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幕府,門客,明公

字數:4786   加入書籤

A+A-


    升官。
    李煜倒也是想過,從他肩上堪稱僭越的紅袍,就能看出些許心思。
    張承誌披甲,戴的還是老一套的百戶綠袍大氅。
    可問題是,鎮守千戶的任命,並不像那小小縣丞,靠一個所謂官印就能認下。
    千戶比百戶不單是品級大小的區別,更重要的......是擁有一部分軍事上的‘自主權’。
    即突逢戰事,可在有限度的範圍內‘便宜行事’。
    必要時,甚至可以調集麾下兵員,在其千戶衛所轄地範圍內主動出擊,保衛地方。
    是故,鎮守千戶作為地方衛所的第二級最高主官,僅在駐鎮總兵之下,其任命必須直接經過朝廷決議,才會下達旨意。
    等朝廷任命到了地方,需下發由洛京內務府製成的官印、官袍及聖旨這三件套,最後經由朝廷天使當眾宣旨。
    這一套流程中,每一步都離不開朝廷。
    想要克服這一點,眼下可行的唯一方法,就是私造官袍、私刻官印。
    但聖旨宣講,又是李煜絕對繞不過去的坎兒。
    先不談聖旨,就說那朝廷天使何來?
    天使?他找個天屍來還差不多!
    當然,這都是曾經......
    現如今,局勢糜爛至此,遼東與洛京朝廷遠隔千裏之遙,神仙也再難往返兩地。
    即便是距離更近的幽州治所薊城,李氏族地錦州,乃至是近在撫遠縣西南方的沈陽府,都已經斷了數月聯係。
    現在還想要走正常途徑升官加職,確是想也別想。
    就算是‘火線提拔’,起碼也得找個能為李煜背書的朝廷大員。
    再不濟,也得是個太守、總兵之流!
    而這些,李煜統統都做不到。
    ‘真要現在就走自封自領的路子?’
    李煜有些舉棋不定。
    他倒不是害怕洛陽朝廷能把手伸到遼東‘平叛’。
    隻是,此事若是辦得不妥,自封自命,就會白白落人口舌。
    在法理上,李煜就站不住腳。
    遭人議論倒是其次,關鍵是自此以後,官身為他所帶來的大義名分就沒了大半。
    李煜若是李氏主支,自然是可以不管不顧地舉旗一揮,遼東大地必將從者雲集。
    不說多的,借著將門昔日餘威,李氏族親武官協力,於屍患之下,嚐試割據幽州遼東一隅之地,一點兒也不難。
    可惜......他不是。
    一個寂寂無名的李氏旁支百戶,說好聽的叫將門大族出身。
    講得直白些,也就是個無名小卒。
    嚇嚇平頭百姓可以,但真要把自己太當個人物,那就是李煜自己犯蠢,認不清現狀。
    不說別人,單是其他李氏族親就不可能認他。
    你我皆是旁支,憑什麽要以你為主!
    ......
    若是李煜兵強馬壯,那倒也不是不敢自行其是。
    然,所占不過縣城半座,民不過千餘,兵不過數百。
    這點兒家底,就是風中樓閣,一吹就倒。
    所謂野心,也得有可供它發芽成長的養分不是?
    李煜思忖許久,仍是隻能按下不表。
    起碼現在,他不需要所謂名分,也照樣能掌控撫遠衛城。
    “這樣吧,”李煜聲音稍頓,“張兄若誠心相依,也不必這般遷就。”
    要說解決辦法,倒也確實是有的。
    所謂幕府門客,是非常私人的從屬關係,上不了台麵,但它也確實受到天下人的廣泛認可。
    因為,養客之風,自古有之。
    李煜吐露心跡,“我幕下不過一位幕僚,張大人,可願委身門客之位?”
    “自此,你我可以私交論處。”
    李煜在一位百戶同僚麵前,說出這不要臉的話來,竟是難得覺得有些羞臊。
    昔日,少說也得是個一郡太守,才有資格放言,開府養客,收些賢德之士倚為治民臂助。
    朝廷更是明令禁止官身依附,結黨營私。
    大順朝,官吏們隻能有一個君,那就是陛下!
    他一個芝麻大的百戶官,何德何能?
    但是,盡管聽著有些離譜,這也確實是個能夠有效繞開官職,來建立雙方另一種從屬關係的野路子。
    尊禮複古,好歹也算是有個依據,用來遮羞倒也勉強足夠。
    “承蒙大人不棄,張某自是願意。”
    張承誌現在也是光棍,他不管那麽許多,順杆兒就爬。
    “某願為明公驅使,以效犬馬之勞!”
    門客嘛,也行,好歹算是幕臣,起碼落下個名分。
    反正世道都成了這樣,他這落魄武官,又何必那麽講究。
    至於以後?還是先過了眼前罷。
    ......
    索性,李煜交予張承誌一樁任務,亦是投名狀。
    “既然,張兄有愛民之心,我也願為成全。”
    “若想示旗號於北城,僅東北角樓與西南角樓兩處,還遠遠不夠。”
    李煜指向西北方。
    “至少,西北角樓也需奪還於手。”
    “如此才能占據全城高位,以旗號明示坊市百姓!”
    他的意圖再明顯不過,張承誌自然是懂的。
    “張某願為明公驅使,為救北城百姓,肝腦塗地!”
    張承誌一副大公無私地說辭,躬身抱拳的動作更是畢恭畢敬。
    “好,張兄既有心解難,我亦願成全。”
    李煜點點頭,他倒是開不了口直呼其名‘承誌’。
    因為,張承誌的年紀,都夠做他的小爹了。
    索性還是老樣子,叫他個兄號,也算是親近拉攏。
    “張兄今日可任選人手,明日奪樓,可否?”
    今日之事走到這一步,張承誌不可能拒絕,他朗聲道。
    “某願立下軍令狀,事不成,無顏再見明公!”
    李煜給了他明確的時間。
    剩下的,就是人手問題了。
    張承誌心事重重的離開城牆,城內能讓他挑選的人手其實並不多。
    他今日所為,實在是攪了趙懷謙的好事。
    所以,張承誌心中,首先就得排除趙氏仆役,還有那些抱團跟著趙懷謙廝混的差役們。
    李氏親兵,張承誌自然也不敢染指。
    結果,他所能依靠的,就隻剩下這城中老卒,還有那些沒什麽立場可言的軍戶屯卒。
    而屯卒,又向來都是不堪用的。
    實在是沒辦法,他隻好趁著日頭尚未落下,趕緊去各家各府遊說。
    說來可笑。
    曾經,老卒們期望張承誌挑起大梁,他卻愛搭不理。
    如今,張承誌卻亟需老卒們的支持,為此不得不厚著臉皮,上演一出‘小牛啃老草’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