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星靈之種的“異動”與跨星域的“共生答卷”

字數:3431   加入書籤

A+A-


    第一屆星軌傳承大典結束半年後,玄洲的契約碑前,星靈之種已長成半人高的小樹苗。不同星域的樹苗帶著各自的特色——赤芒界的樹苗枝葉如火紅,冰晶星的樹苗覆著薄霜,瀚海族的樹苗浸在水中仍生機勃勃,而星拓者星域的樹苗,枝葉間竟開始浮現出初代星海盟的星紋符號,與其他樹苗的枝葉交織,在地麵織成一張綠色的“共生網”。
    這天清晨,阿木像往常一樣來查看樹苗,突然發現星拓者星域的樹苗頂端,結出了一顆半透明的“星靈果”,果實裏包裹著一縷流動的星力,與赤離留下的星核碎片餘料產生了共鳴。“這不是普通的果實!”阿木立刻叫來林溯,手中的星核碎片靠近星靈果,碎片表麵瞬間浮現出一行文字:“星力循環,需補‘空軌’。”
    “空軌?”林溯皺眉,立刻讓星瀾調取各星域的星軌監測數據。屏幕上,代表“星力流動”的光帶在幾個星域交界處出現了斷層,斷層處的星驛信號時斷時續,而這些斷層,正好是星靈之種沒有覆蓋到的區域。
    “是我們忽略了‘邊緣星域’。”星瀾指著數據中的斷層區域,“這些星域人口稀少,星驛建設不完善,星靈之種也沒來得及種下,導致星力無法形成完整循環,才讓星拓者的樹苗結出‘警示果’。”
    靈汐這時收到來自邊緣星域“礫星”的傳信,聲音帶著焦急:“林溯首領!礫星的星脈突然開始枯竭,地麵裂開縫隙,我們的星力水晶根本不夠用!這裏的居民都是當年從戰亂中遷移來的,他們說,願意成為‘星軌守護者’,隻要能守住家園!”
    林溯看著傳信內容,又望向契約碑前的星靈樹苗,突然有了主意:“阿木,你帶著星拓者的星靈果和赤離的星核碎片,前往礫星,用星靈果的星力暫時穩定星脈;星瀾,你組織星海學院的學徒,分成小隊,帶著剩餘的星靈之種,前往所有邊緣星域,教當地居民種植和養護的方法;墨淵,你調動星拓者的星舟,運送星力水晶和星驛建設材料,支援邊緣星域;我和靈汐留在玄洲,建立‘星力循環監測站’,實時跟蹤各星域的星力流動,確保星軌不再出現斷層。”
    三天後,阿木抵達礫星。眼前的景象比傳信中更嚴峻——地麵的裂縫能看到深處枯萎的星脈,居民們拿著簡陋的工具,在裂縫旁徒勞地澆灌星力水。阿木立刻將星靈果掛在臨時搭建的星紋架上,果實中的星力緩緩流出,如同綠色的溪流,滲入地麵的裂縫。
    “大家別慌!”阿木對著居民們喊道,“跟著我做,用手掌貼著地麵,感受星靈果的星力,想象它流入星脈的樣子!”居民們半信半疑地照做,沒想到手掌剛觸碰到地麵,就感受到一股溫和的力量,裂縫中的星脈竟開始緩慢複蘇,發出微弱的光芒。
    這時,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走上前,手中捧著一塊粗糙的星石:“年輕人,這是我們在礫星挖到的‘星脈之心’,當年祖先說,它能滋養星脈,卻沒人知道怎麽用。現在星靈果的力量喚醒了它,或許能幫上忙!”
    阿木接過星石,發現上麵的紋路與星靈之種相似,立刻將它埋在星靈果下方的土壤裏。刹那間,星靈果的星力與星石的力量交織,形成一道綠色的光柱,直衝天際,礫星的星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複生機,地麵的裂縫也開始閉合。
    “成功了!”居民們歡呼起來,老人握著阿木的手,眼中滿是淚水:“我們終於不用再遷移了!以後,我們礫星的人,都會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星靈之種和星脈!”
