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穀倉補新茅,暖日照麥香

字數:2341   加入書籤

A+A-


    村東的土路上飄著新麥的淡香,張奶奶家的穀倉就立在院子角落,灰黑色的茅草頂缺了好大一塊,露出裏麵朽得發黑的木梁,牆角的裂縫裏還沾著雨水打濕的泥印,風一吹,倉門“吱呀”晃著,像在低聲歎氣。
    “這倉子去年就漏雨,我年紀大了爬不動頂,想著湊活過,哪成想今年雨多,梁都快朽透了。”張奶奶拄著拐杖,站在院門口迎眾人,手裏還端著個粗瓷茶壺,“快進來歇腳,我煮了薄荷水,解晨露的涼。”
    靈汐先繞著穀倉走了圈,筆記本上的金色文字亮起來:“茅草頂缺兩捆新茅,木梁有三處蟲蛀洞,牆角裂縫深半指,倉門合頁鬆了。”她抬手指向木梁:“先修梁再補頂,不然鋪了新茅也撐不住。”
    玄夜順著木梯爬上穀倉頂,蹲在朽壞的木梁旁,指尖凝出微光。他先把木梁上鬆動的木屑輕輕掃下來,露出裏麵藏著的蟲蛀小洞——洞不大卻深,得填實才能承重。玄夜從隨身布袋裏掏出曬幹的艾草屑,混著融化的樹脂,用微光裹著填進洞裏,再順著梁身纏上幾圈細木筋,微光一凝,木筋就和梁身粘得牢牢的,連之前彎了點的梁頭,都被微光頂得直了些。“木梁補好了,艾草還能防蛀,再用幾年都沒問題。”他敲了敲梁身,聲音結實,沒了之前的空響。
    小宇提著兩捆新茅草走過來,是李爺爺從村西的草垛裏勻來的。他踩著木梯爬到頂,把茅草鋪在缺漏的地方——先鋪一層粗茅打底,再用細茅蓋在上麵,鋪得又勻又密,像給穀倉頂縫了塊新補丁。鋪到邊緣時,他指尖凝出淡橘色熔焰,輕輕掃過茅草根部,把茅尖烤得微卷,牢牢粘在舊茅上:“這樣風吹不跑,雨也滲不進去。”
    風澈站在院子裏,抬手召來幾縷清風。風順著穀倉頂繞了圈,把茅草裏的碎渣和灰塵全吹走,連木梁縫隙裏藏著的小蟲,都被風卷著送到院外的草叢裏;他還特意讓風托著幾縷細茅,飄到玄夜手邊——玄夜正缺幾根細茅填梁邊的小縫,接過茅就笑著道謝:“這風送得真及時,省得我再爬下去拿。”
    冰汐蹲在牆角,看著半指深的裂縫。她袖口的藤蔓垂下來,像柔軟的絲線,順著裂縫一點點鑽進去,藤蔓在縫裏慢慢舒展,長出細小的分枝,把裂縫填得滿滿當當;又有幾縷藤蔓順著牆角爬上去,在裂縫表麵織了層薄網,網眼細得連雨珠都滲不進:“藤蔓會慢慢和泥土長在一起,以後再也不會裂了。”她摸了摸牆角,藤蔓和泥土貼得緊實,摸不出一點縫隙。
    星芽突然從倉門後飛出來,對著倉門合頁“啾啾”叫。小宇走過去一看,合頁上的木螺絲鬆了,門一推就晃。他從兜裏掏出小錘子,剛要擰螺絲,星芽已經叼著一根細木楔子飛過來——是它在院角的柴堆裏找的,剛好能塞進螺絲孔裏墊緊。小宇把木楔子敲進去,再擰緊螺絲,倉門推起來穩穩的,再也不“吱呀”響了。
    “你們這手活兒,比鎮上的木匠還細致!”張奶奶端著一碟蒸紅薯走過來,紅薯冒著熱氣,甜香混著薄荷水的清冽,飄滿了小院。她把紅薯遞給小宇:“剛蒸好的蜜薯,你們修了半天,快墊墊肚子,這薯還是去年存的,甜得很。”
    小宇接過紅薯,掰了塊遞給星芽。星芽蹲在他手心,小口啄著,薯汁沾在嘴角,像抹了層蜜糖。張奶奶看著笑:“這小鳥兒比我家的貓還精,啥都能幫上忙,真是你們的小幫手!”
    太陽升到半空時,穀倉終於修好了。新鋪的茅草頂在陽光下泛著淺黃的光,木梁結實挺直,牆角的裂縫不見了,倉門推起來順滑無聲。李爺爺推著裝滿新麥的竹筐走進院:“剛好!村民們把麥粒裝好了,這就搬進去?”
    眾人合力把麻袋扛進穀倉——麥粒倒進倉裏時,發出“嘩啦”的聲響,像金色的流水,慢慢在倉底堆起小山。張奶奶扶著倉門,看著滿倉的新麥,眼睛裏閃著光:“這下可好了!麥子存得穩,冬天就能磨新麵,給你們做麥仁糕吃!”
    靈汐的筆記本輕輕閃了閃,金色文字映在倉壁上:“穀倉修繕畢,新麥歸倉安。村西王伯家的水車卡住了,田還沒澆透,晚了會影響下一季種豆。”
    小宇啃完最後一口紅薯,擦了擦手,看著院外的田埂:“王伯家的水車!咱們修完穀倉正好去,別誤了澆田的時辰。”星芽立刻叼起張奶奶給的另一塊紅薯,飛落到他肩膀上,小眼睛亮晶晶地盯著村西的方向——它還沒見過水車轉起來的樣子,想看看清水順著渠流進麥田的模樣。
    張奶奶把剩下的紅薯裝進小竹籃,塞給小宇:“帶著路上吃!修完水車要是有空,就來家裏坐,我給你們煮麥仁粥,放兩顆蜜棗,甜得很!”
    眾人走出小院時,穀倉裏的麥粒還在輕輕“嘩啦”響,新茅的清香混著麥香飄在風裏;張奶奶站在院門口,揮著手裏的布巾,看著他們的背影,笑得滿臉皺紋都暖了。村西的水車隱約能看見,木質的輪軸歪在渠邊,等著被修好,把清水送進麥田,也送往下一季的希望裏。
    喜歡記憶焚天:我在玄洲修bug請大家收藏:()記憶焚天:我在玄洲修bug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