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應對

字數:4133   加入書籤

A+A-


    雜貨鋪裏,錦衣衛總旗趙虎正坐在櫃台後,翻看著賬本。
    他見劉三進來,便放下賬本,問道:“怎麽樣?外麵有什麽動靜?”
    劉三將擔子放在門口,走到櫃台後,壓低聲音:“趙總旗,出大事了!
    交易所門口來了十幾個管家,都是一二品大員家的,看樣子是為了西洋集團的股份來的,都在那兒蹲著,等著消息呢。”
    趙虎臉色一變,猛地站起身:“你確定?都是官員家的管家?”
    “確定!”
    劉三重重點頭。
    然後從懷裏掏出一張紙,上麵記著他剛才讓校尉打聽來的管家名單道:“您看,楊尚書家的老陳、李尚書家的李福、葉尚書家的王忠……都在這兒。”
    趙虎接過紙,仔細看了一遍,眉頭越皺越緊:“這麽多官員派管家來蹲守,這可不是小事。
    萬一有人借機生事,或者消息走漏,說官員們壟斷股份,那會影響皇孫殿下的名聲,還會擾亂西洋集團的籌備。”
    他沉思片刻,說道:“你立刻回去,讓兄弟們繼續盯著,不要驚動那些管家,也不要讓任何人鬧事。
    我現在就寫密報,派人快馬送到錦衣衛指揮僉事大人那裏,讓他轉呈給皇孫殿下。”
    劉三應了一聲,轉身走出雜貨鋪,重新挑著擔子,回到了交易所門口。
    他剛站定,就看到又有幾個管家走了過來,其中還有工部尚書家的管家。
    看來,越來越多的官員知道了消息,都派了人來。
    交易所門口的人越來越多,原本安靜的氛圍也變得有些緊張。
    有的管家因為站位的問題,差點吵了起來;
    有的管家則在悄悄議論,猜測股份售賣的時間和價格;
    還有的管家在跟守門口的兵丁套近乎,想從他們嘴裏打聽點消息。
    老陳看在眼裏,心裏暗暗著急,再這麽下去,遲早會出亂子。
    他悄悄從懷裏掏出一個小紙條,上麵寫著“人漸多,恐生亂”。
    然後將紙條折成小團,遞給了一個路過的乞丐。
    那個乞丐是楊府的眼線,專門負責傳遞消息。
    乞丐接過紙條,點了點頭,轉身朝著楊府的方向跑去。
    老陳知道,自家老爺接到消息後,肯定會想辦法。
    畢竟,楊尚書是戶部尚書,負責財政,要是交易所這邊出了亂子,他也有責任。
    ……
    禦書房內,朱雄英正拿著一張西洋地圖,跟內閣大學士宋濂討論著據點的選址。
    地圖上,用紅筆圈出了幾個地方,有西洋沿海的一個港口,那裏交通便利,適合作為貿易中轉站;
    還有一個內陸的礦區,據探子回報,那裏盛產黃金和寶石;
    另外還有一個島嶼,地理位置重要,適合建立軍事據點,保護商隊。
    宋濂指著地圖上的紅圈,說道:“殿下,這個港口確實是個好地方,就怕會與海外那些野蠻人產生衝突!”
    朱雄英點了點頭,手指在港口的位置輕輕點了點:“宋先生說得有道理。
    所以,咱們不僅要派軍隊駐守,還要跟周圍的部落搞好關係。
    可以用絲綢、瓷器跟他們交換糧食和淡水,再給他們一些好處,讓他們跟咱們合作。
    這樣一來,既鞏固了據點,又能減少衝突。”
    兩人正討論著,太監王振匆匆走了進來,手裏捧著一個密封的信封。
    躬身說道:“殿下,錦衣衛指揮僉事大人送來的密報,說是急事。”
    朱雄英放下地圖,接過信封,看到上麵蓋著錦衣衛的火漆印,便知道是重要的消息。
    他拆開信封,拿出裏麵的紙條,仔細看了起來。
    紙條上,趙虎詳細說明了股份交易所門口聚集了大量官員家的管家,以及他們的動向和可能造成的影響。
    朱雄英看完,嘴角忍不住露出一絲笑意,將紙條遞給宋濂:“宋先生,你看看,咱們的這些老臣,倒是比朕還急。”
    宋濂接過紙條,仔細看了一遍,臉色卻有些凝重:“殿下,這些官員派管家蹲守,雖是出於對西洋集團的信任,但也容易引發問題。
    一來,要是百姓們看到這麽多官家的人聚集在交易所門口,難免會猜測官員們要壟斷股份,從而心生不滿;
    二來,這麽多管家聚集在一起,萬一有人趁機散播謠言,說股份定價不公,或者售賣時間延遲,很容易引起混亂,影響西洋集團的籌備。”
    朱雄英收起笑容,點了點頭:“宋先生說得對,這確實是個問題。
    本皇孫原本以為,官員們會等到章程公布後再做準備,沒想到他們這麽急切。
    不過,這也從側麵說明,大家對西洋開發的前景有信心,這是好事。
    關鍵是要引導好,不能讓好事變成壞事。”
    他站起身,在禦書房裏踱了幾步。
    沉思片刻道:“王振,你立刻去傳旨:第一,讓錦衣衛繼續密切關注交易所的情況,加派人手,務必維持好秩序,一旦發現有人散播謠言或鬧事,立刻拿下,但不要驚動那些管家,免得他們起疑;
    第二,讓戶部侍郎張大人,也就是西洋集團籌備小組的組長,立刻進宮,朕要跟他商量加快章程擬定的事;
    第三,讓禮部發布一個公告,張貼在京城的各個角落,說明西洋集團的股份售賣章程正在擬定中,售賣時間和定價會在近期公布,請大家耐心等待,不要輕信謠言,也不要聚集在交易所門口,以免發生意外。”
    王振躬身應道:“奴才遵旨,這就去傳旨。”
    說罷,他轉身快步走出了禦書房。
    宋濂看著皇孫朱雄英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心裏暗暗佩服。
    皇孫殿下雖然年輕,但處事沉穩,既能看到事情的積極麵,也能及時應對潛在的問題,確實有帝王之才。
    宋濂說道:“殿下!除了這些措施,是不是還應該召見幾位大臣。
    比如楊尚書、李尚書、葉尚書他們,跟他們好好說說,讓他們約束一下自家的管家,不要在交易所門口聚集?”
    朱雄英搖了搖頭:“不必,他們派管家去,也是出於對西洋集團的重視。
    要是本皇孫召見他們,反而會讓他們覺得本皇孫在提防他們,心裏會不舒服。
    再說,有了禮部的公告,他們看到後,自然會約束管家。
    他們都是老臣,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他頓了頓,又說道:“不過,張侍郎那邊,本皇孫得好好跟他說說,讓他加快章程的擬定。
    章程定下來了,股份售賣的時間和條件公布了,大家心裏有了底,自然就不會再派管家去蹲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