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迷茫的太後

字數:4654   加入書籤

A+A-


    尋丹閣內,秦峰一番“奇襲糧道、堅壁清野”的分析,讓原本心亂如麻的杜太後眼中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的光芒。
    她仔細琢磨著秦峰的話,越想越覺得有理!蕭炎長途奔襲,糧草必然是軟肋!
    若能斷其糧道,十萬大軍頓成無根之木,又有敕勒人摻雜其中,定會不戰自亂!
    不得不承認,秦峰這小子雖然經常出餿主意,但是某些非方麵還是很有眼光的!
    不過杜太後的心中對秦峰又多了一分忌憚。
    “陛下於深宮中保養身體,卻能洞悉百裏之外敵人的弱點,果然有些見識!
    若此計能成,挫敗蕭炎叛軍,陛下當居首功!哀家……必有重賞!”
    秦峰一聽重賞一詞,眼裏頓時一亮!
    臉上也浮現出了那一絲熟悉的不正經的笑容:“太後,朕在尋丹閣實在有些寂寞,能不能讓我見一見我的愛妃們?”
    “哼!叛軍還未挫敗,陛下你……身子也未大愈,還是多將養一些時日吧!”
    “那臣弟還有個不情之請!”
    “你說!”
    “太後,臣弟也不要什麽金銀財寶。若此事成了……您就把青鸞賞給臣弟吧!
    您看她整天冷著個臉監視我,不如讓我來好好‘教導教導’她,說不定以後還能幫上大忙呢!”
    秦峰一邊說一邊色眯眯的看向青鸞。
    “你……”
    一旁的青鸞聞言瞬間一張白淨的瓜子臉漲得通紅,一雙丹鳳眼怒瞪著秦峰,右手摸到了左臂。
    秦峰知道,那裏藏著一把匕首!
    “陛下……請自重!”青鸞從牙縫裏擠出五個字。
    杜太後也被秦峰這句突如其來的混賬話氣得一翻白眼!
    這小子難道一天天的除了褲襠裏那點事兒就不想點別的嗎!
    “陛下休得胡言!青鸞乃是哀家身邊的人,豈容你菲薄!陛下難道不知這點禮數嗎!”
    秦峰小聲嘀咕一句:“青鸞她奶是你身邊人,跟她有什麽關係?”
    “你說什麽?”
    “啊!沒啥!鬧著玩!鬧著玩呢!”
    “哼!陛下還是收起你的玩兒心,好好想想還有什麽法子可以退敵吧!”
    說罷杜太後拂袖而去。
    “太後慢走~”
    秦峰招呼一聲,又看向還虎視眈眈看著自己的青鸞笑道:
    “青鸞啊,不是我說你,你說你,天天身上帶著把小刀,這好嗎?
    你一個女孩子家家的,就算用得一手好刀,劃不到自己,可一不小心劃破了衣服怎麽辦?
    就算劃不到衣服,割壞了花花草草的也不好吧?”
    “你閉嘴!”
    “你看看你,又這麽粗魯,一點也沒有女孩子家的斯文,青鸞……你說我給太後出的主意管用嗎?”
    眼看著青鸞又要受不了自己的碎碎念要跑路,秦峰馬上轉變了話題。
    青鸞的臉色這才好看了些:“我覺得……陛下的主意挺好的,雖然我不懂什麽兵法,但是……就覺得有道理!”
    “嘿嘿,那就對了!”秦峰一臉得意之色。
    “不過你還真懂兵法啊?”
    “略懂,略懂!”
    秦峰難得的謙虛起來,而後又歎了口氣道:“隻可惜,我的法子是有了,但是未必能夠按我的計謀行事!”
    “怎麽說?”青鸞蹙眉。
    “走著瞧吧,我覺得我的猜想是對的!”
    這還真不是秦峰故作深沉。
    他這個主意其實並不算高明,隻要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能想到。
    秦峰不相信滿朝文武都想不到這麽簡單的法子。
    而杜太後一來所說的主意不是求和就是逃跑,最多是死守。
    這說明什麽?說明滿朝文武根本毫無鬥誌可言,上麵都是如此,下麵的基層官兵又是什麽樣呢?
    大徐朝除了邊疆,中原地帶已經承平太久了,眾人都沒了鬥誌。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真正能看透這些的人,又有誰有信心可以帶著一支毫無戰鬥力的軍隊去劫糧道燒糧草輜重?
    所以大家不是沒想到,隻是沒人點破而已。
    隻有杜太後傻傻的以為這是個可行的主意。
    看著秦峰如此表情,青鸞的心情也沉重起來。
    接觸的時間越長,她反而覺得秦峰越是高深莫測讓人看不透了!
    翌日,朝會上。
    氣氛比昨日更加壓抑,蕭炎叛軍日益逼近的消息讓滿朝文武喘不過氣來。
    杜太後故作鎮定清了清喉嚨說道:“諸位卿家,哀家昨日夜不能寐,想到了一招退敵之計,說出來大人們一起看看可使得麽?”
    將秦峰的計策說了一遍,朝堂上短暫沉默。
    “諸位卿家,哀家婦人之見,不過是拋磚引玉,大家可以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的想法!吳尚書,你先說吧!”
    兵部尚書吳守正出班奏道:“太後,臣以為……此計不妥!”
    “哦?有何不妥?”杜太後臉上的表情有些不悅。
    她昨天幾乎徹夜未眠,怎麽想都覺得秦峰說的法子確實可行。
    怎麽到了朝堂上大家反應都這麽冷淡?吳守正還先給自己潑了一盆冷水!
    她倒是要聽聽這個計劃哪裏不妥!
    好在有珠簾在,殿中群臣看不清她的表情。
    吳守正清了清嗓子說道:“太後明鑒!若要出城半路埋伏敵軍,斷其糧道,須要精兵才行!
    京城本就守軍不足,精兵更是捉襟見肘!若再分精兵出去,城內必將防務空虛!
    萬一……萬一蕭逆不顧糧草猛攻城門,如何抵擋?
    老臣以為此乃拆東牆補西牆之舉,並不穩妥!”
    “吳尚書言之有理!”此話立馬引起了許多人的附和。
    杜太後的嘴角抽了抽,又問道:“昌韋侯,你怎麽看?”
    昌韋侯拱手回道:“臣以為吳大人所言有理,且臣還以為,不說城中防備兵力不足,蕭賊久經沙場,豈能不防糧草被偷襲?”
    “臣附議!蕭逆既然敢突然舉兵造反,絕對不是一時衝動,肯定是早有準備了!
    說不定城中早已遍布他的眼線了!隻要突襲糧草的軍隊一出城,蕭逆肯定會得到信報!
    到時候半路上反埋伏一波,說不定咱們就會精銳盡失!臣以為還是以穩妥為先!”
    “太後!京城城高池深,糧草充足,當以穩守為上!隻需緊守待援,各地勤王之師一到,蕭逆必退!此時派兵出城,實屬不智!”
    “臣等附議!”
    杜太後徹底懵了!
    她本以為很靠譜的計劃,怎麽說出來就會遭到幾乎全體朝臣的反對?
    是她想得簡單了,還是秦峰又給自己出了餿主意,還是……這些大臣們都不靠譜?
    杜太後有些迷茫,又有些頭疼。
    “夠了!”杜太後突然拍案而起。
    “既然如此,便依爾等所言,緊閉四門,死守待援!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