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高溫爐,加壓釜,實驗室裏搞冶煉
字數:5774 加入書籤
歐冶啟率領殘餘的百煉宗弟子正式加入靈青盟,在聯盟內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畢竟百煉宗曾是東域煉器界的金字招牌,即便如今落魄,其深厚的傳承底蘊和歐冶啟這位煉器大師的聲望,依舊不容小覷。盟主親自接見,給予了極高的禮遇,並將新材料實驗室及周邊區域劃撥給他們作為研究和棲身之所。
對於淩皓而言,百煉宗的加入,不僅僅是多了幾位煉器師那麽簡單。歐冶啟和他弟子們腦中那浩如煙海的煉器知識、對各種材料特性的直覺認知、以及對地火能量運用的獨到法門,都是“織網”數據庫急需補充的寶貴財富。尤其是關於那柄受損的焚天錘以及黑風山脈深處那可能與上古煉爐相關的虛空裂隙信息,更是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安頓好百煉宗眾人後,淩皓並沒有急於開始修複焚天錘那樣高難度的項目。他深知,要想將科學方法與傳統煉器完美融合,必須從最基礎的地方開始,建立共同的語言和信任。
新材料實驗室,成為了他們第一個“戰場”。
實驗室中央,原本放置“造化之爐”的區域旁邊,清理出了一大片空地。此刻,這裏正矗立著幾台造型奇特、與傳統的煉器爐、鍛造台風格迥異的裝置。
一台是通體由耐高溫陶瓷和某種暗銀色金屬構成的柱狀設備,表麵布滿了複雜的冷卻管路和觀測窗口,頂部連接著粗大的能量導管,底部則是一個可以開合的密封坩堝——這是根據淩皓設計,由煉器堂和陣法院聯手打造的“可控高溫熔煉爐”。它摒棄了傳統地火的不穩定和開放性燃燒,采用高純度靈氣電弧產生超高溫,並可通過陣法精確控製爐內溫度曲線和氛圍。
旁邊則是一個更加笨重的、如同巨型膠囊般的金屬容器,壁厚驚人,表麵銘刻著強大的加固和密封符文,連接著多個壓力表和靈壓調控閥——這是“高壓反應釜”,用於在高壓環境下進行材料合成或處理。
此外,還有用於快速冷卻的“急冷槽”,用於施加定向磁場的“磁控結晶裝置”,用於進行粉末冶金的“高能球磨機”等等。
這些設備在歐冶啟和石鐵等百煉宗弟子看來,簡直是奇形怪狀,完全顛覆了他們對於“冶煉”的認知。
“淩大師,這…這些東西,真能煉出好材料?”石鐵看著那冰冷的金屬疙瘩,忍不住質疑。在他印象裏,煉器就應該是煙熏火燎,錘聲叮當,匠人揮汗如雨,憑借經驗和手感,與材料進行靈魂溝通的過程。眼前這些,太過“幹淨”,太過“機械”,缺乏了煉器應有的“溫度”和“靈性”。
歐冶啟雖然沒有說話,但眼神中也流露出同樣的疑慮。他承認那些分析儀器很神奇,但冶煉鍛造,畢竟是創造的過程,豈是冷冰冰的機器可以替代?
