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隱患
字數:3872 加入書籤
藍玉的聲音低沉而莊重,每一句話都經過深思熟慮。
他先是匯報了西征的戰果,讓皇孫殿下了解目前的局勢,隨後話鋒一轉,開始描述種姓製度推行後出現的問題。
然種姓製度推行半載,西洋之地漸生異象。
當地女子以與大明男人生育為榮,視之為脫離低種姓之捷徑。
海商所至之處,西洋女子爭相示好,或贈財物,或獻技藝,甚者當眾求孕;
臣麾下將士駐守之地,亦有女子日夜徘徊營外,送食縫補,言語間多有求偶之意。
藍玉頓了頓,想起李千戶信中提到的“選妻大會”和貴族送女之事。
繼續說道:“更有甚者,風車國、神聖羅馬帝國之貴族,竟主動將女兒送至大明海商、將士住處,隻求誕下‘婆羅門’之後,以提升家族種姓。
風車國都城曾舉辦‘獻女宴’,貴族齊聚,將家中適齡女子引出,供大明文書、工匠挑選,美其名曰‘侍奉上國’,實則以生育為交易,敗壞風氣。”
周武在一旁記錄,筆尖在紙上飛速移動,臉上滿是震驚。
他雖然知道軍營外的情況,卻沒想到海商和貴族之間的風氣已經如此嚴重。
藍玉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此風蔓延,已生諸多隱患。
其一,臣麾下將士多有私與西洋女子接觸者,上月士兵王二因與女子廝混,染皮膚病,臥床一月;
另有三人因爭奪一女子,在營中鬥毆,雖已嚴懲,然軍紀已受影響。
其二,海商因女子爭鬥之事頻發,阿姆斯特丹商會曾有兩名商人因爭奪一西洋女子。
當眾拔劍相向,幸得當地官員調解,未釀大禍,然已損大明顏麵。
其三,西洋女子所求者,多為‘高種姓之子’,若將士、海商與彼等生育,日後子女身份如何界定?
種姓製度恐生混亂,大明之權威或受動搖。”
說到這裏,藍玉的語氣變得更加凝重:“臣深知將士遠征之苦,遠離家鄉,思鄉難抑,生理需求亦屬人之常情。
然若縱容此風,恐生更大禍端,將士沉迷女色,則鬥誌渙散,遇戰事恐難盡全力;
若染疾病,則兵力受損,影響西征進程;
更有甚者,若西洋諸國利用女子挑撥離間,或暗中使計,讓將士染上惡疾,則我大明西征軍危矣!”
周武停下筆,抬頭看向藍玉:“將軍,您說的是,西洋諸國會不會故意讓女子染上疾病,再接近將士們?”
藍玉點了點頭:“不無可能。弗朗機國滅亡後,仍有殘餘勢力潛伏,神聖羅馬帝國雖已臣服,然境內亦有不滿之人。
他們若想報複大明,此乃毒計之一,臣雖已令軍醫加強檢查,然西洋之地疾病繁雜,軍醫亦有束手無策之時。”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指向瑞典王國的方向:“接下來,臣將率軍征討瑞典。
瑞典地處北歐,氣候寒冷,將士們本就易生凍瘡,若再染上其他疾病,戰鬥力必將大打折扣。
而且,瑞典與丹麥、挪威素有往來,若此風傳入北歐,恐難收拾。”
藍玉回到案前,繼續口述奏折:“臣已采取措施,嚴令將士不得與西洋女子私會,加強軍營守衛,令軍醫定期檢查將士身體;
同時令李千戶、王千戶等監管西洋諸國,禁止貴族舉辦‘獻女宴’等活動。
然此乃治標之策,將士需求未得解決,西洋女子求孕之心未滅,恐難長久。”
“臣思之再三,唯有懇請皇孫殿下指示:
其一,可否派遣精通西洋疾病之醫護人員,前來西征軍駐地,協助軍醫防治疾病,傳授衛生知識;
其二,可否製定將士輪換之製,令遠征三年以上者,可暫歸大明休整,以解思鄉之苦,緩解生理需求;
其三,關於西洋女子與大明男人生育之子女,懇請殿下明確其種姓身份,以免日後生亂;
其四,若殿下有其他良策,望不吝賜教,臣必遵令執行。”
藍玉的聲音帶著一絲懇切:“臣率軍遠征,雖知前路艱險,然不敢有負大明,不敢有負殿下。
今遇此棘手之事,臣深知自身能力有限,唯有求助於殿下。
望殿下早日批複,以安軍心,以固大明在西洋之基業。臣藍玉,頓首百拜。”
周武將奏折整理好,遞給藍玉。
藍玉仔細看了一遍,確認沒有遺漏,才在末尾簽下自己的名字,蓋上將軍印信。
藍玉對周武說道:“立刻派人將奏折送往大明皇城,務必盡快交到皇孫殿下手中,路上小心,不得延誤。”
“屬下明白!”
周武接過奏折,鄭重地行禮,轉身快步走出大帳。
藍玉走到帳外,夜風吹在臉上,帶著一絲寒意。
他望著遠處的海麵,心中充滿了擔憂。
他不知道皇孫殿下會如何批複,也不知道接下來的戰事會遇到什麽困難。
但他知道,自己必須堅守下去,為了大明,為了西征軍的將士們,也為了皇孫殿下的信任。
不遠處,巡邏的士兵正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過,鎧甲碰撞的聲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
藍玉深吸一口氣,握緊了腰間的長刀。
無論遇到什麽困難,他都會帶領將士們克服,直到將整個西洋納入大明的版圖,讓大明的旗幟飄揚在每一片西洋的土地上。
……
至於那些被藍玉攻破的國家中,當然,那些被滅掉的國家之中,依舊存在很多的漏網之魚。
並且在大明推行的種姓製度下,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貴族,如今已經變為最低賤的種姓的人。
早已經習慣高高在上的他們,自然不會甘心這樣臣服。
於是乎,這些擁有共同追求的人,自然而然的聚集在一起,共同謀劃大事。
隨著集結的人員越來越多,這些人的底氣也越發足了幾分。
更加有人不斷在其中言語煽動道:“這些可惡的大明人,實在是太可恨了,膽敢讓那些賤民騎在我們的頭上作威作福,這是對咱們這些貴族最大的侮辱!
我們一定要複仇,一定不會輕饒那些大明人,我要讓他們生不如死!”
所有落魄的貴族們,對於大明人的恨意,根本就無法遏製,恨不得將大明海軍剝皮抽筋,也難解心頭之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