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逃難一家有了主心骨老娘(2)

字數:8531   加入書籤

A+A-


    “老大啊,我明日要去鎮上買東西,你力氣大,明天跟我出去一趟。”蘇微微直接開口道。
    四兄弟中,王延光的性子最單純,也最藏不住事,所以她不打算將逃荒之事告訴他。
    以免他在恐慌之下做出什麽引人注目的事。
    第二天一大早,蘇微微坐上板車,讓王延光拉著去了鎮上。
    雖說原主生養了四個兒子,但年紀並不算太大,才四十歲,正是闖的年紀。
    但是,她這會兒大病初愈,而村子離鎮上又將近十公裏,光是走路都得走兩三個小時!
    所以,蘇微微決定,還是老老實實地享受大兒子的孝順吧。
    一進鎮子,蘇微微就去了賣肉的檔口。
    不過,她沒有買肉,而是借口家裏要擺宴席,所以給了屠戶三兩銀子做定金,讓他明日留一整頭豬給她。
    屠戶掂了掂銀子,滿意點頭。
    之後,蘇微微又去鐵匠鋪打聽了一下行情。
    如今時局已亂,鐵具管製也鬆散許多。
    隻要給的錢夠多,鐵匠鋪也敢偷偷給人打造武器。
    蘇微微眼都不眨就拿出十兩銀子,在鐵匠鋪訂了一批武器。
    最後,蘇微微在藥鋪買了一批常用藥和香料。
    等回到村的時候,王延光還沒有回過神來。
    難怪他爹說,他娘嫁得委屈。
    今日看他娘花錢如流水的樣子,簡直讓人心驚肉跳!
    照這麽個花錢法,他娘家裏是多有錢啊!
    結果,卻因為一場意外,被迫嫁給他爹一個莊稼漢,從一個大小姐變成了一個農婦!
    想想,就覺得他娘好可憐!
    “你咋了?”蘇微微疑惑看他,“累了?”
    王延光連忙搖頭,“不累不累!”
    蘇微微低聲叮囑,“我今日跟屠戶說好了要買肉,你明日寅時拉板車去鎮上,把肉弄回來。叫上老四和你一起去,悄悄地去,悄悄地回,別讓人發現了。”
    王延光連連點頭,“好的,娘!”
    之後,一整隻豬都被悄悄拖了回來。
    蘇微微留下熬湯的豬骨頭後,其他肉都切成一條條,醃製上。
    臘肉得花時間風幹。
    但是,如今家家戶戶的圍牆都矮,路過的人一眼就能看到院子裏的人在幹什麽。
    蘇微微怎麽敢把肉掛在院子裏?
    哪怕她家裏有四個壯丁,但也隻有千裏追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所以,她幹脆叫王延光把自己屋裏的茅草屋頂給掀了,然後把一條條肉都掛在自己的房梁上。
    這樣,肉既能曬太陽風幹,又沒人瞧見。
    一整頭豬,出肉足有一百八十斤,除了割出來榨油的豬板油,其他肉全都做成了臘肉。
    也幸好天氣好,晾個三、五天就成了。
    除了肉外,還有一副豬下水。
    蘇微微照舊將豬心、豬肚、豬腰、豬肝和豬肺都做成臘肉吊起來風幹,但留下了豬腸和豬腦。
    “小竹,你去清洗豬腸。”
    她將清洗豬腸的艱難任務交給孫小竹後,便拿出藥材,做個天麻燉豬腦。
    一家子除了原主,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幾次肉。
    就這樣還能把四個兒子養的人高馬大,隻能說明孩子們的爹基因是真強悍。
    等到去鎮子上打聽消息的王延宗和王延耀兩兄弟回來,一進屋聞到了藥材味兒,頓時臉色一變。
    “怎麽有股藥味兒?”
    “家裏誰生病了?”
    兩兄弟急忙問。
    “沒人生病,是我在燉湯。”蘇微微從廚房裏走出來,“我燉了藥膳湯,給家裏人補補腦子。”
    王延宗:“?”
    王延耀:“補腦子?”
    然後,吃午飯的時候,全家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端上一碗天麻燉豬腦的湯。
    燉湯的豬腦更是分開好幾塊,一人一小塊。
    雖然加上藥材一起燉湯後,自帶一股藥材的苦澀味兒,但好歹是塊肉。
    眾人還是吃的很開心的。
    飯後,蘇微微把王延宗和王延耀叫進房裏,問:“你們在鎮上打聽的怎麽樣了?”
