈氣總量在一定時間內似乎保持動態平衡,有消耗被吸收),也有補充從地脈、虛空滲透)。但這“補充”的來源和機製是什麽?是否真的守恒?還是說,修真界存在著某種他尚未理解的“能量創生”或“維度滲透”機製?
研究課題二:天劫的運行機製。
天劫,是天道對逆天而行的修士最直接的幹預和考驗。其觸發條件、威力大小、屬性類別,是否存在規律?
淩皓無法直接觀測天劫,但他開始大量查閱宗門典籍中關於曆代前輩渡劫的記錄。他嚐試用統計學方法,分析渡劫者的修為、功法屬性、生平善惡如果有記載)、渡劫地點、時間等因素與天劫威力、類型的相關性。
他發現了一些模糊的傾向性,比如殺孽過重者,似乎更容易遭遇心魔劫或威力更強的雷劫。但這相關性有多強?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還是僅僅是概率事件?天道“量刑”的標準是什麽?
研究課題三:因果律的體現。
“欠債還錢”律令的成功,讓淩皓對“因果”產生了濃厚興趣。修真界普遍相信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這種“因果”,是純粹精神層麵的心理暗示,還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可以被幹預的“規則鏈條”?
他設計了一些簡單的實驗。比如,讓阿土故意去欺負一隻弱小的靈獸事後給予補償和治療),然後觀察阿土短期內是否會遭遇一些“意外”或“不順”。或者,記錄一些弟子行善或作惡後,其修煉狀態或機緣的變化。
實驗結果雜亂無章,難以得出明確結論。因果的顯現,似乎極其隱晦和長期,受到無數變量的幹擾。
研究課題四:天地規則的“漏洞”或“未定義領域”。
就像任何法律體係都存在漏洞一樣,淩皓懷疑,天道法則如此宏大,是否也存在一些模糊地帶、未覆蓋區域,或者可以被“合法規避”的空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回想起自己“辯碎”上古契約的經曆。那契約利用了心魔大誓的規則,但其內容本身是欺詐和邪惡的。自己正是抓住了其“內容非法”這一點,從規則邏輯上瓦解了它。這是否意味著,在天道規則下,也存在“上位法優於下位法”、“惡法非法”的原則?
還有渡劫時使用的避劫陣法、隱匿氣息的功法,是否就是在利用天道法則中對“氣息強度感知閾值”的設定,進行合規的“技術性規避”?
淩皓的研究進展緩慢,甚至可以說舉步維艱。天道法則太過浩瀚深邃,以他目前的境界和手段,所能窺探到的,不過是滄海一粟,冰山一角。
很多時候,他的假設被證明是錯誤的,他的實驗得不到清晰的結果,他的推演陷入死胡同。
但他樂此不疲。每一次失敗的嚐試,都讓他對天道的複雜性多一分敬畏,也對“規則”的本質多一分理解。
在這個過程中,他對於“律令術”的運用,反而變得更加得心應手,也更加謹慎。
他不再輕易施展威力巨大的律令,而是開始嚐試一些更精細、更偏向於“引導”和“判定”的律令。
例如,在對兩宗弟子進行合並前的資質複核時,他嚐試施展律令:“依規檢測,靈根屬性,顯!” 配合改良後的探測儀,使得檢測結果更加清晰和難以作弊。
在處理一起複雜的藥田歸屬糾紛時,他運用律令:“事實為依據,規章為準繩,各方陳述,不得虛言!” 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在場人員說真話的心理壓力類似於弱效的吐真劑環境)。
這些應用,效果不那麽驚天動地,卻更加實用和安全,也讓他對“律令”與“規則”的契合有了更深的體會。
他隱隱感覺到,自己對“律令術”的掌握,似乎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不再僅僅是“引用”規則,而是開始嚐試“理解”規則背後的“法理”,甚至…微弱地“共鳴”規則。
這一日,深夜。淩皓獨自在靜室中,麵對著一麵空白的牆壁,牆上投影著無數他推演出的、關於天道法則的假設和公式。
他閉上眼,心神沉入一種空明的狀態,不再去強行“分析”天道,而是嚐試去“感受”那無處不在的規則脈絡。
忽然,他福至心靈,下意識地,以一種探尋和確認的語氣,輕聲低語,並非施展律令,更像是在提問:
“天道之下,可有‘公平’?”
沒有動用多少精神力,也沒有特定的目標。
然而,就在他話音落下的瞬間——
“嗡!”
靜室內,仿佛有無形的琴弦被輕輕撥動了一下!桌麵上的一張草紙無風自動,上麵淩皓寫下的一個關於“劫雷威力與功德相關性”的公式,其上的幾個符號,微不可查地亮起了一絲極其黯淡、轉瞬即逝的光芒!
淩皓猛地睜開眼睛,看向那張草紙,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
雖然那感應微弱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他確信,剛才那一刻,他觸及到了什麽!他的問題,似乎得到了某種冥冥中存在的、源自天道本源的、極其微弱的…回應?或者說共鳴?
天道…真的有“意識”?或者至少,有某種可以被“理”觸及的“機製”?
淩皓的心髒砰砰狂跳。
他意識到,自己可能無意中,摸到了那部“最高憲法”的…扉頁。
前路依舊漫漫,但方向,似乎更加清晰了。
研究天道,理解法則,或許,這才是“法修”乃至“科學修仙”的終極道路。
而他,已經在這條路上,邁出了微小卻堅實的第一步。
喜歡科學修仙:我的實驗室連通九重天請大家收藏:()科學修仙:我的實驗室連通九重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