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充兵四等
字數:4550 加入書籤
‘硿——!’
沉悶的撞擊聲回響,撫遠衛城內裏,隔街相對的兩處府衙,各有丁壯持木而撞。
“一!二!嘿哈——!”
伴隨著一聲又一聲的呼號,撞木震得府門搖搖欲墜。
‘硿——!’
又是一記沉悶的撞響。
‘哢嚓——’
其中一扇府衙大門,伴隨著令人牙酸的木材斷裂聲,門框裂紋深入內裏。
‘嘭!’
緊接著又是一次猛撞,府門終於堅持不住,沉重的門板被撞木硬生生砸倒在地上,激起一片塵土。
‘鏗......鏗......鏗鏘......’
隨著甲片清脆振響,一隊精悍的甲兵腳踏門板,魚貫而入,這都是披了三層甲的具裝步卒。
內襯棉服,再著鎖子甲襯,外罩覆身紮甲。
頭戴笠盔,下懸鎖子頓項,護住脖頸要害。
除了腋下、覆麵等少數必要預留的空檔,這樣的甲兵幾乎已是無懈可擊。
再也尋不到比這身武備更齊全的遼東兵卒了。
在遼東經年不散的寒意中,這般披掛,既暖和又牢靠。
他們當先殺入,持矛挺進。
“殺!”
一聲低喝,前排甲兵踏步加速沉穩向前,槍頭斜刺入肉,將前撲屍鬼頂撞的連連後退,為後續袍澤打開入院空間。
其後手持楞錘短兵者,持盾牌緊跟入內,舞錘盾砸,與院中遊散的屍鬼迎麵廝鬥,護得前鋒同僚兩翼周全。
這正是李煜麾下,以家丁李忠為首的一支精悍親衛,他們在衛城武庫徹底補足了武備披掛,堪稱豪奢。
院牆上,幾名弓手早已占據有利位置,居高臨下。
弓矢策應不停,早在破門之前,就已經射翻數具屍鬼。
前院內,餘下需要步卒直麵應對的屍鬼數量並不算多。
“吼!”
屍吼與人聲混雜一處。
但衛城街上的大股屍群早就被床弩穿歿了,索性放開手腳,大膽施為。
......
這既是李煜履行二人的口頭信約,亦是他為其提供些許練兵助力。
民壯不見血,不經淬煉,便難堪驅使。
即便算上幾個從東市救出的仆戶半大餘丁,所需也不過三十領皮甲,三十杆短矛,三十麵覆鐵圓盾。
這點武備,於一處支應全城兵事的大庫而言,隻是衛城武庫中的九牛一毛。
至於紮甲、魚鱗鎧等鐵甲,非精壯之士披掛不動,並不適合給新卒揮霍。
入院的具裝甲兵清空威脅,便有人出院高聲招呼。
“外院已靖!爾等速速入內!”
披甲持矛的民壯們,麵色忐忑的被白首老卒裹挾驅使,排成隊列入府。
領隊之人揮手指揮,迅速指派去往府中各處,分工協力。
“甲壹隊,左屋!”
“甲貳隊,右屋!”
“乙隊左右入堂!丙隊貼牆,直穿後院!”
細碎而雜亂的腳步聲響起,隊列很快分散開來,在十餘白首老卒領隊下,各自前往府中各處。
每隊舉盾架矛,小心圍攏那些內有異動的各處屋門。
‘嘭!’
左屋,當先老卒抬腳破門,又即刻退卻。
‘吼——!’
一聲驚吼,屍鬼抬手拔步,由極靜化為極動。
麵貌猙獰的受困屍鬼聞聲奔行,撞翻桌椅乃出。
生者與亡者......雙方迎頭相遇,死鬥霎時開場。
“盾牌舉起!抬槍!”歸隊的白首老卒,在其小隊兵卒身後舉刀呼喝,“潰陣者,死!”
沒什麽比以死相逼,更能幫他們克服對屍鬼的恐懼了。
他們想要在這吃人的世道活下去,總該付出些什麽。
證明給上官們看,他們配不配得上身上披掛的足額配給。
勇而敢戰者可評上上......操練打熬,便是精卒。
聞令而動者可評中上......入陣可為陣戰勇卒。
慌而無措者可評中下......驅使得度,或用做輔兵。
怯而畏縮者隻評下下......與其為卒廝殺,不如盡做苦力,也免得拖人後腿,還能省卻督戰隊刀下染血的繁瑣。
此四等,便是順官臨戰選卒之基。
此刻,仍以此為評。
......
細細觀之,不難發現一些領隊破門的白首老卒,神色哀沉。
此刻他們破入的衛城府邸、官衙,裏麵屍化前藏身在此的,又有哪個不是昔日衛中的熟悉麵孔?
有走散的家主貼身侍女、兵仗司記賬的書吏、甚至有逃亡不及的此間家宅主母......
也不是每一戶武官宅邸,都有足夠數量的留守老仆,能及時做出應對,更能護衛主家家眷周全的。
“娃兒,可莫要怪叔伯心狠,該送你投胎......”
老卒口中低聲念叨,言語碎碎。
他趁著舉盾的民壯肩頂盾牌,與屍僵持的片刻時機,在盾後間隙持槍猛地遞出。
‘噗嗤......’
憑著眼力手感,槍尖穿眼入腦,屍鬼便癱軟了下來。
方才還在與屍鬼角力的民壯頓失力道,踉蹌前傾,被早有預料的老卒順手一把拽了回來。
若真靠這些奴兒出身的新兵蛋子應對,隻會平添許多不必要的傷亡。
練兵,首重練膽。
今日著甲臨屍未潰,膽氣便算打磨出了三分。
至於見血,那往往是最後一步。
“僅限今日殺屍者,經隊率及兩名同隊袍澤佐證,晚食可領精糧果腹,食飽為止!”
這決定了這些不受重視的民壯,今晚是照樣吃稀的,還是能吃上口幹的。
“各自小心行事,且免染疫!”
“若屍鬼所傷,旦有知情不報者,一體誅連不赦!”
這句話,李煜不厭其煩的在每隊人麵前重複。
脅之以威,驅之以利。
想要吃得好,吃得飽。
這些出身賤籍的奴兒,最懂得該如何去搏上一搏。
......
李煜掐算著日子,待到明日,衙前坊東門駐守的李鬆,就該按約退回趙府。
屆時,他們自衛城西門出,入南坊,匯合李勝、李澤所部,再轉向趙府收攏衙前坊李鬆部,便可退往城外營盤。
如此,可謂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