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分享瑪法經曆

字數:4325   加入書籤

A+A-


    虞媚兒的手還沒鬆開他的手腕,吳一處就聽見自己肚子裏“咕”地響了一聲。
    她笑出聲,指尖輕輕掐了他一下:“剛說要過成副本通關的日子,下一秒就要餓死在回家路上?”
    “這叫戰術性撤退。”他理直氣壯,“火鍋前的能量儲備必須充足。”
    那天晚上,兩人坐在久違的煙火氣裏,紅油翻滾,毛肚脆爽,蒜泥碟子端上來時,虞媚兒忽然抬頭看他:“你講瑪法的事,比電視劇還精彩。”
    吳一處正夾起一片黃喉,筷子頓了頓。
    她沒再多說,隻是笑著往他碗裏多放了兩片牛肉。可那句話卻像一顆火種,在他腦子裏悶燃了一整夜。
    第二天清晨六點,他準時睜眼,沒賴床,也沒刷短視頻打發時間。翻身下床後,第一件事是打開電腦,新建一個文檔,標題打了五個字:我在瑪法那些年。
    他沒寫“穿越”,也沒提“係統”和“空間”。他知道,現實世界的人見不得這種詞,一出來就被當成瘋子。
    他隻寫:“十五年前,我參加了一場封閉式遊戲內測。沒人知道那段時間發生了什麽,但我記得每一個隊友的名字,每一場拚到最後一口氣的戰鬥。”
    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他從新手村說起——如何靠撿骨頭賣錢換第一把鐵劍,如何在半獸人營地被圍毆到隻剩一絲血皮,又被李鐵柱扛著跑出重圍。他寫趙天霸第一次帶人堵門收保護費,寫虞媚兒在攻城戰前夜默默給全團泡藥水,寫沙巴克城頭那一聲“兄弟們,衝!”喊得整個服務器都在抖。
    寫到動情處,他自己都笑了。
    七千字,一口氣寫完。他通了個宵,眼睛有點幹,但腦子異常清醒。
    上午九點,他把文章發到了一個老玩家聚集的遊戲論壇,id取了個簡單的名字:”瑪法老兵吳“。
    發完他就去上班了。
    中午吃飯時打開手機,後台提示炸了。
    “回複數:217”
    他點進去一看,首頁全是評論。
    有人罵:“編故事博眼球吧?熱血傳奇還能玩出花來?”
    有人陰陽怪氣:“失蹤十五年回來寫回憶錄?是不是還要出書《我的前半生》?”
    吳一處嚼著飯,一條條往下看,沒刪帖,也沒回擊。
    直到看到一條熱評:“你說的屍魔洞白野豬掉裁決,蹲三天三夜?我信。因為我也幹過這事,為了給我妹湊手術費,整整守了七十多個小時。”
    他停下筷子,盯著那條評論看了很久。
    然後,在所有謾罵和質疑中,他鎮定回複了一句:
    “你說得對,很多情節確實像遊戲任務。但你知道嗎?我在屍魔洞蹲了三天三夜,不是為了裝備,是為了攢錢給隊友買藥。那種信任和堅持,你在現實裏試過嗎?”
    話發出去三分鍾,底下突然安靜了。
    緊接著,一條新回複跳出來:“我懂這種感覺。當年公會解散那天,我們七個老成員在安全區站了一整夜,誰都沒說話。”
    又一條:“昨天看完你的文,我翻出了十年前的賬號,登錄上去,角色還在新手村站著,名字叫‘等你回來’。”
    吳一處看著這些字,忽然覺得胸口有點發燙。
    當天下午,文章被頂上了論壇首頁,閱讀量突破五十萬。
    有自媒體號開始搬運,標題越改越離譜:《男子深陷虛擬世界十五年,歸來覺醒超強思維》《神秘內測項目曝光,參與者集體失聯》。
    他皺了眉。
    晚上回到家,虞媚兒正靠在沙發上刷手機,抬頭看他:“你火了。”
    “火了?”他脫下外套掛好。
    “我同事都在聊你那個帖子,說寫得跟真的一樣。”她把手機遞過來,“還有人建了個群,叫‘瑪法回憶錄’,拉了快一千人了。”
    吳一處接過手機,群裏消息刷得飛快。
    有人發截圖:“大佬寫的東平村屠夫家的狗,真的會咬人!我當年被追著跑了三條街!”
    有人問:“你說的‘火焰刀切西瓜’梗,是不是指法師清怪效率太高,連瓜攤都不放過?”
    他忍不住笑出聲。
    第二天,他正式申請了平台專欄認證,把係列文章命名為《我在瑪法那些年》,並附上一句聲明:
    “歡迎討論,拒絕搬運。這些故事不隻是我的過去,也是我們這一代人關於熱血、失敗與重來的共同記憶。”
    第三篇更新那天,他講的是第一次攻沙。
    “那天服務器卡得厲害,進不去的人在外麵幹著急。我們在城門口守了八個小時,敵方行會用盡一切手段偷襲。最後一次衝鋒前,我站在台階上回頭看了一眼——一百二十七個人,裝備參差不齊,有人穿布衣,有人拿木劍,但所有人眼神都一樣。”
    “我說,要麽死在這兒,要麽拿下它。”
    “他們吼著我的名字,衝了進去。”
    文章末尾,他加了一句:“如果你也曾為某個目標拚盡全力,哪怕全世界都說不可能——那你早就來過瑪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發布不到兩小時,評論區破千。
    有人留言:“我是個程序員,昨晚熬到三點看完全部更新。今早辭職了,想去試試自己一直想做的獨立遊戲。”
    有人私信他:“我是美術生,從小臨摹傳奇地圖。我能給你畫插圖嗎?不要錢,就想還原那個世界。”
    他還真回了:“行,但得按真實比例畫,別美化太多。瑪法本來就不漂亮,可它真實。”
    一周後,他的專欄訂閱破十萬。
    團隊也慢慢成型:一個做音效的前網吧管理員負責配背景音樂,一個做運營的寶媽負責社群管理,還有一個大學老師主動聯係,想把他的經曆整理成“數字原住民文化研究案例”。
    最讓他意外的是,某天早上打開郵箱,收到一封來自偏遠山區小學老師的信:
    “我班上有十幾個孩子沉迷遊戲,家長頭疼得不行。我把你的文章打印出來念給他們聽。有個孩子聽完哭了,說他從來沒想過,原來打遊戲也能這麽認真。”
    吳一處坐在書桌前,讀完這封信,沉默了很久。
    窗外天色漸暗,城市燈火次第亮起。
    他打開文檔,準備寫第七篇。
    標題他已經想好了:《我不是英雄,我隻是不想認輸》。
    剛敲下第一段,手機震動。
    是那個主動要畫插圖的美術生發來的預覽圖。
    畫麵是沙巴克城破曉時分,城牆殘破,硝煙未散,一群玩家站在城樓頂端,有人舉劍,有人擁抱,有人仰頭大笑。
    角落裏,一行小字寫著:“這裏沒有神,隻有不肯倒下的人。”
    他盯著那幅圖看了很久,嘴角一點點揚起來。
    正要回複,電腦右下角彈出一條群消息:
    “大佬!我們做了個小程序,能把你的故事生成專屬冒險日誌,選角色、挑陣營、配劇情,像真的一樣!要不要試試?”
    喜歡學渣的傳奇人生請大家收藏:()學渣的傳奇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