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十騎卷雲崗
字數:6498 加入書籤
李煜隨即當眾說出了他對北探的決斷。
“北上打探,人多便是拖累。”
“人少,亦是孤注一擲的險途。”
“若派步卒,遇上屍群便是十死無生,更可能引火自焚,將災禍帶回堡內!”
“是故,我意領十騎,輕裝簡行,向北往返,一日而歸。”
“徐徐圖之,以免擾屍南下。”
李忠聞言大驚,起身抱拳,出言勸道。
“家主,何必勞您親往?”
“卑職願為家主前驅,萬死不辭!”
這番舉動引得堂內一片騷動,不少人都麵露憂色。
不管怎麽說,在場許多人,是不樂於見到李煜弄險的。
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就不能出現上官遇險的境況。
這會導致順義堡內還算穩定的權力架構,霎時天崩地裂。
李煜輕輕搖頭,語氣平靜的解釋道。
“非我好險,實不得不為也。”
李煜垂下眼簾,肅聲而問。
“若路遇屍鬼,你意欲如何?”
李忠思慮五息,毫不猶豫地昂首答道。
“回稟家主!”
“自是除之,以安道路靖平。”
李煜微不可察的歎了口氣,繼續追問。
“若遇百屍成群,群屍環伺,你又待如何?”
李忠明顯一滯,思索更久,複答道。
“自是避其鋒芒,亟待退還堡內!”
李煜搖頭,略帶失望的下了結論。
“若隻如此,此事你便無法代我而往。”
李忠的臉瞬間漲得通紅,眼神中困惑與委屈交織,張了張嘴,卻又不敢駁家主麵子。
漢子的嘴唇竟是都抿成了一條倔強的直線。
李煜踱了兩步,環視堂內眾人,出言解釋道。
“三五遊屍,需觀其來曆,是兵乎?是民乎?!”
“民是流民?鄉民?”
“兵是衛軍?邊軍?”
“百千群屍,需察其動向!若它們正朝南來,又待如何?”
“若大難臨頭而不自知,我等雖苟活於此,卻與身入死地何異?”
“如此,非本官親至,誰能承擔?!”
“唯有早做決斷!方乃生機所在!”
李煜環視一周,堂內死寂,無人再敢抬頭與之對視。
李煜也不惱,麵朝堂外,一掃沉鬱,朗聲擊節。
“青黛,擺宴!”
好在一場小小的團宴,抹去了眾人心中的些許陰霾。
......
次日,晨曦初綻。
“駕——”
“駕——”
裂開晨曦的呼喝聲短促而有力。
馬蹄叩擊著如今了無人跡的官道,聲響單調而急促,卷起陣陣塵土。
李煜的目光掃過隊伍。
十騎。
三名精幹夜不收,六名親衛,並李煜自己。
一人一騎戰馬,輕裝簡行,身後隻跟了五匹馱著幹糧、清水和備用箭矢的駑馬。
一人雙馬自不可能,卻還算是合乎常規大順騎營的人馬配比。
這就是順義堡昨日軍議商定的北上騎隊。
李煜心下無聲一歎。
百戶武官與家丁親衛,橫亙著一道看不見,卻深不見底的鴻溝。
統兵。
一支軍隊何時進,何時退,何時駐留,如何索敵,如何列陣。
這不是一個普通兵卒,能夠簡單的在日積月累中參悟的兵法內核。
將門武家,大順官場,各行各業,都死死守著一個不成文的傳統。
壓箱底的真本事,除卻那唯一的血脈繼承者外,皆不外傳。
這規矩,放在太平時節,是朝廷武官們防微杜漸,防止兵權旁落的良法。
此刻,卻讓李煜暗自苦笑。
親衛可以辦好主將交代的瑣事。
清點軍械,分發糧草,巡視防務。
他們是李煜意誌的延伸,是他最可靠的手足。
可手足,終究無法取代大腦。
他們的出身,注定了不具備在瞬息萬變的戰局中,獨立做出判斷並承擔後果的能力。
對於百戶這一級別的低品武官,更是如此。
麾下出現一個能獨當一麵的將才?
