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呼吸節奏有講究,波頻共振效率高

字數:4182   加入書籤

A+A-


    “啟明計劃”對靈氣能量場的量化研究取得了初步但振奮人心的成果。靈氣不再是一種神秘莫測、隻能靠“感覺”去觸碰的存在,它開始顯露出其作為“特殊能量場”的客觀規律。然而,淩皓深知,僅僅了解“原材料”還遠遠不夠,關鍵在於如何高效地“加工”這些原材料。
    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所有修士修煉過程中最基礎、也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環——呼吸。
    “一呼一吸,引氣入體。這是所有修煉法門的起點。”淩皓在研究所的討論會上,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但傳統的呼吸法,大多語焉不詳,隻強調‘綿長’、‘深勻’,至於為何要如此,何種頻率最佳,與靈氣波動有何關聯,幾乎無人深究。”
    他調動“靈能頻譜分析儀”記錄下的海量數據,將其投影在光幕上。隻見代表基礎無屬性靈氣的能量波動曲線,並非一條直線,而是有著極其細微、但確實存在的周期性起伏。
    “看這裏,”淩皓指著一條經過複雜濾波處理後的曲線,“環境中的靈氣場,本身就在以一種極低的頻率‘呼吸’、‘波動’。這個固有頻率,雖然因地域、時間、環境而異,但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區域內,存在一個主導波頻。”
    “您的意思是……”林風若有所思,“如果我們修士自身的呼吸節奏,能夠與環境中靈氣的主導波頻產生……共振?”
    “沒錯!就是共振!”淩皓眼中精光一閃,“物理學告訴我們,當驅動力的頻率與係統的固有頻率接近時,係統振動的振幅最大,能量傳輸效率最高!如果我們將修士的身體視為一個接收和轉化靈氣的‘係統’,那麽他的呼吸節奏,就是最主要的‘驅動力’!”
    一個大膽的假設被提了出來:通過調整呼吸頻率,使其與周圍靈氣場的主導波頻同步或呈特定諧波關係),可以極大提升引氣入體的效率!
    這個假設,再次顛覆了傳統認知!呼吸,不再僅僅是維持生命的生理活動,更是一種可以與天地能量場進行“調諧”的精密技術!
    新的科研項目——“呼吸靈氣共振優化研究代號:諧波計劃)”立刻上馬。
    研究的第一步,是精確測定不同環境下的靈氣主導波頻。林風團隊改進了探測儀,增加了長時間連續監測和頻譜分析功能,開始在宗門內不同區域如靈脈節點、普通區域、聚靈陣內)進行定點監測。
    數據很快匯總起來。果然,不同區域的靈氣波頻存在差異,但同一區域在一定時間內相對穩定。普通區域的主導波頻大約在0.05赫茲到0.1赫茲之間即一個完整波動周期耗時10秒到20秒),而靈脈節點和聚靈陣內的波頻則更加活躍和複雜,有時甚至存在多個主要頻率分量。
    第二步,是設計可精確控製的“調息法”。淩皓親自設計了數套具有不同頻率、波形如正弦波、方波模擬不同的呼吸力度變化)的呼吸節奏方案,並編寫成簡單的口訣和意念引導。
    第三步,也是最具挑戰性的一步——人體實驗與效果量化。
    阿土招募了一批自願參與實驗的煉氣期弟子,他們將在特製的、能屏蔽部分外界幹擾的“測修艙”內,按照淩皓提供的不同呼吸方案進行修煉,同時由林風的團隊用升級版的“靈能流場顯影陣”和“個體靈氣吸納速率計”新開發的儀器,用於實時監測被試者單位時間內吸納的靈子數量)全程監控。
    實驗開始了。
    第一組被試,采用傳統的、無特定頻率要求的“自然深長呼吸”。
    顯影陣中,靈氣流向被試者的速度平穩但緩慢,吸納速率計的讀數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波動。
    第二組被試,采用淩皓設計的、頻率與測修艙內當前靈氣波頻明顯不符的呼吸法。
    結果發現,靈氣流動甚至出現了紊亂和排斥現象,吸納速率不升反降!一名弟子甚至因為節奏混亂,差點引得靈氣岔了道,嚇得趕緊停了下來。
