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特產
字數:4592 加入書籤
皇宮。
朱雄英手持邊關送回的戰報,嘴角處不經意間劃出一抹弧度。
第二天,早朝時。
皇孫朱雄英將燕王朱棣傳回來的戰報,讓人朗讀了一遍後。
這才笑吟吟的開口道:“諸位大人,燕王在邊關打了大勝仗,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夠將邊關的敵人清繳完畢!”
群臣聽完戰報的內容後,臉頰上也紛紛浮現出喜色。
更有不少的年輕官員,眼底浮現出激動之色,恨不得自己也能夠上場殺敵才好呢。
無時無刻不再想,自己何時才能夠為大明開疆拓土!
再也沒有以往那種閉門造車的想法了。
現在的大明,有了鐵路的存在,大明的腳步,可以通往任何一個角落。
“恭喜皇孫殿下!”
“賀喜皇孫殿下!”
“燕王朱棣與李明浩大人,再次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
“更加不愧是步入淩煙閣之輩!”
群臣紛紛躬身施禮,不斷開口說著奉承的話語。
更有不少臣子納諫道:“皇孫殿下,臣以為,此地敵人既然主動入侵大明,那麽大明便有馬踏金帳汗國的理由!”
“倘若僅僅是成功將敵人抵禦,趕出大明疆土,恐怕是難以震懾住那些野心勃勃,心懷不軌的蒙古人!”
“更何況,如今大明兵強馬壯,根本就無懼一戰,倒不如直接將金帳汗國的版圖納入大明!”
聽到這個大臣的話語,其他人也紛紛開口,表示此事可行。
尤其是最近幾年的時間,大明已經滅掉了不少的勢力。
現在再多滅一個國家又或者是一個勢力,完全就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大明心懷仁義之心,從未對任何國家有過過激的想法。
但敵人不請自來,侵犯邊關,無論大明采取什麽樣的措施,都在情理之中。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種事情,放在前幾年的話,朝堂中的大臣們,絕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以前隻要有臣子敢提出這樣的言論,必然會有其他臣子站出來彈劾他。
不是窮兵黷武,要麽就是置大明江山安危於不顧。
總而言之,那就是說出來的話語,還不如一個屁有味!
如今,在皇孫朱雄英的熏陶下,局麵已經完全扭轉了。
對外擴張,完全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因為現在的大明已經無懼任何敵人,更加不會畏懼一戰。
更何況,淩煙閣就擺在自己的麵前。
不對外誇張的話,根本就沒有獲得功勞的機會,想要進入淩煙閣,根本就尋找不到門路。
對於群臣的意見,朱雄英也是微微點點頭。
如今的大明,向外擴張疆土,那是一定的。
隻不過步子一定不可邁的太大,否則的話,一定會扯到蛋。
哪怕是大明如今的經濟條件,銀子也好,糧食也罷,足夠支撐大明打任何一場戰役。
可惜的是,如今大明的人口數量,並沒有足夠的基數支撐。
奈何想要滿足這一點,大明還欠缺很多的時間。
待大明人口數量增長上來後,那時候的大明,才可以將腳步邁入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現在的大明已經能夠看到曙光了,距離那一天的時間,並不遠!
朱雄英並未直接回應群臣的話語,而是直接下令道:“來人!”
大殿外的將士,聽令後,急忙走了進來。
群臣更加懵逼,不知道皇孫殿下這是要做什麽?
隻見朱雄英將手中的戰報交給一旁的太監,示意他將戰報交給將士。
這才開口道:“將戰報上的內容,謄抄在告示上,然後張貼到皇城內。
讓城內的百姓們都看看,咱大明的將士勇猛無雙,殺敵如同切瓜砍菜一樣簡單!”
“喏!”
侍衛恭敬的將戰報托舉到頭頂,恭敬的領命後,便躬身退了出去。
直到侍衛退走後,群臣這才明白皇孫殿下的用意。
同時,也在心底佩服皇孫殿下的手段。
很快,戰報上的內容,就被張貼在皇城的牆壁上。
百姓們見到這一幕,紛紛湊了過來。
很快,告示的周圍,就圍滿了百姓。
侍衛見狀後,直接朗聲道:“皇孫殿下派遣燕王朱棣與李明浩大人,率兵出征,抵禦侵犯大明邊關的金帳汗國與蒙兀兒斯坦。
如今,在燕王朱棣與李明浩大人的合作下,敵軍在大明將士們的麵前,已經開始節節敗退~!
告示上麵的內容,乃是燕王朱棣傳回來的戰報,皇孫殿下命我將戰報張貼在此處。
目的就是為了告訴大家夥,咱大明軍隊再次打了大勝仗!”
聽到侍衛的話語後,人群之中再次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實在是太好了!”
“咱大明又打勝仗了!”
“看以後誰還敢欺負咱大明!”
“蒙古人怎麽可能會是咱大明的對手,完全就是在自取其辱!”
……
人群之中,百姓們不斷議論著,這場勝利的果實,紛紛為強大的大明而自豪。
而皇孫朱雄英的目的正是這個,通過勝仗,以此來凝聚大明的人心。
讓百姓們以自己是大明的一份子而驕傲,即便是大明大軍取得了勝利,也會讓百姓們有種榮辱與共的感覺。
尤其是以往受到蒙古人多次壓榨的百姓們,如今得知這樣的結果,頓時湧起揚眉吐氣的感覺。
在皇孫殿下的帶領下,百姓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日子更是一天比一天有盼頭,現在的生活,以往做夢都不敢這樣想。
但大明卻讓百姓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百姓們根本就沒有不支持大明的道理。
現在,隨著大明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出海經商為大明帶回的巨大利潤。
現如今,大明境內,踴躍經商的人,自然是越來越多。
商人增多了,自然也就可以緩解土地短缺的問題。
商人多了,各行各業也逐漸興盛起來。
甚至皇城之中,已經有了不少商鋪開始轉變成專賣南越諸國的水果店。
水果雖然保存不宜,但卻有著巨大的利潤包裹在其中。
所以那些海商們,依舊源源不斷的將水果從海外運輸回大明,然後進行售賣。
在如此一個良性的消費循環下,大明的經濟自然也被帶動了起來,發展自然不用多說,必然是越來越好。
至於在海外諸國引進回來的水果樹,雖然已經培植成功。
但大明自己培養出來的水果,如今並未流通到市麵中。
就像之前種植的高產糧種,一定要經過自己與勳貴們的努力實驗後,最終才能夠將這些海外的果實,徹底轉變為大明特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