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遭遇現實挑戰
字數:5028 加入書籤
走出大廈,冷風吹在臉上,吳一處回想起十五年前第一次踏入瑪法大陸的新手村,那時的他一無所有卻滿懷熱血。而此刻,電腦屏幕上的插圖靜靜亮著,沙巴克城頭那群人昂首而立的身影被定格在破曉的光暈裏,像是在提醒他,這場戰鬥遠未結束
電腦屏幕上的插圖靜靜亮著,沙巴克城頭那群人昂首而立的身影被定格在破曉的光暈裏。角落那行小字——“這裏沒有神,隻有不肯倒下的人”——像一根火柴,在吳一處心裏又擦出了一簇焰。
他正準備敲下新段落,手機震動了一下。
一條新聞推送彈了出來:
”《網紅“瑪法老兵”被曝編造經曆,前同事稱其曾因曠工被辭退》“
配圖是三年前他在某公司樓下抽煙的模糊側影,標題刺眼,評論區已經炸開鍋。有人截圖他的文章逐句質疑:“屍魔洞蹲三天換裁決?遊戲機製根本不支持!”還有人翻出老論壇帖子,說他當年就是個混日子的網癮青年,現在靠寫小說洗白。
吳一處沒關頁麵,也沒點進去看罵聲。他先把文檔保存了一遍,然後右鍵點擊那幅插圖,設成了桌麵背景。
做完這些,他才打開辦公係統,調出自己負責的社區活動項目進度表。
表格裏,主負責人那一欄原本寫著他的名字,現在已經被替換成“林濤”。
下麵備注寫著:“經評估,項目進入關鍵階段,需由經驗更豐富的同事主導。”
他盯著那行字看了兩秒,手指在鍵盤上敲了幾下,把整個方案的曆史修改記錄拉了出來。從初稿到最新版本,每一條批注、每一次調整,都被他默默記下。
電話響了,是虞媚兒。
“今天怎麽這麽安靜?”她問。
“有點事要處理。”他說,“專欄更新可能得緩幾天。”
“嗯。”她頓了頓,“別忘了吃飯。”
掛了電話,他靠在椅背上,抬頭看了眼辦公室天花板。空調出風口嗡嗡響著,隔壁工位傳來鍵盤敲擊聲和低語。
沒人看他,但能感覺到那種微妙的氣氛變了。
第二天早上剛進公司,就聽見茶水間幾個人在聊。
“你們真信那個‘瑪法’故事?聽起來跟中二病晚期似的。”
“我聽說是他被辭退後心理失衡,開始幻想自己是大公會會長。”
“哎,吳一處不是就在咱們部門嗎?該不會真是他吧?”
說話的人看見他,聲音戛然而止。
他沒停下,手裏拎著早餐袋,徑直走到座位前坐下,打開電腦。
上午的例會,主管點了他匯報近期工作進展。他條理清晰地講完數據成果,末了還補充了三條優化建議。主管點頭表示認可,卻在總結時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公眾形象也是職場軟實力的一部分,有些內容傳播太廣,容易影響團隊專業性,建議適度控製對外發聲頻率。”
坐在對麵的林濤笑了笑,接過話頭:“其實我一直覺得,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應該基於現實邏輯。比如我們這次的用戶調研模型,完全可以用數據驅動的方式重構敘事框架,而不是依賴什麽‘熱血回憶’。”
他說這話時,目光掃過吳一處。
沒人明說,但意思很明白——你的故事不靠譜,你的方法也不夠硬。
會議結束,大家陸續離開。吳一處沒走,坐在原位,默默把自己經手的所有項目資料整理歸檔,連客戶私下誇獎的聊天記錄都備份了一份。
中午休息時間,他一個人上了天台。
風不小,吹得衣服貼在背上。他掏出手機,翻開了那個叫“瑪法回憶錄”的群聊。
昨晚有個小學生發語音說:“叔叔,我以後打遊戲也要像你說的那樣,為了兄弟拚命。”
還有個寶媽留言:“我家孩子以前逃課去網吧,現在每天寫完作業才肯玩半小時,說要‘攢精力打boss’。”
他又點開那封山區老師的郵件。
“有個孩子問我,老師,如果我也想當吳一處那樣的人,現在該做什麽?我說,先好好讀書。他點點頭,回座位時腳步都變穩了。”
吳一處盯著屏幕,嘴角動了動。
他低聲說:“在毒蛇山穀被五隻精英怪圍剿都沒慫,現在被人背後捅刀子,就想讓我閉嘴?”
語氣像自言自語,又像對著某個看不見的對手宣戰。
下午回到工位,郵箱提示音響起。
一封匿名郵件,標題空白。
附件是一張聊天記錄截圖——
對話框裏,“吳一處”的頭像下寫著:“哈哈,那些文章全是編的,就是為了炒熱度接廣告。”
截圖做得挺真,連字體和界麵細節都還原到位。
他看完,麵無表情地把文件拖進了自己的加密備份空間。
然後打開ppt,新建了一份文檔。
標題打上去:
《用戶行為與情感共鳴模型分析——基於<我在瑪法那些年>社群運營實踐》
光標閃爍著,他開始列大綱。
第一部分:虛擬世界中的集體記憶構建機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部分:高情感投入用戶的決策路徑追蹤
第三部分:從“共情”到“行動轉化”的真實案例拆解
他一邊寫,一邊調取群裏用戶的互動數據,把那些深夜留言、辭職信、繪畫投稿全都分類標記。甚至把小程序生成的日誌樣本也導入進來,做用戶畫像建模。
下班鈴響了,辦公室的人陸續離開。
他還在敲鍵盤。
手機放在桌角,微信群消息不斷跳出來。
“大佬你看到熱搜了嗎?瑪法老兵造假衝上本地榜三了!”
“有人放出了所謂‘內部錄音’,說是你承認造假……”
“你要不要出來回應啊?”
他一條都沒回。
直到虞媚兒發來一條語音:“你還好嗎?”
他按住語音鍵,隻說了三個字:“我在寫。”
然後繼續往下寫。
第四部分:如何用現實規則,證明一個“不像真的”的故事是真的。
他寫道:“當一群人因為一段共同記憶而改變行為模式,這種影響力本身,就是最真實的證據。”
寫到這裏,他停了下來,回頭看剛才做的圖表。
一張折線圖清晰顯示:自從專欄上線,社群成員的日均有效學習工作時長提升了37,情緒類負麵詞匯使用率下降52。
這不是虛構能帶來的結果。
窗外夜色漸深,寫字樓裏的燈一盞盞熄滅。
他合上電腦,起身時順手關掉了頂燈。
黑暗中,隻有屏幕休眠前最後閃過的那張ppt標題還殘留在視網膜上。
他抓起外套往外走,腳步沉穩。
電梯下行時,手機又震了一下。
他沒看。
走出大廈,冷風吹在臉上,他忽然想起十五年前第一次踏入瑪法大陸的新手村。
那時他一身布衣,手裏攥著把生鏽的鐵劍,麵前是漫山遍野的骷髏兵。
所有人都說他活不過十分鍾。
但他站到了最後。
而現在,他麵對的不再是怪物,而是質疑、抹黑、搶功、排擠。
可規則沒變。
想贏,就得扛住壓力,打出超額價值。
他掏出手機,撥通了社群運營負責人的號碼。
“明天開始,啟動‘真實見證計劃’。”
“我要讓所有人知道,《我在瑪法那些年》不是小說。”
“它是一場正在進行的改變。”
喜歡學渣的傳奇人生請大家收藏:()學渣的傳奇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