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能量耗盡劍變廢,可持續性問題大
字數:5276 加入書籤
“永動i型”靈能蓄電池的成功,如同在靈青盟這部精密戰爭機器的引擎中,注入了近乎無限的燃料。首批集成了一小塊“永動i型”電池模塊的試驗型飛劍和輕甲被迅速生產出來,配發給阿土帶領的最精銳的科學劍團進行實戰測試。
測試結果,震撼了所有參與者和觀摩者。
在模擬的高強度、長時間對抗演練中,裝備了“永動i型”的劍團弟子,展現出了令人絕望的持續作戰能力。他們的劍陣光華可以持續閃耀數個時辰而不見絲毫衰弱,他們的遁術可以反複施展而不必擔心靈力枯竭,他們甚至可以奢侈地使用一些原本因為耗靈巨大而被視為禁忌的強力法術進行覆蓋式打擊!
以往需要輪換休整、依賴丹藥和靈石恢複的戰鬥模式被徹底顛覆。這支劍團仿佛變成了不知疲倦的鋼鐵洪流,攻勢一波猛過一波,將扮演假想敵的、由數位元嬰長老帶領的傳統精英隊伍,硬生生拖垮、擊潰!
“無敵!簡直是無敵之師!”一位觀摩演練的長老激動得胡須顫抖。
整個靈青盟都沉浸在一種亢奮的情緒中,仿佛已經看到了憑借“無限續航”的科學大軍橫掃東域、甚至對抗幽冥殿的光明未來。
然而,就在這萬眾歡騰,準備大規模列裝“永動i型”之時,一個極其尖銳、卻被短暫勝利掩蓋的問題,隨著測試的深入,如同潛藏的冰山,猛然浮出水麵。
問題出在飛劍本身,尤其是那些集成了複雜“附魔電路”和“能量導流網絡”的新型飛劍上。
這一日,淩皓正在審閱“永動i型”的擴大生產計劃,科學院的一位負責材料耐久性測試的院士,臉色蒼白、腳步踉蹌地衝進了他的辦公室,甚至連禮節都顧不上了。
“院…院長!不好了!出大事了!”
淩皓眉頭一皺:“何事驚慌?”
“是…是飛劍!經過極限續航測試的飛劍,出問題了!”院士聲音發顫,遞上了一份厚厚的檢測報告和一柄看起來完好無損、卻靈光徹底黯淡的“丁型”試驗飛劍。
淩皓接過飛劍,神識一掃,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這柄飛劍外部沒有任何損傷,但其內部,那些由納米材料構建的“能量導流網絡”和精細的“附魔電路”,出現了大麵積的、不可逆的損傷!許多關鍵的靈能通路變得晦澀不通,節點黯淡無光,仿佛被某種力量從內部“燒毀”了!整柄劍雖然材質依舊堅硬,卻已然靈性盡失,變成了一塊凡鐵!
“怎麽回事?!”淩皓的聲音帶著寒意。一柄飛劍的成本,尤其是集成了“皓元素”複合材料和複雜電路的高階飛劍,造價極其高昂!如果隻能持續戰鬥幾天就報廢,那所謂的“無限續航”將成為一個天大的笑話!
“是…是能量負荷!”院士苦澀地解釋道,“我們之前的測試,大多關注電池的充放電性能和飛劍的瞬時威力,卻忽略了長時間、高負荷能量流轉對飛劍內部微觀結構造成的…疲勞和侵蝕!”
他調出了測試數據光幕。
“您看,在持續高負荷運轉下,飛劍內部的納米靈絡,會因為靈子的高速衝擊和能量場的持續極化,產生微觀層麵的‘靈蝕’現象!這種侵蝕會逐漸破壞靈絡的導靈性,甚至引發局部能量渦流,燒毀脆弱的電路節點!”
“尤其是那些為了追求極致性能而設計的、線寬極細、結構複雜的‘附魔電路’,它們就像是精密儀器中最纖細的遊絲,在高強度的能量風暴中,是最先崩潰的環節!”
“我們估算,一柄集成了‘永動i型’電池和高階附魔電路的‘丁型’飛劍,在極限戰鬥狀態下,其有效使用壽命…可能不超過十天!”
十天!
這個數字如同晴天霹靂,讓淩皓的心沉入了穀底!
十天報廢一柄高階飛劍?就算靈青盟現在擁有“靈鑄”打印機和相對成熟的材料供應鏈,也絕對承受不起這樣的消耗!這已不僅僅是資源問題,更是可持續性的致命缺陷!
“可持續性問題…”淩皓喃喃自語,他終於意識到,自己之前過於聚焦於能量的“供給”端,卻忽略了能量“載體”本身的耐久極限。這就像給一輛跑車裝上了永動機,卻發現車身和輪胎無法承受持續的高速磨損一樣!
他立刻下令,暫停所有“永動i型”的列裝計劃,召集所有相關領域的專家,緊急攻關。
會議上,氣氛凝重得能滴出水來。
“必須提升飛劍材料的抗靈蝕性能!”一位材料院士率先發言,“我們需要尋找或者設計一種,能在高能靈子流衝擊下保持結構穩定的新材料!”
