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世多苦,煉如鐵

字數:4936   加入書籤

A+A-


    這夥兒人,被披著紮甲的甲士引著,沉默的帶往陣中。
    走過開合的盾陣,略過挺槍的兵士,最後停在持弓的輕兵近前。
    一位甲胄肩領,披掛暗綠罩袍的武官,就在此等候。
    若是個見多識廣的,隻看罩袍就能認出來,這位武官官居六品。
    因為大順五品以上武官,已經可披紅袍,彰顯其地位。
    領兵武官之中,六品就已經是墊底的了。
    而六品以下,是軍中佐官的品級,如糧官、匠官等。
    這五人越走入陣中,隻覺得安全感與危機感並起。
    有這般多的兵士聚攏,膽氣增長,難以靠近此處的屍人似乎再不成威脅。
    但這些莫名出現的官兵,某種意義上又何嚐不是他們麵前新的危機。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然......人心叵測,何以為信?
    “大人,人已帶到。”李貴揖禮,話音方落,就側步入了李煜左近親衛行列。
    留下這五個人,與李煜大眼瞪小眼。
    “放肆,還不見過我家大人!”
    旁側甲兵的一句嗬斥,陡然又喚醒了這些人屍亂前的怯懦本性。
    “是,是......”
    一經提醒,五人紛紛拘謹見禮。
    有的行跪稟之姿,有的彎腰而拜,也有人抱拳揖禮。
    “我等......拜見大人。”
    五人反應各異,竟是分行了三般禮節,場麵不倫不類。
    尤其是那下跪之人更是尷尬,此時再起也不合時宜,索性兩眼一閉,幹脆悶頭拜了一拜。
    李煜虛抬手臂,淡然道,“免禮。”
    五人正身不再言語,隻是等候發落。
    李煜看向當先一人問道,“你曾在軍中當值?”
    抱拳揖禮,分文禮,武禮。
    不大起眼的掌拳相掩之中,亦有細微之差。
    “大人明鑒,小的確為軍卒。”
    男子屈身再揖,口中解釋。
    配上他身上的殘缺皮甲,還算有三分可信。
    他深吸一口氣,聲音竟是透著些許哀意,“卑下,撫遠衛......宋百戶......乙貳隊,伍長楊戎。”
    李煜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一個軍戶伍長,其實也能算是個小頭目了。
    不說讀文識字,起碼四五人間的變陣配合,一個合格的伍長還是該了如指掌的。
    基層隊官,與手下兵卒同吃同住,想要服眾,要麽是應變能力出色,要麽是有一技之長。
    此人如此出身,現下能成為這夥人的領頭人,也不足為奇。
    李煜閉目沉思片刻,睜眼再看幾人。
    “楊戎,本官問你,可知撫遠衛軍還尚有餘留否?”
    這還是李煜碰到的除了張承誌主仆以外,第一個撫遠衛......隊官。
    “回大人話。”楊戎苦笑搖頭,“卑職不知。”
    “卑職隻曉得,當日出城入了東市的人手,死的死,逃的逃。”
    楊戎說的很細。
    “小的本是輪到值守衛城東牆,當夜起號點兵,就被派了出來。”
    “......初時東市還算安寧,大人們分兵馳援各坊,留我等於東市巡街鎮民。”
    相比於南坊的遍地起屍,東市最初隻是幾家親戚投夜的人家有所騷動。
    一開始,甚至沒能引起巡街軍卒們的注意。
    “沒到天亮,那些死人就起了屍,衝上了街,見人便咬。”
    “它們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如此形式,崩潰隻在旦夕之間。
    “小的找不著上官,也尋不到本隊兵卒,索性就逃回了東市家宅。”
    李煜點頭。
    危難之下六神無主,潰兵們不是歸家,便是往衛城裏逃,著實是再正常不過。
    楊戎是幸運的。
    他的幸運在於,他的家小居於東市小院,在這世道,能夠不與親眷生死相別,便是難得的運氣。
    楊戎身後餘者四人,有民戶,也有軍戶。
    那晚,這三名東市軍戶恰好不當值,手頭沒甲沒刀,這些漢子和身旁的民戶百姓其實也沒甚區別。
    說著說著,楊戎哀意難止,再也繃不住情緒,哀泣顫音低沉難掩。
    “大人.......全完了!”
    “我的弟兄們......死絕了!”
    袍澤情,日同練,夜同宿,陣同戰。
    不是兄弟,勝似兄弟呐。
    可這樣的人,這樣寶貴的手足,楊戎歸家封門後,才驚覺......他的自私,竟連一個也沒留住。
    他是個懦夫,隻是比他們逃的更快。
    愧疚日日磋磨,拷問著他的內心。
    如今再提舊事,心如刀割。
    是悔恨嗎?似乎也不全是,若重來一次,楊戎依舊會逃,他隻會逃得更快,更早。
    他的妻,他的父,他的娘,都還指著他平安歸還。
    他的命從不是隻為自己而活。
    楊戎隻是每夜入睡前,都會忍不住去想......當時,為什麽沒能救下哪怕一個弟兄呢?
    為什麽......
    李煜靜靜地聽著,臉上沒有半分同情或憐憫,神色平靜得如同一潭深水。
    生死分離,他早已經曆過了。
    親父李成梁之死,曾是他心中解不開的疙瘩。
    可,人的情感就是這樣。
    傷痛可以化作禁錮的鎖鏈,教人永遠止步緬懷,再也無法走出過去的陰影。
    亦可成為促人成長的食糧。
    在血與淚,傷與苦中,一個曾經天真的少年郎,早已被碾碎。
    重新塑造......成了如今這個,與大順官場和融一體的合格武官。
    那些他曾經厭惡的、不齒的。
    媚上欺下,貪墨錢糧,同流合汙......
    曾經的少年郎一個都不會。
    他也曾義正言辭的向人講述,要成為一個清清白白的馬上將軍,建功立業。
    可現在的李煜,卻隻會想......有沒有必要,不再糾結於所謂對錯。
    楊戎或許隱隱期盼著一個足夠分量的人,來替他找尋一個理由,一個蒙蔽內心愧疚的借口。
    但李煜不想做他的那個貴人。
    不值得。
    親手丟棄的東西,就再也別妄想找回。
    如那破鏡難重圓,縱使拚接起來,也終是紋裂永無消。
    非親非故,即便此人邁不過去心關,又與他何幹。
    “坊內如你們這般討活的人,多麽?”
    李煜徑直跳過了這個話題,不再深談下去。
    楊戎一愣,隱隱有些失落,但他很快找回自己的本分。
    “回大人,單是小人所見,這附近便有四五夥人結伴。”
    這牆上亂七八糟的棧道,正是‘你搭一塊板,我搭一塊板’,湊出來的。
    人自然不會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