那不是臂助。
那是分割兵權。
是擅越權威。
是德不配位,取死有道。
曆來的小小百戶,不需要,也不允許這樣的能手出現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池淺難養蛟龍。
而這種根深蒂固的現狀,反倒成了套在李煜自己脖子上的枷鎖。
李煜麾下,將兵十人者眾。
將兵百人,僅他李煜一人。
其餘人,哪怕是他最得力的親衛,此前也向來不曾有這個機會,去染指那最緊要的武官權力。
不是沒想過此刻開始栽培。
隻是有些真本事,終究要拿人命去喂。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不是白說的。
李煜竟是有些想念那個留在撫遠縣的百戶武官,張承誌。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那人不管再如何落魄,也是個在衛所軍伍裏摸爬滾打了半輩子的老油子。
他是百人將,不是兵。
將兵百人,臨機應變,自是要勝於常人。
這和精銳的甲兵有著本質的不同。
可惜,張承誌家小盡在城中,生死不知,怎能強求他離鄉?
唯有叫他留在趙府,才是順水推舟。
終究是依勢而為。
不過說到底,還是李煜心下這份沉甸甸的憂心,讓他不敢將此事交托於人。
一個區區百戶轄地,竟連一次失誤的餘地都沒有。
不,是承受不起。
此前折損兩個斥候,就已經是沉重的打擊。
李煜將這些雜念從腦中甩開,目光重新變得清明專注。
他朝身邊騎卒,大聲呼喝。
“此行疾馳而進,馬力有限,務必要一日而返!”
北探,是為了獲取情報以明生路,而非一時的意氣之爭。
徐徐圖之,方為上策。
隨即,李煜不等身後親衛的回應,又朝前方三名夜不收的背影呼喊。
“李季!”
他的聲音再度拔高,確保每個字都能穿透風聲,清晰地送入前方斥候的耳中。
“你三人前出探哨,勿要超出三裏!”
“若遇險途,即刻回撤!”
“哪怕隻探明最近的一股屍群在哪,我們此行便不算白來!”
“聽明白了麽!”
前方傳來三聲簡短的回應,裹挾在呼嘯的風中,卻依舊清晰。
“明白!”
李煜看著他們伏在馬背上的身影。
看著他們身上那與環境融為一體的暗色罩衣。
心中一定。
夜不收的戰場,從來不是正麵衝殺。
他們不穿累贅的紮甲,慣穿皮甲、棉甲,最多不過是鎖子甲,或者幹脆無甲。
外麵一定會罩上輔助隱蔽的暗色罩衣。
有時,頭頂就連有可能存在些許反光的笠盔都不戴,轉而以氈帽或網巾束發。
一切,都為隱蔽與迅捷這兩個詞服務。
黑夜、陰影與弓矢,才是斥候獨自生存最可靠的夥伴。
對軍中斥候而言,很多時候,能把一道至關重要的情報成功帶回主將麵前,本身就是一場勝利。
就連兵刃,他們更精通的,也是便於藏匿與近身搏殺的短兵。
斥候之間的對決,殘酷而迅捷。
長兵器,在斥候們的小隊廝殺中,遠不如弓弩好用。
雙方騎馬對衝,用長兵器一決生死的場麵,極其罕有。
勝負,往往在接敵之前,就已由雙方呼嘯而出的弓矢決定。
在高速奔馳中,失去了胯下的戰馬,就等於失去了雙腿,隻能在曠野中,任由對方戲弄屠戮。
近距的襲殺,長兵又遠不如在黑夜或複雜地形的遮蔽下,用短兵發起的致命一擊來得出其不意。
總是高風險,高收益。
這也是為何,一個老練的夜不收,如此稀少,如此珍貴。
“籲——”
李煜輕勒韁繩。
馬速應心而動,稍稍放緩。
這是為了和前出的哨騎,提前拉出足以應對突發狀況的安全距離。
若是當先的三騎哨騎被屍群死死咬住,那麽......將屍群引離後軍,同樣是他們的責任。
即使,需要肩負生命之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