淩皓理解他們的想法,微笑道:“器具是死的,人是活的。這些設備,隻是幫助我們更精確地控製冶煉過程的工具,最終的決定權和創造力,依然在我們手中。而且,它們能帶我們去看一看,傳統方法永遠無法觸及的微觀世界,去理解材料在極端條件下的行為。”
他走到那台“可控高溫熔煉爐”前,啟動了控製法陣。低沉的嗡鳴聲中,爐體內部的符文逐一亮起,觀測窗內亮起刺目的白光,那是電弧被激發產生的光芒。
“今天,我們不煉什麽神兵利器,就從最基礎的‘寒鐵’提純和晶粒細化開始。”淩皓一邊操作,一邊解釋,“傳統千鍛法,依靠反複捶打變形來破碎晶粒,但效率低,且會引入內應力。我們試試看,能否通過控製凝固過程,直接獲得細小均勻的晶粒。”
他取出一塊標準的寒鐵原礦,放入底部坩堝,密封爐體。
“第一步,升溫至熔點以上一百五十度,並通入惰性靈氣保護,防止氧化。”淩皓設定參數。光幕上顯示爐內溫度曲線急速上升,很快達到了一個令歐冶啟都咋舌的高度,而且極其穩定。
透過特製的觀測窗,可以看到坩堝內的寒鐵迅速融化,變成一汪亮白色的金屬液,在靈氣的保護下,沒有絲毫黑煙和雜質揮發,純淨得令人驚歎。
“溫度穩定,開始進行電磁攪拌,使成分均勻。”淩皓啟動另一個陣法。爐內無形的力場開始作用,金屬液緩緩旋轉起來。
“現在,是關鍵的一步——定向凝固。”淩皓全神貫注,“我們通過控製底部冷卻水的流速和頂部加熱功率,在熔體內建立一個單一方向的溫度梯度,讓金屬從底部開始,向上逐步凝固。”
光幕上顯示出爐內模擬的溫度場和凝固界麵推進的動畫。
歐冶啟緊緊盯著觀測窗。隻見那亮白色的金屬液底部,開始出現細微的凝固前沿,並極其平穩地向上推進。在推進過程中,由於溫度梯度的存在,晶粒隻能沿著熱流相反的方向生長,互相競爭,最終形成一列列細長的、取向一致的柱狀晶!
這個過程持續了約莫一個時辰。當整個坩堝內的金屬完全凝固後,淩皓關閉爐子,待其冷卻後,取出了那塊經過“定向凝固”處理的寒鐵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塊鐵錠表麵光滑如鏡,泛著一種均勻的銀灰色光澤,與之前那種粗糙黯淡的原礦截然不同。
“微觀洞察鏡。”淩皓示意。
阿土立刻將鏡對準鐵錠表麵。光幕上顯示出其內部的微觀結構——細密均勻的柱狀晶組織,晶粒尺寸比傳統千鍛法得到的要細小數倍,而且取向高度一致!
“我的天…”石鐵倒吸一口涼氣,他雖然看不懂那些數據,但那整齊劃一、如同精心排列過的軍隊般的微觀結構,與之前青鋒劍內部那雜亂無章、大小不一的晶粒形成了鮮明對比,視覺衝擊力極強!
歐冶啟更是激動得手指顫抖,他不用看數據,僅憑那鐵錠的外觀和隱約散發出的、更加凝實純粹的金氣,就能感覺到這塊材料的品質,遠超他以往見過的任何一塊寒鐵!
“這隻是第一步,獲得了細化的晶粒。”淩皓繼續說道,“接下來,我們試試‘高壓反應釜’的用途。”
他取出一小塊剛才得到的細化寒鐵,又取來一些百煉宗珍藏的、極其細微的“星紋鋼”粉末。星紋鋼以能細化晶粒、增加硬度著稱,但傳統方法很難將其均勻混入主體金屬中。
“我們將寒鐵和星紋鋼粉末放入釜中,注入高壓惰性靈氣,然後施加一個溫和的溫度。”淩皓一邊操作一邊解釋,“在高壓下,金屬原子的擴散能力會大大增強,同時高壓也能抑製晶粒的長大。我們通過控製溫度、壓力和時間,可以讓星紋鋼元素更均勻地擴散到寒鐵基體中,形成一種彌散強化的複合材料。”
高壓反應釜發出沉悶的加壓聲,符文閃爍,開始工作。
這個過程需要時間。等待期間,淩皓又向歐冶啟等人介紹了急冷、磁控、球磨等其他設備的基本原理和潛在應用。
歐冶啟如同一個剛入門的學徒,聽得如癡如醉,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和想法。他發現,淩皓的這些“奇技淫巧”,並非憑空想象,每一條原理背後,都有著對能量、對物質、對規則的深刻理解作為支撐。許多他過去百思不得其解的煉器難題,在這些新思路的衝擊下,竟然隱隱有了破解的方向!
