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窮秀才,抱寶玉

字數:3900   加入書籤

A+A-


    “關百長來了,請坐。”
    甫從張伯屠口中得知這老秀才的存在,關萌次日就打聽著,前去拜訪。
    作為上山來投的‘新人’,最首要的,就是立足,也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躋身自守。
    為此,關萌急切的想了解......宣揚那般大逆不道言論的人,到底是個什麽德行。
    好不容易尋到的棲身之所,他真切的不想看到此地再橫生變故。
    何況枯燥無味的日子,也確實需要滿足少許好奇心,來做調解。
    “賈夫子,你竟已識得關某?”關萌吃了一驚,他很確定,二人不曾打過交道。
    體長瘦弱的老秀才,點了點頭。
    “關百長現在是千長身邊的紅人,身高八尺,壯若犍牛,這些......老夫自然是會知曉一二的。”
    關萌恍然,覺著有理。
    他帶來的船,上麵糧食或許不算多,但那些鹽,可著實是給山寨裏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單說山上的眾百長麾下,沒一個能比得過他那幾十號操船使刀的家仆精悍,風頭一時無兩。
    販鹽的亡命徒和本分民戶,畢竟有本質上的差別。
    況且,張伯屠帶著他與千長劉玄平日裏已經走的那般近,別人想不聽聞也難。
    “敢問夫子,如何稱呼?”
    關萌見其外貌平凡,氣質更是尋常普通,問起話來也就毫無壓力。
    這個平平無奇的老秀才,渾身上下隻能透過他打了不少補丁的文袍,看出那一股窮酸氣。
    “好說,好說。”老秀才嗬嗬一笑,拱了拱禮,“老夫姓賈,名希賢。”
    “上山前,是常山縣的文吏,也就幫著抄抄公文以謀生計。”
    作為落魄秀才,縣衙總歸是不至於讓他餓死,以免他成了縣令政績上一個不大不小的汙點。
    在縣衙照顧下,分派他的書吏抄文工作,可以說是老秀才賺取生活費為數不多的途徑。
    如今上山帶著半大孩童管辦學堂,也算是賈希賢的平生頭一遭。
    好在,憑著一手‘聖賢棍法’,一群小屁孩在他手裏也翻不了天。
    關萌也不兜圈子,直抒己見,“夫子,你為何要這般謠傳妄改那金刀之讖?!”
    他雙眸微眯,眸中帶著審視。
    “豈不聞,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你心懷何意?!”
    劉千長是個仁義可敬的,張伯屠更是投緣好友,他不希望山上會有對大夥兒不利的隱患潛藏在此。
    多日相處,他清楚的知道,劉玄並非是野心勃勃之人。
    都說英雄乘風起,豈不聞時勢造英雄?
    若無這場屍疫席卷,劉玄大概會一輩子在趕考求學的道路上死磕不止。
    秀才,從來都不是劉玄心中的終點。
    舉人......登堂為官才是!
    否則,他讀的算是個什麽聖賢書?
    要做就要做到施展抱負!
    隻是這場天傾大疫,讓這些平日裏不顯眼的高個子,不得不站出來為眾生遮風擋雨。
    一切宛若......天定。
    “百長勿要急切。”
    麵對質問,賈希賢仍是不急不緩,小口抿著陶碗裏的熱水。
    常山上水氣寒涼,他的身子骨,得靠這水暖暖身子。
    “聽老夫為百長講個故事。”
    “百長聽罷,一切自明。”
    見關萌不語,賈希賢隻當他是默許,遂放下水杯。
    ......
    賈希賢雖是窮秀才,但此‘窮’非彼窮。
    他是有家室的,起碼......曾經擁有過完整的家室。
    隻因秀才公起碼也是個功名,比童生強就強在,它能免稅、免徭役。
    榜下捉婿,可不單單隻捉那會試的狀元郎。
    童生試公榜後,也多的是人願意去捉婿上榜秀才,以求田畝掛靠。
    功名更可減免徭役,免去嫡親戍邊築城之苦,所以賈希賢考上秀才起,他就不可能全然沒有家室。
    他的平凡,隻是表象。
    實際上賈希賢的社會地位隻在縣衙官身之下,那些衙中小吏見了他,還得問一聲先生。
    隻是這些在屍鬼麵前,統統無用。
    嗜血的怪物,可不會因為所謂功名,而有絲毫優待。
    ......
    賈希賢曾有一妻,三旬孕女,血崩而亡。
    此女,自此便成了老秀才的心頭肉,家中寶。
    乳名本是寶兒,稍大後聽來不雅,賈希賢便為愛女加個玉字,乃亡妻閨名,加之以作遺念,喚作寶玉。
    賈希賢自從那批討倭潰兵過境,就已經隱隱預感不妙。
    他從縣衙吏員口中打聽到,那可是一夥兒西逃的左軍都督親衛......來頭太大了!大的嚇人!
    當然,那時的風言風語,他也是不敢盡信。
    比起屍者遮天蔽日,淹沒平倭甲軍......他倒更相信是有人通倭造反,內外夾擊了朝廷大軍。
    這,才更合乎情理。
    常山縣既乃浙西陸路通樞,賈希賢自然不會蠢的留在這兵家必爭之地。
    他雇了兩三個人上山結廬,就攜女搬了上去躲避兵災。
    家中餘財,除了米糧,還換了一把文士劍護身。
    他有功名,佩劍合理合法。
    嚴格來說,他上山比劉玄還要早。
    以他的年紀,除了護著獨女,也根本提不起爭權的念頭。
    所以,童生劉姓之人——劉玄,才順理成章的成了最初在山上伐木造屋的這一夥兒百姓的領頭人。
    賈希賢及其女寶玉,自然也得庇於劉玄蔭澤。
    這是份使二人結緣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