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空蕩衙院,舊人無歸

字數:4984   加入書籤

A+A-


    公堂內雖然狼藉,卻沒有屍鬼蹤跡。
    眾人心裏都清楚,那些東西無非是追著活人去了別處。
    “搜!”
    好不容易來一趟,不順路帶些東西,難免可惜。
    李煜左右環視,擺手下令。
    “將此地輿圖、縣誌都搜集起來。”
    有了這一聲令,李煜麾下兵士便宛如強盜過境,動作粗暴,毫無顧忌。
    將各處房科屋舍攪合的天翻地覆。
    一箱箱落滿灰塵的公文案牘被翻找出來。
    有識字的親衛打頭,他們拋開那些散亂的普通公文、案誌,最後才在一處小庫中找到了存放曆年縣誌的架子。
    “家主,撫遠縣......百五十年的縣誌,全都在這兒了。”
    李煜聞聲走來,當他看到親衛呈上的東西時,嘴角不由得微微一抽。
    所謂的百年縣誌,竟是才不過區區三冊罷了,薄得可憐。
    他隨手翻開一冊,扉頁上早有人用小字備注過,這幾冊還隻是供人翻閱的謄抄版。
    好在他也不需要什麽原版,能用就好。
    再看後麵的一行小字,‘撫遠縣誌,一甲子一訂,每任一修。’
    所以,撫遠衛設縣將近一百五十年,一共也就修訂了三冊縣誌,倒是也不奇怪了。
    另有幾冊輿圖黃冊,標明撫遠縣方圓的田地所屬。
    城外田地,何處是上田,何處是下田,一目了然。
    至於人口黃冊,李煜隻瞥了一眼,便將其隨手丟棄。
    人非人,屍非屍,這本記錄生者的名冊,早就沒了用處。
    “裝上,帶走!”
    李煜將這幾冊圖卷拋給親兵甲士。
    他們喚來民夫,隨意尋了個不知哪個小吏留下的書笈背簍,將這些李煜眼中頗為珍貴的圖誌一股腦地塞了進去。
    所謂書笈,就是個藤編背箱。
    是文人雅士趕考、出遊,裝書載物的用具。
    一群莽夫,哪裏會曉得這些圖字的用處。
    李煜瞥了一眼,還是開口道。
    “李季,圖誌由你帶著,勿要離身。”
    “喏!”一身皮護甲的李季,此刻混跡在輕兵弓手之中。
    聞言,他大步上前,一把從那民夫無措的手中搶過背簍,幹脆利落地背在了自己身上。
    ......
    “進!”
    前隊甲兵入了公堂,分作左右走過南北兩處偏房,入眼便是公堂後的敞亮中庭。
    庭中綠樹豔花,無不長勢正旺。
    雖然離了仆役的修剪照料,可這些自由生長的植物,在經曆過前段時日的雨水灌溉後,現在反倒更顯得繁茂旺盛。
    雜草幾乎要將庭內的碎石路吞沒。
    從這裏再往後,就是入品官家貴人居住的地界。
    縣令、縣尉、縣丞,縣衙內的本地一、二、三把手,全都連同家眷安置在此。
    中庭之北,坐北朝南的,是縣丞住院。
    中庭之南,做南朝北的,是縣尉住院。
    中庭正東,是一處會客內堂,內堂再往裏,才是縣令家眷棲身的三進後院。
    所謂‘百裏侯’,自然是縣衙內住的最好的。
    單從居住方位,就能看出這三人在本縣的地位高低。
    ......
    ‘嘭’的一聲悶響,一名甲兵仗著膽氣,一腳當先踹開了南院縣尉家的廳門。
    ‘吼——’
    門扇洞開的瞬間,數道身影聞聲而動。
    那是幾具衣衫殘破的女屍,正緩緩轉過頭來,聞聲而望!
    她們的衣物雖然被撕扯的裸露了大片肌膚,可那衣料與慘露的黑紅皮肉黏連在一起的慘怖模樣,卻叫人提不起絲毫的漣漪。
    看見活人,它們血汙髒染的臉上,隻剩下最本能的猙獰與貪婪之意。
    因著前頭一路順遂,兵士們早已失了最初的謹慎。
    那冒失踹門的兵卒一腳踏空,因廳門未栓,整個人失衡前衝,甚至半個身子都探了進去。
    卻沒想到廳門後頭的空處聚了這麽多屍鬼。
    他此刻亡魂皆冒,一時呆愣忘了進退。
    “有屍!有屍!”
    “快退!快堵門!”
    帶隊什長厲聲低喝,反應極快,一把抓住那名兵卒的後領,猛地向後一拽!
    那兵卒頓時失去平衡,一個踉蹌,狼狽地一屁股跌坐在了院外。
    其餘人驚魂甫定,立刻舉起盾牌,補上了空缺,將並不寬大的廳門堵得嚴嚴實實!
    ......
    “殺!”
    度過最初的慌張,反應過來的披甲壯卒,壓根不是生前就瘦弱纖細的女眷所能撼動的。
    單是雙方的體型噸位就不是一個量級。
    一個個生前手不能提的女眷再怎麽爆發,依仗那瘦弱無肌的底子,力氣也就那麽一回事。
    五具女屍湧過來。
    ‘砰!砰!’
    它們瘋狂撞在盾牌上,發出沉悶的響聲,卻也沒把門外頂盾的甲兵撞開分毫。
    隻在最初相撞時,甲兵身形難免稍稍晃了晃,隨即就站穩了腳跟。
    “刺!”
    後麵趕來的兵卒手持長槍,立刻補上盾卒身後,舉槍便戳。
    隻片刻功夫,數杆槍尖輪番攢刺,五具女屍就隻得老老實實地橫屍在地。
    重歸安寧。
    雖有些許凶險,也隻是一處不大起眼的小插曲。
    很快,入南院清理的什長就帶隊回報。
    “大人,南院中隻女屍五具,不見男子。”
    他們當然在這兒尋不到男丁。
    縣尉負責城內治安緝盜,那夜屍亂,縣衙內值守的衙役,正是在縣尉本人的率領下出去平亂的。
    事關烏紗帽,撫遠縣尉甚至把自家的男仆也全數帶了出去湊數。
    最後......自然是再也沒能回來。
    這五具女屍中,有婢女丫鬟,也有縣尉妻妾。
    倒是能從她們淩亂發絲上橫插的珠釵辨明些許身份。
    ......
    北院空蕩淒冷。
    裏頭連個人影都沒剩下,一切都保持在當初縣丞劉德璋啟程前的模樣。
    院外中庭內站定的李煜這才想起來,那位縣丞下鄉巡農,信上曾說是帶著一家仆役一道出發的。
    女眷......大概也是帶在了身邊。
    這空蕩淒靜的宅院,無聲地等待著它那永遠回不來的主人。
    ......
    一番搜索無所獲,李煜索性帶隊直入內堂,往後院的縣令居所去了。
    “殺!”
    少許廝鬥,這三進院中,也不過躺下女屍數具。
    縣令家的男仆,其實也是早被縣尉借調走去平亂了的。
    城中民亂,合則兩利,彼時的縣令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區區數個仆役,哪有什麽舍不得的?
    自此,李煜心中也拚湊出了縣衙淪陷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