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不盡如願
字數:5501 加入書籤
“大人放心,學生必能辦好此事!”
趙鍾嶽自然是欣然領命。
心中正反複揣摩著李煜那套悖離聖賢的‘人治之法’。
而撫遠縣城的夜,卻遠未到安寧之時。
......
是夜,撫遠縣內。
衙前坊,趙府。
夜色如墨,死寂的縣城中唯有寒風混雜著蕭瑟屍聲,如泣如訴。
燈火通明的正堂內。
炭火在盆中發出輕微的嗶剝聲,將三道人影映在牆上。
張承誌,趙琅,趙懷謙。
他們如今,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
衙前坊內,卻如李煜所想一般。
張承誌在留下後,盡可能的想方設法,搭救了屋頂各處的一些軍戶。
隻靠他這張讓軍戶們畏懼的熟悉麵孔,大部分時候就足夠讓僥幸得活的軍戶百姓選擇服從。
過往多年的統治慣性,以這種方式傳導至今。
收攏了這些軍戶百姓作班底,再加上趙琅和趙懷謙的幫襯,聲勢便起來了。
見有了活命的希望。
坊內大戶,自然也樂得以趙琅為首,通過他的協調,來為百戶張承誌提供一定的幫助。
隻因,同為商戶,這些人對常打交道的趙琅更為知根知底。
他們平日裏,便掌握著遠超常人的資儲。
如今,更是能為張承誌重新編整收攏的殘餘軍戶,提供些許必要的刀槍棍棒,以及糧秣。
另有一些苟且存活的官差,則是被趙懷謙借著府衙名頭收攏。
這也是趙琅的意思。
若是叫人全都讓這張百戶收攏了去。
他們可就沒了製衡的手段。
這就好比養看門狗。
既要給它吃食,不讓餓死。
卻也總是不能讓它吃飽,非得餓出一股子凶性。
等到它咬了人,立了功,才能享受到來之不易的飽食。
這人,放在趙琅眼裏,不管是趙懷謙,還是張承誌,都和這看門狗的養法是一個道理。
不能喂飽。
喂飽了,就會胡思亂想,分不清主次。
進而橫生事端。
......
此刻,趙琅隨意坐著,慢條斯理地撥弄著炭火,率先打破了沉默。
“張大人,今日可有所成效?”
張承誌進門,猛地將一杯冷茶灌進喉嚨,仿佛想澆滅心頭的燥火。
他聞聽趙琅的問題,也是抱怨道。
“趙老爺,東坊門的屍鬼太多了,不好辦。”
“咱們的人手不夠,軍戶裏頭能派上用場的精卒,算上我自己,都還不過五指之數。”
當下趙府內的軍戶、衙役、家仆,可用男丁加起來也就堪堪五六十人。
其中真正精悍的,也就十餘。
更重要的是,他們沒甲!沒盾!
這就根本離不開院牆的遮蔽保護。
張承誌皺著眉,頗為煩躁地搖了搖頭。
“我連日帶人嚐試,想靠過去關上坊門,隔絕內外。”
“可惜,兵不堪用。”
隻能是用笨法子。
不斷試探吸引,一絲絲的消磨數量。
他頗為懊惱的緊握扶手。
隻恨,不知何時才能一探衛城家小?
軍戶的德行,也就這麽一回事。
張承誌無比懷念自己的那一批老兄弟。
若是他們還在,借著院牆之利,何愁不能將這坊內清掃幹淨?
可現在,每日靠著所謂的陷阱,以多擊少,才堪堪能緩緩靖平坊內的一些巷尾院落,救下些苟活的百姓。
至於坊門口聚集的那一群,很多人連靠近都不敢,聞之色變。
生怕把坊外的屍鬼,引入更多!
一群餓脫了相的破落軍戶,當下戰力極其有限。
軍戶們如今餓的手軟腳軟,虛弱不堪,一時更恢複不了。
等他們休養好了,還不知城內局勢又會如何。
麵對屍鬼的威脅,就算是想用人命去拚,都是不敢的。
那樣隻會讓局勢越發糟糕!
想到這裏,張承誌心中急切,也是反問。
“趙老爺,那些大戶到底怎麽說?”
“各府家仆有吃有喝,體力可比這些餓漢充沛得多。”
“若是能......能借來一用,我保證能把坊門奪回來!”
這話,張承誌已經一連問了數日。
趙琅也是無奈,還是一樣的結果。
“張百戶,稍安勿躁。”
趙琅指了指城西,盡在不言中。
“他們可不比我趙府,你我心知肚明......便是同一條船上的螞蚱。”
“可這些人隻聞其威,心有疑慮。”
“助你救民,整兵,靖坊,他們確實是樂見其成。”
“可他們也怕!”
趙琅的聲音沉了下去,帶著一絲嘲弄。
“怕手底下的家仆真散了出去,就收回不來!”
最能理解他們所思所想的,自然是趙琅這樣的‘同類’。
如今這世道,田產無用,前途未卜,錢財亦如糞土。
唯有家仆們的忠心,和他們被扣在府中的家眷,才是維係各府脆弱地位的唯一倚靠。
那些老爺們,占著自家府邸,有家仆護院,尚能圈地自保。
可若是沒了這最後的臂膀,他們這些往日的老爺就會露出最虛弱的本質。
時逢亂世,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他們還能算個什麽東西?
不過是任人宰割的豬羊罷了。
人到了你張承誌手中,還能由他們掌控嗎?
萬一上門討要家仆家眷,府上連個自保之力也無,還能拒絕嗎?
如此,家仆們若是倒戈反水,也並非不可能。
還是張承誌的百戶分量不夠重。
本地衛所軍戶的潰敗,所有人都聽在耳中。
說難聽一些,百戶張承誌如今也不過是條喪家之犬。
境況還不如他們這些商賈販子。
自然也就不受重視。
維係坊內脆弱聯盟的,純粹是靠趙府那目前隻是‘存在’的外援。
至於趙懷謙,他一向是少說多做。
隨著張承誌的實力壯大,趙懷謙順勢,幾乎已經完全依附於趙琅之下。
倒也沒什麽不好意思的。
趙懷謙心裏透亮,隻有跟著趙琅,才是最有生機的路子。
張承誌,終究是推上來撐台的。
他就像是無根浮萍。
手底下雖說重新聚了些軍戶,可細細算來,實力自然是不如他們這點各班衙役加上趙府家仆。
都是沒甲沒盾的情況下,就那麽三四個軍中勇卒,也沒什麽可怕之處。
戰陣上練下來的本事,十分裏頭最少有三四分,都離不開甲胄。
這,就和差役們的緝拿路數完全不同。
待趙琅勸說完,趙懷謙也是幫襯道。
“張大人,我家老爺也是日日催促,還是得要多耗上些功夫,才好勸說他們認清現實。”
“當下,咱們總不好破府,去強行討人呐!”
真這麽做了,隻怕霎時又是一場大亂。
張承誌胸膛起伏,最終隻能頹然坐下,滿臉苦澀地默認了這個結果。
這場日複一日的老生常談,再次以趙懷謙的和稀泥下無疾而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