    王延宗和王延耀都是歎氣,臉色難看。
    “娘,你說的是對的。聽聞皇上已下旨遷都南方,邊關戰線會逐漸回縮,到時候我們這裏會變成交戰區!”王延耀將在書院裏打探到的消息告知。
    蘇微微早有所料,但麵色依然沉重。
    “娘,我們……真的要走嗎?不然我們找個深山躲一躲,等戰亂結束後再回來?”王延宗心中苦澀,還抱著一絲留下的渺茫希望。
    蘇微微卻斬釘截鐵地說:“不行!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我們必須要走!”
    王延宗倉惶低頭。
    但王延耀倒是接受良好。
    他寒窗苦讀的十年中,也曾遊學在外。
    雖然他心中也有故土難離的愁緒,但更明白輕重緩和。
    “我已經讓你們小弟偷偷買了糧,今日便可開始收拾行囊了。”
    蘇微微簡略提及自己的安排後,又看向王延耀,“老三,這事兒得告訴你三伯。你是得族裏支持才念的上書的讀書人,有責任提醒族裏人避禍。”
    王延耀點頭,“我現在就去找大伯說!”
    “不行!”蘇微微按下他,又看向王延宗,“老二,你今晚和老三走一趟。”
    王延耀蹙眉,“娘,我可以自己去。”
    蘇微微都想翻白眼了,“你是什麽性子,你自個兒不知道嗎?說好聽點是正直,實則……話硬的直戳人肺管子!跟你二哥比差遠了!”
    王延耀:“……”
    親娘吐槽,他隻能受著。
    王延宗則是聽得眼睛放光,這還是娘第一次誇他!還誇他比身為讀書人的老三厲害!
    一下子,他連難過都顧不上了。
    “老二,你也別嘚瑟。”蘇微微打壓了王延耀一番後,一記眼刀射向王延宗,“嘴甜雖然是優點,但油嘴滑舌可不是。”
    王延宗立馬低下頭,老老實實道:“好嘞,娘,我知道了。”
    晚上,蘇微微用家裏醃製的酸菜和洗幹淨的豬腸做了一鍋酸菜炒肥腸,然後分出一海碗來。
    “老三,把這個送去你三伯家。”她用兩個碗把酸菜炒肥腸蓋得實實的,“順便提一嘴晚上你回去找他。”
    王延宗聞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娘,要不然我去送吧?”
    “你嘴饞得很,我怎麽知道你會不會半道偷吃?”蘇微微斷然拒絕。
    王延宗:“……”還是他娘了解他。
    王延耀接過大海碗,轉身就去了王三伯家。
    等家裏人開飯時,他已經拿著幹淨的大海碗回來了。
    蘇微微拿筷子分餐。
    以往都是孫小竹被分得最少,其次是大孫女小春,這一次公平分攤。
    “娘,你怎麽給大嫂和小春這麽多?”王延祖不理解,如果不分給孫小竹和小春,多的肉就會分給他的。
    “你吃的這個大腸就是你大嫂辛辛苦苦洗的,小春又是個孩子,你好意思惦記?”蘇微微分完菜後,端起碗就吃。
    王延祖嘟囔,“她洗不是應該嗎?”
    “從今天開始,有為這個家做出貢獻的,都能夠獲得應有的待遇。”蘇微微用筷子敲了一下孫小竹的碗,“這是屬於你的,吃。”
    孫小竹連忙端起碗來,擋住自己發紅的眼眶。
    原來被人認可是這麽值得高興的事情啊!
    她是孫家的大娘子,底下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自從孫母難產而亡後,孫老太就把家裏所有活兒都塞給孫小竹做。
    五年前,弟弟要去鎮裏上學,家裏出不起錢,孫老太便把她定給一個鰥夫。
    隻是,途中被原主看中,便多給了孫老太半貫錢,將孫小竹轉定給王延光當媳婦兒。
    當然,原主不是發善心,她是想要一個伺候自己的丫鬟,但她又怕村裏人嚼舌根,所以才以定兒媳婦為由,帶回了孫小竹。
    嫁給王延光後,孫小竹倒是比在娘家過得輕鬆了許多。
    畢竟,在娘家時,王老太把她當男人使,而王延光雖然嘴笨性子悶,但也是一個疼媳婦兒的,沒讓她再幹過重活兒。
    聽到蘇微微這麽說,王延祖眼珠子轉了轉,嘻嘻一笑,說:“那娘,我幫家裏買了這麽多糧,是不是也能有……啊!娘!輕點兒輕點兒!!”
    話沒說完,蘇微微將手裏的筷子反過來,用筷子頭夾住他的手腕一用力,痛得王延祖立馬嗷嗷直叫。
    “老娘讓你買糧回來可是給多了銅板的,你要是覺得拿的燙手,可以還回來!”
