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尋找門路
字數:4434 加入書籤
如今的格物苑在皇城之中,可以說是名存實亡,僅剩下寥寥幾名學員。
索性,朱雄英直接讓這些學員們,也來皇家學院任教。
老師初定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招生,整個學院之中,不可能隻招收那些勳貴子弟、藩王子嗣。
很快,皇家學院招生的告示就張貼了出來。
其實,皇家學院招生的告示根本就不用貼,整個大明境內,很多人都在關注皇家學院的修建情況,時刻等待開學的那一天。
一心想要將自己的子嗣送入皇家學院,即便是無法進入學院深造,哪怕是走後門,多花些銀子。
隻要能夠在學院中掛個名,能夠為自己鍍上一個金邊都行。
當所有人得知整個學院的師資力量後,所有人都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甚至覺得自己走後門,讓自家娃娃鍍金邊,那就是一個笑話!
皇家學院公布出去的教師信息,就他娘的沒有一個是自己熟悉的,全都是陌生的名字。
而朝廷之中派遣到學院中的助教老師,那可就厲害了。
單單是楊士奇、李明浩等人的名字,就差點直接亮瞎一眾百姓們的狗眼。
不要看這二位大人年紀不大,卻早已經在大明聲名顯赫。
或許百姓們當麵不認識這二位,但對這兩個名字,絕對是如雷貫耳。
楊士奇三下江南,開設稅務院與監察院,厘定商稅,為大明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其次,推行一條鞭法,丈量天下土地,讓天下間沒有土地的百姓們,無須納稅。
更加不會讓那些沒有土地的百姓們,被迫去地主家賣身做佃農,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另尋謀生之路。
如此一來,整個大明境內的百姓們,都得到了實打實的好處。
而這樣的結果,則是帶動了整個大明的經濟發展。
至於李明浩這個剛入朝堂不久的年輕官員,本事更加了不得。
憑借一己之力,竟然滅掉了一個國家,如今更是名列淩煙閣。
那是天下間多少人夢寐以求想要進入的地方?
而李明浩還隻是一個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年輕人,可是他的本事卻甩自己十萬八千裏。
不知不覺中,也成為整個大明境內所有年輕人心中的偶像。
時常幻想著,自己日後是否也能夠像李明浩一般,位列淩煙閣,流芳百世!
格物苑中走出來的學員們,名字雖然沒有聽說過。
但誰都不敢小瞧他們,畢竟這幾年中,格物苑中流傳出來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每一樣物品都對大明有著極強的影響力,百姓們更是用的得心應手。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皇孫殿下篩選出來的,本事自然不用懷疑。
如今的皇孫朱雄英,在百姓們的眼中,那就是神。
隻要殿下覺得是對的,那就一定錯不了。
皇孫朱雄英一人的決定,那就是等於是天下間所有人的決定。
所以,皇城學院張貼告示開始招生。
整個大明境內的人們,便開始紛紛動用自己的關係,一心要將自家孩子送入皇家學院。
朱雄英對招生的要求更是簡單。
要麽你才華出眾!
要麽你對兵法感興趣!
要麽你喜歡策論!
要麽你在格物致知方麵有一定的建樹!
以上四點,隻要有一點滿足,便可以進入皇家學院學習。
當然,要是不具備以上四個條件的話,也可以進入皇家學院學習。
條件隻有一個,那就是需要繳納高額的入學費用。
畢竟,皇家學院可是包吃住的。
同時,還要加上那些老師們的薪酬。
一年下來,開銷絕不是一個小數目。
即便這些開銷相較如今的大明來說,根本就算不得什麽。
但朱雄英依舊希望學院能夠自給自足。
即便是格物課程中需要的科研費用,也要包含在其中。
如今大明富裕了,百姓們的日子好了,那些富商們就更加不用說了。
不客氣的說,這些富商們,現在窮的就剩下銀子了。
所以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將自己加的子嗣,送入皇家學院。
不就是銀子嗎?
這玩意現在不缺。
於是乎,皇家銀行內再次湧入大量的人群,沒有辦理其他業務的。
全部都是過來支取自家孩子進入皇家學院的入學費用。
好在皇家學院招生的消息提前公布了。
不然的話,皇家銀行的工作人員,保不齊還會認為,這些商人準備再次上演擠兌風波呢!
有些商人們自認與朝中的一些大佬關係不錯,所以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前往學院辦理入學手續。
在他們的印象中,皇孫殿下開辦皇家學院,必然需要得到朝中大佬們的支持才行。
隻要有了這樣一層關係,這些朝廷的大佬們,必然會有些許的話語權。
所以,一些商人們的腦子便活絡了起來。
美其名曰探望這些達官顯貴,實則目的確實希望讓這些朝堂大佬們幫助自家子嗣辦理入學資格。
隻要大佬們肯幫忙,自己不但能夠與大佬們拉近關係的同時,也不耽誤孩子步入學院。
當一眾大佬們得知這些商人拜訪自己的目的時,鼻子差點沒有氣歪了。
這是把皇家學院當成什麽地方了?
這又是把自己當做什麽人了?
毫不客氣的拒絕道:“爾等以為皇家學院是個什麽地方?
那可是論才之地,本官能力有限,實在是不敢幹涉皇孫殿下的抉擇!
倘若爾等尋找本官幫助你們購買京西煤礦的股份,本官厚著臉皮還能與皇孫殿下商量商量!
皇家學院的事情,本官實在是無能為力,即便是本官的後輩,想要入學,也要走正規手續!”
不少商人在大佬們的府邸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結果。
失望的同時,隻能不斷向大佬們道歉。
本以為兩全其美的事情,誰能夠想到差點將多年培養的關係鬧掰了。
命管家將商人送走後,官員直接對管家下令道:“再有人前來拜訪,直接問明來意,別什麽人都帶到本官麵前!”
說完後,官員拂袖而去!
這些商人們尋找關係的同時,也在苦口婆心的勸說自家的子嗣,前往皇家學院學習。
平日之中,這些富商們的少爺、公子們、在家中都跟祖宗一樣貢著。
哪裏過過這種受約束的日子,一個個腦袋搖的根撥浪鼓一般,死活就是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