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罄竹難書
字數:4222 加入書籤
“先生,咱們……咱們這就走了?”
妟回被自家先生那隻幹瘦卻有力的大手牽著,幾乎是給拖出了祠堂的院門。
他忍不住三步一回頭,那張粉雕玉琢的小臉上寫滿了糾結與不安。
“才剛答應了柳先生要去他那裏旁聽,結果扭頭就跑了,這會不會不太好?我爹爹說,做人要言而有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有什麽不好的?”
張夫子渾不在意地擺了擺手,腳步不見半分停頓,寬大的袖袍在身後甩出一道利落的弧線。
“你爹爹教你的那是京城裏、朝堂上的規矩,是給那些戴著官帽子、揣著小心思的人準備的。到了這山野之間,就得有山野的活法。”
老人輕笑:“姓柳那小子,瞧著就不是什麽死腦筋的迂腐之人,他那雙眼睛,比誰都看得通透。”
張夫子哼了一聲,斜了身旁還是一臉懵懂的弟子一眼。
“你現在又不是他正兒八經收下的學生,他還能把你綁在學塾裏不成?怕個什麽勁兒。”
一老一小就這麽你一言我一語地走在榮昌鎮那條被踩得油光發亮的青石主路上。
午後的陽光暖洋洋地灑下來,給鎮子鍍上了一層慵懶的金色。
鐵匠鋪裏那叮叮當當的打鐵聲,比之前聽著似乎都舒緩了幾分。
街角那罵街的婦人早已不見了蹤影,想來是把自家那醉貓似的漢子給拎回了屋。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複雜的味道,是炊煙、是牲畜、是泥土,也是街邊小食攤上飄出的誘人香氣。
這一切都與祠堂裏那清冽的茶香截然不同,粗糙,鮮活,充滿了不加掩飾的生命力。
等他們晃晃悠悠地溜達到鎮子北邊時,學塾裏那清脆的下課鈴聲正好響起。
厚重的木門“吱呀”一聲被從裏麵推開,一群背著各式各樣小書包的孩童,便如同出了籠的鳥雀,嘰嘰喳喳地衝了出來。
他們像是被關了許久的小獸,一出牢籠便撒了歡,在街道上追逐打鬧,風風火火地往各自家的方向跑。
路過張夫子身邊時,卻又都像是被一道無形的線給拉住,齊刷刷地停下了腳步。
孩童們雖然頑劣,卻也懂得基本的禮數。
他們瞧見這位老先生須發皆白,一身幹淨的儒衫在鄉野之中顯得格外不同,身上那股子氣度,是他們從未在鎮上任何一位長者身上見過的。
於是,孩子們便都學著自家爹娘在祠堂祭祖時的樣子,收斂了頑皮,老老實實地站好,恭恭敬敬地躬身作揖。
“老先生好。”
稚嫩的童音此起彼伏,清脆悅耳。
張夫子臉上的皺紋在這一刻都舒展開來,那雙渾濁的眼眸裏,也泛起了真正溫和的笑意。
他捋著自己那幾根虛幻的胡須,笑嗬嗬地挨個應著。
“好,好,都是好孩子。快些回家去吧,莫讓家裏人等急了。”
待到孩童們都蹦蹦跳跳地散盡了,長街又恢複了片刻的寧靜,張夫子才伸出那隻枯槁的手,輕輕拍了拍身旁妟回的肩頭。
這一拍之下,仿佛有一層無形的水波蕩漾開來。
兩人的身形便在原地變得模糊起來,像是被一層看不見的薄紗籠罩,又像是融入了空氣與光影之中,徹底消失在了尋常人的認知與視野之內。
他們一前一後,走進了那座安靜下來的北邊學塾。
院子不大,卻收拾得幹淨利落。
妟回腳上的傷早就不疼了,此刻好奇心徹底占了上風,一雙小腿搗騰得飛快,跟隻剛從籠子裏放出來的皮猴子似的,在院子裏東瞅瞅,西看看。
一會兒湊到牆角,研究那幾叢綠得發亮的青苔;一會兒又跑到那口古井旁,趴在井沿上,好奇地朝下張望。
最後,溜進了空無一人的學堂。
學堂裏還殘留著淡淡的墨香和孩童們身上的汗味。
他好奇地在一張張矮小的課桌間穿梭,用手指輕輕劃過桌麵,上麵還留著用毛筆練習時,不小心滴落的墨點。
在一張桌子的角落,他還發現了一隻用草葉編織的、活靈活現的螞蚱,想來是哪個孩子上課時偷偷做的,下課時又忘了帶走。
妟回拿起那隻草螞蚱,放在手心裏,覺得比自己在京城裏見過的任何一件玩具,都要來得有趣。
張夫子卻沒管他。
老人隻是獨自一人,走到了學塾的正堂前,腳步沉重得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了時光的脈絡上。
抬起頭,怔怔地看著那塊懸掛在門楣之上,被風雨侵蝕得有些褪色的木質匾額。
清風明月。
是米月當年親手寫下,又親手掛上去的。
老人的思緒,仿佛一下子就被拉回了兩百年前。
讀書人,當如清風,滌蕩世間一切汙穢塵埃;心當如明月,皎潔無瑕,照徹人心幽微。
多好的孩子。
多好的念想。
可最終,那陣清風,沒能吹散他心中的執念;那輪明月,也終究沒能照亮這人心叵測的世道。
成也心明,敗也心明。
張夫子站在那匾額下,站了許久許久,久到妟回都覺得無聊了,跑過來扯他的衣袖,小聲嘀咕著肚子餓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人這才從那悠遠的回憶中抽身而出,緩緩垂下眼簾,臉上露出一抹複雜難言的、帶著無盡苦澀的自嘲笑意。
這四個字,倒是讓他想起了柳絮巷裏,那座比這裏更老舊、更破敗的學塾。
想起那學塾的門楣上,同樣也掛著一塊匾。
罄竹難書。
那四個字,也是張夫子親手寫下,親手掛上去的。
他這把不死的老骨頭,活得太久太久了。久到自己都成了一座冰冷的豐碑,一座沉甸甸地壓在天下所有讀書人肩頭的豐碑。
張夫子活著,對於那些滿懷赤誠、追求浩然正氣的好苗子而言,本身就是最大的罪過,最沉重的枷鎖。
張夫子的存在,早已殘破不堪、充滿了妥協與無奈的“道”,就像是一座看不見的巨大牢籠,死死地困住了太多太多本該走出自己道路的驚才絕豔之輩。
數千年來,多少天資卓絕的後輩,他們以他為目標,皓首窮經,學他的道理,走他走過的路,試圖成為第二個儒家聖人。
最終,卻都變成了另一個麵目模糊的自己,再也跳不出那個他親手劃下的圈。
都說桃李滿天下,可他這個所謂的園丁,卻親手耽誤了不知多少本該綻放出別樣光彩的花朵,將他們修剪成了同一個刻板的模樣。
罄竹難書。
這四個字,用來評價自己這漫長得看不到盡頭的一生,當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喜歡大妖柳相請大家收藏:()大妖柳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