    “我錯了我錯了!娘!我真錯了!!”
    雖然王延祖跪求得非常快,但蘇微微還是狠狠教訓了他一頓,讓他記吃也記打。
    入夜後,王延宗和王延耀悄悄地去了一趟王三伯家。
    王三伯年輕時曾在縣裏做過師爺,但因為殘疾而告老還鄉,之後在村裏人的推舉下,成為了牛頭村的村長。
    說起戰亂,王三伯是不信的。
    但是當聽到王延宗在鎮子上打聽到不少富貴人家都舉家搬遷的消息,當聽到王延耀說皇上遷都的聖旨,他終於沒法淡定了。
    第二天,王延耀向蘇微微告知了王三伯的回複——他打探一下,如果戰禍是真,會安排一村人盡快離開。
    然而,蘇微微等不及了。
    莊稼人都是故土難離,不到萬不得已,哪怕是有人死在自己麵前,也會抱著“死的那個人不是我”的僥幸心理繼續留下。
    但蘇微微不能一家子單獨上路,太紮眼。
    所以,她要鼓動牛頭村的所有人跟她一起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第二天,蘇微微和王延光再次去了鎮上。
    這一次,她並非買東西,而是雇人。
    因為戰亂,城中有不少逃難來的流民,有些沿街乞討,有些到處求零工。
    蘇微微很快找到一個看起來機靈的年輕人。
    然後,她給了對方一封信,交代了幾句後,便給了他兩小串銅板。
    年輕人感激涕零,連連保證會辦好事情。
    之後,蘇微微又去鐵匠鋪,結了尾款,把之前定下的一批武器帶回去。
    “老大,喝口水吧。”蘇微微在係統商城裏買了一個大力丸扔進水囊裏,然後遞給王延光。
    王延光有些受寵若驚,連忙接過水囊一邊喝一邊說,“謝謝娘。”
    之後,他就發現自己力氣變大了。
    板車自身的重量不輕,以往拉著去一趟鎮上,哪怕是幹慣重活兒的他也會累得氣喘籲籲。
    而如今,卻是感覺非常輕鬆!
    肯定是昨晚吃了肉!
    不僅吃了肉,還吃飽了飯!
    所以他就有力氣了!!
    王延光想通之後,又忍不住想:如果以後頓頓都能吃飽飯就好了。
    在晌午前回到村子後,蘇微微從房梁上拿下一塊臘肉,遞給孫小竹,“摘一把韭菜和臘肉一起炒,再弄個雜糧飯。”
    孫小竹連忙應下。
    一整條臘肉,一家人分,每個人都能分到七、八片了!
    而蘇微微三的雜糧飯,不是純雜糧,而是一半大米和一半糙米混在一起蒸熟的米飯,粗細結合,軟糯不傷胃。
    飯後,蘇微微以大掃除為由,讓所有人都開始整理家中事務,方便她記下之後裝車時,哪些東西要拿,哪些東西不用拿。
    村裏人瞧到這一幕,隻覺得蘇微微又在作妖。
    不過,人家兒子願意寵著,他們哪怕是幫忙說話也是多管閑事。
    隻是,當天下午就有人找上門了。
    此時正是午後,不少婆娘躲在村口的樹下乘涼,卻突然看見一個背著包裹的年輕人匆匆跑來。
    對方在村口處張望了一下,猶猶豫豫地上前,問:“嬸子們,你們知道王蘇氏住在哪兒嗎?”
    “王蘇氏?”
    “蘇?該不會是光宗耀祖那一家子的吧?”
    “你說的王蘇氏,是蘇微微不?”
    農村人,鮮少記得住婦人的名字,一般都稱之為某某家的,某某某他娘。
    但蘇微微不同。
    因為她是十裏八村的“名人”。
    也幸好她是一個名人,所以年輕人稍微一提,婦人們就聯想到了蘇微微。
    她們好奇年輕人找蘇微微做什麽,便主動說要給他帶路。
    年輕人麵上焦急,腳下生風地跟上。
    等來到蘇微微家門口,他穿過矮矮的院牆看到院子裏的蘇微微,立馬驚喜大喊:“大小姐!”
    蘇微微循聲望去,便看到了一個年輕人在院牆邊,一邊抬高手裏的信揮著,一邊大聲喊著,“小的是來送信的!老爺給您寫了封信!”
    蘇微微故作驚訝,“我爹寫了信?”
    她走上前接過信,撕開一看,麵上做出震驚、恐懼、動搖、慌亂的一係列表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