    與此同時,星海學院的學徒們在邊緣星域也有了收獲。星禾帶領的小隊抵達“霧星”,這裏常年被星霧籠罩,居民們因看不清星軌,從未與外界建立聯係。星禾教他們用星靈之種的綠光穿透星霧,繪製出簡易的星圖,還教會他們用星紋術傳遞信號。
    “原來霧外麵還有這麽多朋友!”霧星的居民第一次通過星網看到玄洲的景象,興奮地對著屏幕揮手,“我們要種更多星靈之種,讓星霧變成‘星橋’,連接其他星域!”
    一個月後,各小隊陸續傳回消息:所有邊緣星域都種下了星靈之種,星力循環斷層被填補,星驛信號恢複穩定,甚至有幾個星域的居民,主動派出代表,申請加入星海盟。
    當阿木帶著礫星的“星脈之心”回到玄洲時,星瀾正在議事廳展示各小隊帶回的“共生答卷”——那是學徒們記錄的邊緣星域故事:有居民用星靈之種的枝葉編織星紋籃,有孩子在樹苗旁畫出“星靈與人類牽手”的圖畫,還有老人將星靈之種的養護方法,編成通俗易懂的歌謠,教給下一代。
    “這才是最完美的‘共生答卷’。”林溯看著這些故事,笑著說,“不是靠我們單方麵援助,而是讓每個星域的居民,都主動參與到星海的守護中,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詮釋‘以星為橋,以愛為盟’。”
    墨淵這時拿出一塊新的星靈果,是星拓者星域的樹苗結出的第二顆,果實裏的星力比之前更明亮:“這顆是‘祝福果’!邊緣星域的星力循環起來後,所有星靈樹苗都有了回應,星拓者的樹苗甚至長出了連接其他樹苗的‘星紋藤’,就像在說,星海再也沒有‘邊緣’,每個星域都是一家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靈汐笑著將“共生答卷”整理成冊,放在星海學院的圖書館裏:“我們要把這些故事教給所有學徒,讓他們知道,守護星海不隻是大人物的事,每個普通人的付出,都能讓星軌更完整。”
    當晚,玄洲的“星力循環監測站”亮起了第一盞燈,屏幕上,代表各星域的星力光帶連成一片,如同金色的項鏈,環繞著星海。契約碑前的星靈樹苗,枝葉在夜風中輕輕搖曳,星拓者的星紋藤纏繞著其他樹苗,星靈果的光芒與星網的光芒交織,將玄洲的夜空染成一片溫暖的綠色。
    林溯、阿木、靈汐、星瀾和墨淵坐在樹苗旁,看著遠處星驛傳來的燈火,聽著星網中各星域居民的歡笑聲。阿木手中的星核碎片,此刻正與星靈果的光芒共鳴,碎片上赤離的名字,仿佛變得更加清晰。
    “赤離大哥當年的願望,真的實現了。”阿木輕聲說,“星海的每個角落,都有人在守護,每個人都把這裏當成家。”
    林溯點頭,望向星際深處,那裏,探索隊的光點還在不斷延伸,新的星球、新的星靈還在被發現,但他知道,無論星海變得多大,隻要“共生”的信念還在,隻要每個人都願意為這片星際付出一點力量,星軌就會永遠延伸,永遠明亮。
    而星海學院的圖書館裏,星禾寫下的“共生答卷”被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扉頁上畫著一棵枝繁葉茂的星靈樹,樹上結滿了不同顏色的果實,樹下站著來自各個星域的人,每個人手中都握著一顆星星。旁邊用稚嫩的筆跡寫著:“星海沒有邊緣,因為每個生靈的心裏,都裝著整個星海。”
    屬於星海共生盟的故事,還在繼續。沒有驚天動地的戰鬥,沒有神秘莫測的謎團,卻有著最溫暖的聯結——每個星域的居民,用自己的雙手,種下星靈之種;用自己的真心,守護星脈星軌;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以心為燈,照亮萬星”的傳奇。而這份傳奇,會在一代代人的傳承中,永遠延續下去,直到星海的盡頭。
    喜歡記憶焚天:我在玄洲修bug請大家收藏:()記憶焚天:我在玄洲修bug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