“談何容易!”另一位院士反駁,“現有的‘皓元素’複合材料雖然物理性能強大,但其靈子惰性太強,本身就不利於能量傳導。我們是在其基礎上,通過摻雜‘稀土伴生元素’和構建納米網絡,才實現了高導靈性。但現在看來,這種結構在抗疲勞和抗侵蝕方麵,存在先天不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或許…我們可以從電路設計上優化?”一位靈能工程院士提出,“減少不必要的複雜回路,增加冗餘設計,采用更粗、更穩定的能量主幹道…”
“但那會犧牲性能!飛劍的威力、附魔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立刻有人反對。
爭論四起,卻難以找到兩全其美的方案。提升耐久,往往意味著犧牲性能;追求極致性能,則必然縮短壽命。
淩皓沉默地聽著,大腦在飛速運轉。他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個材料學或工程學問題,更是一個係統性的設計哲學問題。他們之前的設計思路,是否走入了誤區?
就在這時,一直在旁沉默不語的歐冶啟,忽然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絲不確定:“院長,諸位…老夫有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位傳統煉器大師身上。
“歐冶長老請講。”淩皓示意。
歐冶啟整理了一下思緒,道:“我等傳統煉器,有一門近乎失傳的秘法,名為‘百煉鍛靈’。並非指捶打百次,而是指在鍛造過程中,通過特殊手法,將材料的‘靈性’與‘物性’反複淬煉、融合,使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終達到一種‘靈肉合一’的境界。此類法寶,或許初始威力不如一些急功近利之作,但其韌性、耐久性,以及對極端環境的適應性,卻遠超尋常。”
他頓了頓,看向淩皓:“科學之道,講究量化與掌控,將‘靈’與‘物’剖析得清清楚楚,這是優勢。但是否…也因此,人為地在‘靈’與‘物’之間,劃下了一道鴻溝?我們的納米靈絡、附魔電路,就像是強行嫁接在材料骨架上的‘人造神經’,雖然高效,卻終究是‘外來物’,與主體材料的結合,並非天生地養,故而在持續的高負荷下,容易從結合處崩潰?”
這番話,如同暮鼓晨鍾,敲在了淩皓的心頭!
是啊!他們一直在用“加法”,用“組裝”的思路來製造法寶。將各種功能模塊,通過各種技術,“安裝”到主體材料上。卻忽略了,法寶本身,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和諧的生命體!其能量流轉,應該是自然而然的,是貫穿其每一個“細胞”的!
他們追求極致的“效率”,卻犧牲了整體的“和諧”與“耐久”!
“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強的膠水去粘合‘靈’與‘物’,而是要讓‘靈’從‘物’中自然生長出來!”淩皓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我們要改變製造範式!從‘組裝式製造’,轉向…‘生長式製造’!”
這個全新的概念,讓所有人都為之一震。
“生長式製造?”
“沒錯!”淩皓越說思路越清晰,“就像樹木生長出年輪,貝殼分泌出珍珠層!我們要設計一種製造工藝,讓飛劍的材料,在成型的過程中,就自然而然地‘生長’出我們需要的能量通道和功能結構!讓‘靈絡’成為材料的‘血脈’,讓‘電路’成為材料的‘經絡’,二者本為一源,渾然天成!”
這個構想,比三維打印還要超前,還要接近…造物的本質!
“可是…如何實現?”歐冶啟也被這個大膽的想法所吸引,但更多的是茫然。
淩皓走到光幕前,迅速調出了“萬物結構數據庫”中,關於幾種生物礦物材料如珍珠、骨骼)的微觀結構模型,以及一些天地靈物自然形成的能量紋路數據。
“看這些自然造物,它們的結構與功能完美統一!我們要向自然學習!”
“或許,我們可以利用特定頻率的靈能場,引導材料在凝固或結晶過程中,自主排列成我們想要的能量導構型?”
“或許,我們可以設計一種‘基因靈墨’,其中包含了能夠自組裝成功能結構的‘智能分子’,在打印過程中,它們能像生命細胞一樣,自行分化、組織,形成與主體材料完美融合的靈能網絡?”
思路一旦打開,各種奇思妙想便噴湧而出。
雖然前路依舊漫漫,但至少,他們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從對抗自然規律,轉向利用和模仿自然規律!
“立刻成立‘生長式製造’專項課題組!”淩皓果斷下令,“集中所有資源,優先攻克此難題!”
他看向那柄靈性盡失的報廢飛劍,目光堅定。
“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否則,再強大的‘永動’電池,也隻是一場絢爛卻短暫的煙花。”
“我們要的,是真正能夠支撐起科學道統遠征星海的…”
“永恒基石!”
能量耗盡劍變廢,可持續性問題大。
這記警鍾,敲醒了沉浸在技術突破喜悅中的靈青盟,將他們推向了一個更加艱難、卻也更加接近大道本質的科研深水區。一場關於製造哲學的革命,悄然拉開序幕。
喜歡科學修仙:我的實驗室連通九重天請大家收藏:()科學修仙:我的實驗室連通九重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