    “看!頻率不匹配,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淩皓指著數據說道,“這證明了共振理論的初步正確性!”
    關鍵的第三組實驗開始。被試者采用淩皓根據實時監測數據、動態調整的“最優共振呼吸法”。
    當那名弟子調整呼吸,使其吸氣、屏息、呼氣的節奏,完美契合了當前環境中靈氣波動的一個完整周期時——
    “嗡……”
    測修艙內似乎響起了一聲微不可聞的輕鳴!
    顯影陣上,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現了!隻見周圍的靈氣光點,不再是雜亂無章地緩緩匯聚,而是仿佛受到了某種無形力量的牽引,整齊劃一地、如同受到指揮的士兵,形成一道清晰而穩定的“靈氣流”,高效地湧入被試者的口鼻和周身毛孔!其匯聚速度和濃度,遠超之前任何一組!
    與此同時,個體靈氣吸納速率計上的指針猛地向上飆升,讀數達到了傳統呼吸法的三倍以上!並且波動極小,顯示出極高的穩定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成了!真的成了!”阿土看著那飆升的數據,激動地差點跳起來。
    那名作為被試的弟子,在修煉結束後睜開眼,臉上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驚喜:“淩長老!這……這種感覺太奇妙了!我感覺周圍的靈氣前所未有的‘聽話’,好像它們自己主動往我身體裏鑽一樣!而且煉化起來也特別順暢,幾乎沒有浪費!”
    後續的多組實驗,在不同的靈氣環境下重複進行,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當呼吸頻率與靈氣場主導波頻達到共振或接近共振狀態時,引氣效率普遍有兩到五倍的提升!而且,修煉過程更加平穩,心緒更容易寧靜,走火入魔的風險似乎也降低了。
    數據不會說謊!“諧波計劃”取得了裏程碑式的成功!
    淩皓立刻組織人手,將這一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和標準化。他根據對不同區域靈氣波頻的大數據統計,結合不同屬性功法的特點不同屬性功法可能對特定頻率段的靈氣有偏好),編纂出了第一版的 《科學調息導引術通用基礎篇)》。
    這篇導引術,並非一套固定的呼吸法,而是提供了一個方法和框架。它教導弟子們如何利用簡易的“頻率感知符”一種低成本的小法器,能大致指示周圍靈氣波頻範圍)來感知環境頻率,然後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共振呼吸模式。
    同時,研究所也開始研發能夠自動監測環境頻率並輔助修士調整呼吸的“智能調息輔助儀”原型機)。
    當《科學調息導引術》在“靈青盟”內部小範圍試行時,再次引發了轟動!
    那些習慣了靠感覺呼吸的弟子,在按照導引術的方法,有意識地將呼吸與靈氣波動同步後,無不震驚地發現,困擾他們許久的“引氣困難”、“煉化效率低下”等問題,竟然得到了立竿見影的改善!
    “我以前打坐一個時辰,感覺吸進來的靈氣還沒漏掉的多!現在感覺每個呼吸都在實實在在的增長修為!”
    “太神奇了!原來呼吸真的有講究!這不是玄學,這是科學啊!”
    效率的提升是實實在在的。這意味著,在同樣的時間內,弟子們能積累更多的靈力,突破瓶頸的速度將會大大加快!整個聯盟底層修士的實力,將迎來一次集體的飛躍!
    淩皓站在研究所的頂層,看著下方修煉區內,許多弟子正拿著“頻率感知符”,有模有樣地調整著自己的呼吸節奏,空氣中靈氣的流動顯得比以前更加有序和高效,他欣慰地笑了。
    呼吸節奏的優化,隻是科學養炁的第一步,卻也是最基礎、影響最廣泛的一步。
    它用最硬核的數據和邏輯證明了一點:修行,絕非盲目的苦修,而是可以不斷被理解、被優化的精密過程。
    波頻共振,效率倍增。
    科學養炁的道路,自此越發清晰。而淩皓的第四卷傳奇,也在這提升億萬修士修行效率的宏偉事業中,穩步向前。
    喜歡科學修仙:我的實驗室連通九重天請大家收藏:()科學修仙:我的實驗室連通九重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