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新的故事

字數:4872   加入書籤

A+A-


    驚堂木一拍,堂下寂靜無聲。
    “列位看官,且聽我道一段《枯鬆嶺城隍鬥法》的奇聞。話說那璿州地界原有個靈驗的城隍爺,乃是地脈龍鼎裏孕化的神靈,管教得山中精怪服服帖帖,護得百姓安康。偏有一樁奇緣,這城隍與寒江裏修行的蛟龍結下八拜之交,拚著香火根基受損,也要助老友千裏走水化龍。您道那寒江退水露出的千裏沃土,養活了萬千百姓,卻也埋下百年禍根!”
    “且說那龍田沃土遭了李家員外惦記,勾結賈知府奪了田地。這廝在龍王廟裏設下毒計,要百姓年年往江裏投靈芝寶藥,暗地裏卻叫廟祝拿麻袋裝了往庫房送。可憐那周家農戶挖參跌進老林子,遇著個狐耳婢女引路,竟在破廟裏見著個青衣高人——您猜怎的?那人抬手折個紙鶴,眨眼間就把人送回枯鬆嶺!待老周抬頭細看,破敗城隍像的麵目,可不就是方才的高人?”
    “可恨那李家員外哪裏對蛟龍爺有敬畏之心?不過是拿捏窮人,欺壓百姓便了。他想出一毒計,讓佃戶白日也種田,夜裏也挖渠。直直要把人累死啊。那老周家裏貧農,全家老小都賣給了他李員外,哪裏還有得借?眼見就要累死在渠上了。”
    “可他那媳婦疼人啊,連夜上那枯鬆嶺,是磨破了膝蓋,哭瞎了眼,要城隍爺救他們家漢子。隻見憑空飛下來一張紙人,要那周家媳婦,夜裏貼在丈夫脊梁骨上。但聽得紙響簌簌,夢裏化個丈二紙人,鐵鍬翻飛賽過十頭壯牛!待到雞鳴三遍,那水渠竟當真挖得齊整。
    消息傳開,四裏八鄉的百姓都往枯鬆嶺跑,氣得李員外咬碎銀牙,勾結廟祝擺下法壇要破邪祟。誰料祭壇剛起香火,忽聽得山搖地動,千百條青蛇白蟒衝將出來,把那法壇絞得稀碎!”
    “那老廟祝是摔斷了腿,李員外是折了麵子,可賈知府哪裏坐的住?抓住農夫們就上了公堂,眼看就要動刑了。那真是六月飛雪,千古奇冤啊。
    忽見驚堂木上石龜開口:‘某年某月收金三百兩!’官印上貔貅瞪眼:‘靈芝二十株送與巡撫!’連那香爐銅雀也撲棱翅膀:‘廟祝私藏龍涎香,女冠男童房中藏!’滿堂嘩然間,紙人如雪片紛飛,城隍爺踏陰風現身,指著知府鼻子喝問:陽官不治,陰官當誅!”
    “那賈知府還想狡辯,聲稱陰陽有別,要交予蛟龍爺定奪。兩人約好了日期,便要在那龍王祭上分說個明白!”
    “到了那天,是天降火雲、飛劍來賀啊。隻見兩岸豎起百裏壩,一江忽起千層浪,但見雲龍首探出,聲如雷霆,兩岸石堤應聲而裂,城隍蛟龍相視大笑,一個休整廟宇重受香火,一個逆遊寒江衣錦還鄉。
    列位看官,有讚曰紙人濟世破奸計,龍吟江海證丹心。您道這世間善惡終有報?且看那枯鬆嶺上新起的城隍廟,青煙嫋嫋處,多少精怪化作人形,正跟著老狐婢學敬香哩!”
    紙扇嘩啦一聲展開。
    “且說那枯鬆嶺城隍爺斷案如神,連山精野鬼都捧著狀紙往廟裏闖。精怪們扛著山雞野兔來上供,吊死鬼捧著賬本求斷案,連那青石成精的老翁都拄拐來問兒女姻緣。偏生這日山道上鑼鼓喧天——您道是迎親?卻是三隻黑熊精抬著虎屍,黃皮子拎著瑟瑟發抖的虎崽子,後頭還押著個披頭散發的漢子!”
    “但見那漢子雙目赤紅如血,嘶聲吼著,我爹娘喂了虎腹,娘子隻剩半截繡鞋!原是他尋仇十年,專挑母虎臨盆時下殺手。城隍爺法眼如炬,判官筆往生死簿上一勾:冤有頭債有主,你殺這未食人的母虎,與當年惡虎何異?話音未落,拘魂鎖鏈嘩啦啦響,那漢子魂魄離體瞬間,幾隻小虎竟撲上屍身撕咬,滿堂血腥氣,那叫一個慘不忍睹啊。”
    “自此妖鬼見了農戶繞道走,野豬精幫著拱地,雀妖叼來穀種。偏有個鼠精喚作大肚君的,吞了百人性命修成黑風妖相,青秀山上叫囂:城隍老兒敢斷妖案,可敢接我這人命官司?但見那日黑雲壓城,城隍爺提劍追妖三百裏,鼠精現出十丈原形,肚皮裏滾出千百冤魂哭嚎。直殺得廟瓦崩碎香爐傾,城隍爺一劍釘住鼠尾,判官筆蘸著香灰寫個“誅”字,鼠頭轟然落地!”
    四周靜悄悄的,就連腳邊的鬆鼠精、雞三嬸和小黃鼠狼都屏住了呼吸。
    “可誰知那大肚君還有個海裏的大哥,浪裏的惡龍,自號平波王,肆意任妄為。一聽城隍爺斬了自家兄弟,勃然大怒,把手裏的琉璃盞砸成了粉碎,就要那城隍爺的頭,來償他兄弟的命!
