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字數:5003 加入書籤
兵力孱弱,名分也需補足。
為了讓太傅霍文留守洛京,在政務處置上能夠名正言順。
劉令儀與太後趙娥、大司馬趙權一係力排眾議,行非常之舉,擢升太傅霍文兼領了有順一朝,史無前例的第一任——丞相!
內務府為此還趕製了一方丞相印璽,交到了霍文手中。
此舉也算是徹底開了曆史的倒車,卻又是唯一的應對之法。
榮升‘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之公評的霍文,可以丞相之名,監國處斷,節製關東......
權力乍一聽好像很大。
可是這風光的表象之下,除了在八關險地阻隔庇佑下,尚且安定的關東平原以外,霍文眼下需要麵對的各地公文......
是淪陷的揚州,糜爛的徐州,失聯的交州,風雨飄搖的荊州,殘破苟存的幽州,和水陸受敵的青州。
並州、涼州,尚且備邊禦虜,準備搶收秋糧,自顧不暇。
他真正能指望的,也隻有那冀州一地罷了。
一州之地,卻要糧予關東,兵援東西,亦是左支右拙。
整個天下,現在就是一個巨大的爛攤子。
這一樁又一樁的麻煩事,可都指著如今身負擎天保駕之責的丞相霍文,去臨機處斷。
西狩而去的朝堂君臣,都在盼著太傅兼領丞相的霍文能靠這些僅有的留守兵將,為他們在川蜀安穩落腳,再多爭取一些時日。
至於霍文的結局......
或許,拖得夠久,他也能有全身而退的機會吧?
他扼守洛京八關都邑,西接蜀地天險,東連黃河天塹。
若真能撐到朝堂在蜀地站穩腳跟,或可自川蜀出兵呼應,連接東西,以圖保全西北僅存的三州人世淨土。
如果可能的話,朝堂君臣也並不想輕棄如今天下,為數不多的完好州郡。
......
洛京,皇城崇德殿。
“霍相,這是青州牧前日八百裏加急送來的折子。”
幾個強撐起諂媚笑臉的小黃門,討好似的抬著兩箱近日因朝堂西巡而耽擱下來的公文。
端茶送水,點心糕點,這些也一樣不缺的都擺在了霍文案前。
如今宮內剩下來的宮女、太監,都是了無根基的小人物。
他們固然厭恨那掌握秋狩名單的太後趙娥——她拋棄了他們!
但這些即便出宮也無親可投的人都清楚,想要活命,就隻能抱緊眼下霍丞相的大腿。
像他們這般的低賤宮人,就隻能希冀於這僅有的一線生機。
......
就在這崇德殿內,太傅兼領丞相的霍文坐在主位偏座。
殿中左列,有洛京守備霍綏遠、射聲中郎將陸琦,與長水營的劉都督與三名中郎將。
還有角落站著的兩位文官,分別是河南尹與洛陽令這兩個隻能留下頂鍋的倒黴蛋。
作為地方父母官,他們兩個完全沒有跑路的餘地。
要麽,失職被斬。
要麽,就硬著頭皮繼續熬著。
此二人在隊末皆是一臉的生無可戀。
......
右列,與左列禁軍將校相視而對的,是那洛京八門校尉。
他們職位不高,但眼下切實掌握著超過宮城現有禁軍的兵力,此刻也算是位低權重了。
如今站在崇德殿內的這些人,都是同病相憐的可憐人。
......
在場眾人還是很想努力活下去的。
當然,最可憐的還要數那八門校尉,作為洛京城內禁軍之外的唯一駐軍,他們的家眷仍然留在洛京。
西狩規模浩大,不足三萬的禁軍兵力單是護持百官隨駕,與他們自己的家眷隨行,就已是極限。
禁軍們對於長水營和射聲營同僚,出於愧疚,還會看在往日情分上幫襯他們隨駕的家眷一二。
而八門校尉所部,這幫一向沒人搭理的泥腿子,就像被遺忘在角落的垃圾,爹不疼娘不愛。
他們的家眷安置,根本就沒人提及過。
崇德殿中,最先按捺不住的,也是這八個前來討公道的城門校尉。
出身劉姓宗室的平城校尉最先出列,他手臂顫抖,強忍著心中悲怒,畢恭畢敬的向霍文揖禮。
“霍相,我等隻求朝廷給個公道!”
“哦?”霍文挨個兒翻看著木箱中的折子,頭也不抬,聲音中聽不出喜怒。
“講來。”
霍文越是這樣胸有成竹,平城校尉心中便越發慌亂。
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是太傅、丞相雙職加身的‘霍相’。
單以權職論,霍文已經是女帝下第一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平城校尉也明白,此言既出,便再不能回頭。
當他想到家中幼子,便再無懼意。
在一旁禁軍將校的漠然注視下,平城校尉仍說道,“霍相,當兵吃糧,為國盡忠,我等萬死不辭!”
然,自古患寡而不患均。
“他們的家眷隨駕入蜀,我等家小為何偏要困在洛京等死!”
平城校尉破罐破摔,直接抬臂指向旁側的禁軍將校,口不擇言。
“難道我們的命,就比他們低賤嗎!”
這聲質問,如驚雷般在殿中炸響。
左列禁軍將校卻無人回應。
長水營都督與他身後的三位中郎將依舊漠然而視,他們該罵的早罵過了,該打的架也打過了,反正......也隻能如此。
好在他們的家眷能隨駕入蜀,子嗣得活,仍可傳承香火。
此刻一旦有了對比,竟會覺得這待遇也不差。
長水營四人看著神色忐忑的八門校尉,眼底隱隱地還帶上了一絲憐憫。
禁軍剩下的那位射聲中郎將,則是宛如吃了死蒼蠅一般,無精打采的耷拉著臉。
他滿心頹廢,壓根不想搭理這幾個小小的八門校尉。
要說倒黴,他從雲端跌落穀底,受的刺激不見得比這八門校尉要小。
唯一能讓他自我安慰的,也就是隨駕西去的家小了,起碼沒有後顧之憂。
霍文放下手中折書,坐直了身子,久居高位的氣場壓得殿中眾人不敢造次。
“本相可做主,為你八人許下一諾。”
八門校尉激動萬分,紛紛抬首死死盯著霍文,期盼著......
“爾等家眷,可居內城避亂。”
稱皇城為內城,已經是霍文有意避諱。
大難當頭,與其使皇城白白空置,倒不如騰出一些偏殿小舍,安置將士親眷。
況且......當這八門校尉的家眷遷於內城,便是落入宮城禁軍的控製之下,此後何愁他們不從。
這個消息,並未讓八門校尉們即刻妥協,他們想要的更多。
霍文似乎看穿了他們的心思,繼續淡然道,“待朝廷入蜀安置,便會回師援救本相。”
“本相許爾等家小,屆時即可入蜀躲災,如何?”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頹。
平城校尉沒了繼續叫板的底氣,而是認真思慮。
西狩禦駕已經走了,現在追趕並不現實,他們更沒有真正冒犯天威的膽氣。
或許這就是他們眼下最好的選擇......
入宮前便為此事會麵串聯過的八門校尉交換了一下眼神,隨即紛紛出列,垂首拜倒。
“我等,願從霍相之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