數個時辰後,高壓反應釜完成工作。淩皓小心地取出處理後的樣品。
這塊樣品表麵看不出太大變化,但拿到手中,能感覺到其密度似乎更高,重量略有增加。
再次用“微觀洞察鏡”觀察。光幕上顯示,星紋鋼的粉末已經消失不見,但其元素均勻地分布在了寒鐵基體的晶界和晶內,形成了無數極其細微的強化質點!就像是給寒鐵的骨架裏,嵌入了無數堅硬的“鉚釘”!
“現在,我們來測試一下性能。”淩皓帶著眾人來到材料性能測試區。
這裏有力學性能測試機通過陣法施加可控載荷並測量變形)、硬度計、韌性衝擊試驗機、以及專門測試靈力傳導效率的法陣。
他們分別對原始寒鐵、定向凝固細化後的寒鐵、以及高壓彌散強化後的寒鐵複合材料進行了測試。
結果令人震驚!
定向凝固細化後的寒鐵,其強度和硬度比原始狀態提升了約百分之三十,韌性也有所改善。
而高壓彌散強化後的複合材料,強度更是達到了原始寒鐵的兩倍以上!硬度飆升,韌性卻並未明顯下降!更重要的是,其靈力傳導效率,因為晶粒細化和組織均勻,比原始寒鐵提升了近百分之五十!
看著光幕上那一項項冰冷但極具說服力的數據,歐冶啟和所有百煉宗弟子都沉默了。
事實勝於雄辯。
他們畢生追求的材料極致性能,竟然可以通過這種“不沾煙火氣”的實驗室手段,如此精準、如此高效地實現!
這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對“冶煉”二字的理解範疇。
“這…這簡直是…點石成金!”歐冶啟聲音幹澀,看著淩皓,眼神複雜無比,有震撼,有欽佩,也有一絲淡淡的、被時代拋下的落寞。
淩皓拍了拍他的肩膀,誠懇道:“歐冶長老,這不是點石成金,這隻是科學。是無數前人經驗的總結,是對客觀規律的運用。百煉宗的傳承,同樣是無數先輩智慧與心血的結晶,其中蘊含的許多直覺和經驗,是數據無法完全替代的。比如對地火靈性的把握,對材料‘靈韻’的感知,這些都是科學的盲區,需要向您請教。”
他這番話,既肯定了科學方法的優勢,也尊重了傳統技藝的價值,讓歐冶啟心中的那點芥蒂瞬間煙消雲散。
“淩大師虛懷若穀,老朽佩服!”歐冶啟感慨道,“從今日起,老朽便從頭學起這科學煉器之法!隻盼有生之年,能窺得其中萬一奧妙,便死而無憾了!”
石鐵等年輕弟子也紛紛表態,願意學習這新奇的煉器知識。
就在這時,實驗室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聯盟執事匆匆進來,臉色凝重地稟報:
“淩長老,歐冶長老!不好了!剛剛接到外圍巡邏隊傳訊,黑風山脈方向異變!那虛空能量裂隙突然劇烈擴張,噴湧出大量被侵蝕的虛空生物,正在衝擊我們的外圍警戒線!而且…而且似乎有不明勢力的修士,在趁機向山脈深處潛入!”
眾人臉色一變。
淩皓眼中寒光一閃:“終於來了嗎?看來,有人不想讓我們安心搞研究啊。”
他看向歐冶啟:“歐冶長老,新材料的研究不能停,這是我們未來的根基。但眼前的麻煩,也需要解決。”
他又看向那幾台剛剛展現出強大潛力的實驗設備,以及那塊性能卓越的寒鐵複合材料。
“或許,是時候讓我們這些‘實驗室裏搞冶煉’得到的第一批成果,去戰場上見見血了。”
“看看是傳統的獠牙鋒利,還是科學的刀刃更硬!”
高溫爐,加壓釜,實驗室裏搞冶煉。
這看似遠離刀光劍影的科研工作,其產出的第一縷星火,即將點燃真正戰場的烽煙。材料革命的序幕,注定要以鐵與血來書寫。
喜歡科學修仙:我的實驗室連通九重天請大家收藏:()科學修仙:我的實驗室連通九重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