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七斬屍

字數:5481   加入書籤

A+A-


    此類長柄環首重刀,敢號為斬馬。
    並不是為了誇耀武功。
    而是實事求是的因為,這種刀曾經真的在某些場合迎麵劈斷過馬身。
    以步當騎,人馬俱碎。
    隻是此等重器對士卒的體魄與技藝要求近乎苛刻,極難成營。
    不過據說,大順洛陽禁軍有一營數百悍勇之兵,號曰左羽林衛斬刀營,其中精卒專習此技。
    其營成陣,恰如此刻。
    李煜刀鋒所過,觸其鋒芒者決計不止一具,而是成排。
    他手中刀,刀尖一尺利刃當先切入遠端屍鬼腰腹,如刀切脆紙,攔腰截斷。
    隨即,刀尖之後的刀身鈍刃,砸宛如重錘裹挾巨力,狠狠砸在就近後繼屍鬼的軀幹上。
    ‘哢嚓——!’
    骨裂聲與肉體悶響混雜一處,砸的屍鬼腰腹皸裂,皮骨盡陷。
    當頭數具屍鬼前衝之勢,硬生生砸得倒飛而回,撞翻身後一片,滾作一地葫蘆!
    這蓄勢已久的一刀,竟在李煜身前短暫清出一片空地。
    可這空檔,也是轉瞬即逝。
    隨著此處廝殺動靜嘈雜,壓過雷雨。
    城門洞內滯留的屍鬼,前赴後繼的朝外湧來。
    李煜刀勢未老,氣勢更盛,腳步仍不停歇。
    朝身前淨土,再往前強自進了三步。
    “哈!”
    高高偏揚的刀身,借著腕力腰勁,兜轉回刃,化為流暢的一式斜劈兜麵而下。
    ‘吼!’
    人與屍,俱在咆哮。
    ‘哢嚓’骨裂聲不斷。
    他又是一刀,劈砸開三具屍鬼。
    直至此時,李煜身後兩翼斜陣,才傳來接連不斷的撞擊聲。
    ‘嘭!’
    ‘嘭!’
    舉盾甲士全力以赴跟鋒陣腳步前衝,盾牌猛擊屍鬼胸腔麵部。
    “殺!”
    仗著甲胄相持,這些壯卒跑動起來裹挾的勢能何其之大,並非一兩具屍鬼所能媲美阻擋。
    前陣鋒線之上,屍群一時盡被砸退。
    它們踉蹌著撞倒身後同類,為軍陣甲兵爭取了一個好時機。
    失去了浪潮一般的衝擊勢頭。
    屍鬼說到底,也就是手無寸鐵的無甲之徒。
    ......
    是的,李煜起初之所以強衝三五步,就是為了堵上城門洞。
    不給屍鬼發揮人數優勢的機會。
    城門洞是個好地方。
    盡管場麵上人少屍多。
    可裏麵的數十之屍,卻又不得不受限於門洞寬度。
    接觸麵是有限的。
    這為身後逐漸在鏖戰中拉整齊平的盾陣,帶來了極好的發揮條件。
    ......
    雷雨交加之下,嘶吼與喊殺聲,在此大膽交鳴。
    隻需一二十步開外,便沒人能知道此地正進行著一場血與肉的搏殺。
    李忠、李貴二人一左一右,舉盾護在李煜身後左右。
    李煜揮刀劈砍,並非是沒有空檔。
    作為鋒尖,他所麵臨的壓力是全陣最重。
    迎麵而來的屍鬼也是最多。
    旁人舉盾,倚著身側同袍,專心眼前,不過是輪替著單對單的局麵罷了。
    李煜突出全陣,獨站於先,眼前需要他麵對的,是身前三五步範圍之內的所有屍鬼。
    每次劈砍,麵前都不曾少於兩三具。
    李貴、李忠二人舉盾分左右手,握持之手並不相同。
    不是因為習慣,而是為了護衛家主。
    當李煜揮刃迎屍而進,他們二人便寸步不離,緊跟而進。