    點齊兵馬,披掛齊整,直奔璿州殺來。那惡龍心狠啊,卷起百丈的浪頭,將龍田全數淹沒,要了大半個璿州的糧食。你道他說什麽?他還說:你們不讓我兄弟吃,那我寧願要璿州餓殍遍地,浮屍千裏!”
    一邊來聽書的農夫眼睛都紅了,擦了擦眼角。身邊不停有人拍他的肩膀,用力捏了捏。他點頭回應。
    “城隍爺率文武判官踏浪而行,老蛟龍翻雲布雨截住退路。但見那惡龍口吐毒瘴,文判官生死簿嘩啦啦燒去半冊,武判官鋼鞭斷成三截。千鈞一發之際,城隍爺竟引天雷劈開龍腹,自己卻被龍尾掃中神像金身——您瞧那江心炸開的血浪裏,半截龍角插在城隍爺心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待到風平浪靜,城隍爺身影淡如青煙,把官印交與老蛟龍,言之鑿鑿說‘替我守百年太平’。
    這正是:雷霆手段慈悲心,留得青煙繞空庭!如今璿州人供香火時總要多添柱虛香,牧童說見過紙人牽老牛耕地,樵夫賭咒聽過山澗裏判官筆沙沙響。最奇是上月饑荒,李家屯祠堂憑空多出三袋黍米——您說這是城隍顯靈?噓……興許是哪隻修功德的老鼠精,正偷學人樣兒作揖呢!”
    驚堂木再響,震醒諸多看客。聽得入神的諸位看客們意猶未盡,交頭接耳地散去。
    人群中,幾隻小妖怪左衝右突,勉強擠出人群。那隻新來的小黃鼠狼扯了扯鬆鼠精的尾巴。“大哥,說書先生說的都是真的嗎?我大爺推薦我來枯鬆嶺,可我這些天都是在跑腿,幫幾位大人做那什麽……災後重建來著,還從來沒見過他老人家呢。”
    “那還能有假?我跟城隍爺,那可是過了命的交情!”
    看樣子,傷勢好了大半的小鬆鼠精挺了挺自己小小的胸膛,理直氣壯地說道。“那天若不是我帶著我們家居師傅殺出重圍,奄奄一息,這才讓居師傅救回了一條小命。
    我們家的貨還用說?那是親自給城隍爺打過刀,畫過符的!那天城隍爺險象環生,還得是居師傅妙筆這麽一畫,嘿,那個紙人登時就站了起來,飛上天去一刀把那平波王的頭給砍了下來。
    說白了,那也還是我的功勞……嘿嘿嘿,雞嬸!小點力氣,我這還受傷呢,揪我耳朵幹嘛。”
    “就你這點道行,還跟城隍爺稱兄道弟的呢?”雞三嬸沒好氣地鬆開爪子,從他背上跳下來。“城隍爺救你們一命還差不多。我跟你說小黃,你別聽他瞎胡說,我才是真上過枯鬆嶺大堂的人。城隍爺的本事,比那個說書人說道強多了。你今天跟我去城外的農田翻土,我一五一十地跟你說……”
    三隻小妖怪勾肩搭背,晃晃悠悠地離開了平野城。在它們身後,小燈謠,冷淩泣,莫念正笑吟吟地看著它們。
    “於是結果就這樣了?隻是一段故事而已?”
    小燈謠捧著臉,無聊地逗弄著肩頭上的虎妖。“璿州還是一如既往的亂糟糟的嘛。交給他們幾個,真不讓人放心。”
    “是誰一直跟我說做文書工作無聊來著?這下帶你走了,你又不願意了。”
    莫念笑嘻嘻地摸小燈謠的頭。
    “我答應給那說書先生一段新故事的。這不是做到了嗎?走啦,我們出去玩去咯。”
    小燈謠不舍地點了點頭。冷淩泣冷漠地站起身。
    “真是,不錯的故事啊。”
    突然,一個甜美的聲音憑空響起。
    “所以……能請你們,幫我一個忙嗎?”
    話音剛落,莫念便露出了驚訝地神色,下意識地抓住了小燈謠。冷淩泣眼疾手快,伸手去拉,卻被一並拖了過去。
    霎時間,三人的身影便消失無蹤,隻剩下一本黃色的線裝書,嘩啦啦的在空中翻頁。
    到了扉頁上,浮現出這麽幾行字。
    《山河懷古紀事》,已滿,七人。
    《推背圖》,已滿,一人。
    《天庭列傳》,未滿,四十二人。
    ……
    《礪鋒經》,已滿,三十六人。
    《陰陽道藏》,已滿,七十二人。
    《俠客行》,已滿,十六人
    ……
    《六欲魔經》,未滿,一十三人。
    《天王解經注》,未滿,三千五百六十二人
    ……
    ——,已滿,一人。
    最後,書頁合上,露出了封皮上的書目
    《神鬼見聞誌異》
    人潮湧動,眨眼間,一切都消散無蹤。
    喜歡從成為妖道開始請大家收藏:()從成為妖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