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投名依附
字數:5939 加入書籤
李煜下塔之後,仍是細細觀了一遍,甚至倚著牆垛,往城牆內的環馬道瞧了瞧。
視野所及之處,屍鬼的分布並不均勻。
它們主要散布在南北城門,西北角樓,東北角樓,還有衛城城門附近。
其餘地方雖然也有,倒是看著不算密集。
這種分布趨勢,和當夜的事態發展不無幹係。
城門、衛城、城牆……這些地方,本是四周守城兵丁平叛的出發點。
然而,當所謂的平叛淪為潰敗,這些兵丁便成了引路人,將死亡的浪潮帶向了他們出發的地方。
屍鬼尾隨而至,活動範圍就此擴散。
再也不僅僅局限於最初的某個坊市。
星星之火,終成燎原。
事態,一發不可收拾。
李煜心下冷然。
若是此地千戶主官,能夠提前有所準備,或是了解。
當初,便有希望將屍鬼封鎖在坊市之內,依托有利的坊市地形,組織兵力,從容剿殺。
可惜。
凡事沒有如果。
有能力、有條件提前知曉屍鬼存在的人,都在忙著為自己鋪路。
通知別人,這牽扯到人力成本的問題。
正如李煜當初所派出的五名夜不收,卻隻得回來三人一般。
這種軍中精銳斥候的損失,許多人都承擔不起。
而朝廷的飛書傳信,又到不了撫遠這種沒有鴿舍的小縣城。
或許不是沒人嚐試通知撫遠縣,隻是他們恰好失敗了。
種種因素疊加,最終導致此地官吏,直至大難臨頭,都對屍鬼的存在一無所知。
至於成規模的抵抗……
李煜的視線掠過全城,並未發現任何一處有組織的軍事抵抗跡象。
他不由感慨。
“城中武官,恐怕都自身難保。”
從張承誌身上,就可窺一斑。
就連那東南角高牆拱衛的衛城,也是情況不明。
衛城城牆上,缺少值戍的兵丁,或者說......暫時看不到什麽人影。
“慶功宴......”
李煜輕輕嗤笑,“嗬——”
“怕不是都成了斷頭飯。”
他無奈搖了搖頭。
據張承誌所言,當夜,所有不當值的武官,都受邀去了千戶府赴宴。
喝了酒,上了勁兒。
這些武官還能留有幾分力?
當夜出衛城平亂時,又能留得幾分清醒?
如今看來,當下撫遠縣內部屍亂糜爛至此,那些武官有一個算一個,也都是凶多吉少。
李煜收回目光,轉身。
他麵對著身後一眾神情肅然的屯卒與甲士,聲音沉穩有力。
“出發,往南走,我們去西南角樓!”
墜繩終是下策。
墜下去慢,上來更費勁兒。
若是被屍鬼瞧見給圍了,豈不成了自投屍口?
“喏——”
眾人齊齊低聲應下,終究還是不敢動靜太大。
這時,張承誌連忙湊了上來,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
“賢兄,小弟願為諸位帶路!”
李煜瞥了他一眼。
城牆上的步道一馬平川,根本用不著人帶路。
但這更多的是表明了態度。
頗有一種主動依附的意味。
張承誌很清楚,他必須時刻展現價值。
他絕口不提,先去城外與李義等人匯合等候的屁話。
雖然他不知道李煜冒著天大的風險進城,究竟圖謀什麽。
但他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早就明白了一個最樸素的道理。
人,得有用。
有用,才配活著。
與其等著被李煜撕破臉皮,強逼著去當探路的炮灰,不如自己主動些,表現得殷勤些,反倒更能保住性命。
伸手還不打笑臉人呢不是?
李煜點點頭,頗為熟絡地抬手,輕輕拍了拍他的左臂。
“賢弟能有此意,我便卻之不恭了。”
他語氣溫和,仿佛在對待一個相熟的好友。
“放心,隻要找到我們想找的人,必然會帶賢弟一道回返。”
“我順義堡,雖比不上賢弟供職的撫遠縣氣派,卻勝在安穩,沒有屍疫之憂,當下還算是一方淨土。”
張承誌麵色一喜,連忙拱手。
“小弟樂意之至,樂意之至啊!”
可隨即想到什麽。
他的臉色又變臉似得垮了下來,麵露掙紮。
幾番猶豫後,張承誌終是帶著哭腔,開口哀求道。
“隻是......”
他“撲通”一聲,竟是直接單膝跪了下去!抱拳揖禮!
“小弟家小盡陷衛城,生死不知......求賢兄力所能及,幫我一探家小生死!”
“如此大恩……小弟必死而後已,拚死相報!”
這話出口,說的他自己心底都得臊的臉紅。
就憑他和他那兩個家丁,再加上一個軍戶,拿什麽去報?
可是……
拋妻棄子,哪是那麽容易就能做到的?
家中的妻妾,繈褓中的幼子,那都是割舍不下的心頭肉啊!
所以,倒也別怪他借機蹬鼻子上臉。
李煜沒有立刻回答,甚至沒有去扶他。
他隻是轉過身,靜靜地看向衛城那洞開的北門,目光幽深,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要說不想答應,那是必然的。
非親非故,能救下他張承誌四條爛命,已經算得上是仁至義盡。
但是有句老話,也說的好啊。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任何一點一滴的積累,又怎比得上用刀子搶來的快?
眼前這座衛城,是集中了整個撫遠千戶衛所的精華所在。
裏麵的武庫、糧庫,其規模,怕是足以媲美高石堡千戶所與其治下十幾個百戶屯堡的總和!
誘人嗎?
誘人到讓人無法呼吸。
危險嗎?
風險大到能把他們這一行人全賠進去。
這撫遠縣城中的屍鬼,當以千計。
衛城之內,屍鬼又占幾何?聚集何處?情況到底如何?
高大的城牆擋住了一切,不親身走進去,誰也不知道答案。
李煜緩緩開口,最終給了張承誌一個含糊其辭的答複。
“賢弟,先起來吧。”
“你顧慮家小安危的心思我明白,此事……若後續一切順遂,倒也……或可一試。”
順遂?
什麽才叫順遂?
這其中的評判標準,還不是全憑他李煜一人說了算?
張承誌卻不管許多。
他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猛地抬頭,眼底卻是隱隱爆發出一股難言的活力!
他不可能要求李煜為他做更多保證了。
“多謝賢兄!某等四人,願自成一伍,但憑賢兄號令,萬死不辭!”
唯一解法......
是他能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展現擁有足夠的價值,讓李煜為之妥協。
兩個張氏家丁自然沒意見,都到這地步了,不跟著家主繼續闖條生路,還想怎樣?
他倆在衛城裏頭,也不是沒個家眷。
心下難免想著。
要是真進去了,是不是......也能順道救上一把?
至於那名軍戶張旺的意見……
則被三人,理所當然地無視了。
他的想法,重要嗎?
根本不重要。
他若是敢在此刻生出半點逃跑的念頭,恐怕不等李煜動手,張承誌三人就會先一刀劈了他。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這便是遼東邊塞一貫的世道,從前如此,哪怕現在......亦如此。
天經地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