    而當李煜刀勢用老,力有不逮而止步不前。
    他們二人仍是在進。
    隻是此進,又有所不同。
    兩麵盾牌一左一右,前伸遮蔽李煜兩旁側身。
    二人隨即悍然越過他的身側,惡狠狠的撞入屍懷,將麵前屍鬼推倒一片。
    二人緊接著回退陣中,以此給李煜爭取來重整態勢的短暫時機。
    李煜趁此良機,舉刀出陣,便是又一輪收割清場。
    雨中,汙血鋪灑滿地......
    低頭再看,好似連雨水都掃不清這般多的汙痕彌留。
    一場廝殺下來,李煜累計劈出不過七刀。
    可僅僅就是這七刀,便使得近二十具屍鬼化作殘屍斷體。
    ‘呼——’
    更讓李煜不由低喘著氣息。
    雖說,這般不加瞄準要害的粗暴猛擊,對屍鬼而言可能並不致死。
    卻也足夠大多屍鬼,失去大半的行動能力。
    腰椎,乃人體活動之總決。
    此處受損重擊變形,屍鬼至少也是個半身不遂的結果。
    隻要他們堵住門洞,再不冒進,便不必太過在意這些倒地之屍的威脅。
    屍鬼前赴後繼的腳步,可不會繞開同類。
    一腳又接著一腳踩踏而過。
    除了引發摔倒的連鎖反應,更是有屍鬼腦顱被踐踏淌血,再也不動。
    ......
    ‘噗嗤。’
    ‘砰......’
    恢複平靜的城門洞下,裏麵風吹不著,雨淋不到。
    此刻,卻隨著細碎的腳步聲,不斷傳出兵刃入肉之聲,還有擊砸之音。
    這是甲兵們提著短矛,短錘,不斷的在地上任何一具屍顱上補擊。
    一些倒地屍鬼盡管五竅流血不再動彈。
    但那還算完整無損的頭顱,難免讓人心裏直犯嘀咕。
    不補上一擊要害,總是放不下心的。
    張承誌喘息著平複心境,來到李煜身旁。
    此刻,李煜正扯了一片屍骸身上還算幹淨的碎布,及時擦拭著刀身汙血和油脂。
    這柄沙場凶器想長久的用下去,就離不開妥善及時的戰後養護。
    “大人神威,在下佩服!”
    “實乃英雄少年!”
    這讚歎,倒也不全是拍馬屁,也有些有感而發的意味。
    誰能想到,這個平日所見多是發號施令,引弓搭箭的少年武官。
    如今真上了陣,反倒是這般凶煞。
    至少在張承誌的印象裏,李煜一直是個運籌帷幄的指揮之才。
    和那同齡的趙鍾嶽比起來,冷靜得不像個少年郎。
    隻有武人,才最懂方才大殺四方的外相之下,潛藏的極端凶險。
    這般親曆血戰的奮勇,任誰見了也不得不誇讚一聲,‘好兒郎!’
    李煜聞言,隻是微微點頭,臉上沒有半分自得。
    他仍舊粗重綿長的呼吸,無不透露著疲累之態。
    方才凶險,多少人都無法體會。
    多少次,生死僅在一線之差。
    每一刀,力道更是不敢多加保留。
    每一刀,都得不多不少的把眼前逼近之屍,盡數含括,擊退。
    一點失誤也容不得。
    再加上左右親衛用命效死,才能給他屢次創造這般酣暢揮刃的機會。
    “多看腳下,清理幹淨地上殘屍,莫要大意。”
    他聲音有些沙啞,提醒叮囑著。
    “還有,張大人,你且先去看看絞盤是否還完好吧。”
    比起誇讚,他們眼下有更值得重視的......
    他們的目的,一直都是那麽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