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售賣開始
字數:4615 加入書籤
距離股份售賣還有兩天,城南皇家交易所外就已排起長隊。
這支隊伍與往日不同,沒有普通百姓的身影,皆是穿著錦袍、帶著管家的商戶,或是腰佩玉帶的勳貴家仆,連排隊用的“凳子”,都是鋪著錦緞的太師椅。
辰時剛過,沈敬堂的管家便帶著四個家丁,抬著食盒、捧著暖爐,來到交易所門口。
排在首位的是晉商喬掌櫃的管家。
見沈家人來,連忙上前見禮:“沈管家,您也來了?咱們老板特意吩咐,若是沈老板的人到了,兩家可以輪流守著,免得家丁受累。”
沈管家笑著回禮:“喬管家客氣了,我家老爺說,這次股份售賣,咱們商戶本該互相照應。
我帶了些揚州的醬菜和點心,咱們一起用些?”
兩人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
眾人抬頭一看,隻見英國公府的仆役騎著高頭大馬,帶著幾個護衛趕來。
為首的仆役翻身下馬,對著排隊的眾人拱手道:“諸位,我家公爺吩咐,今日排隊按先來後到,誰也不許插隊。
若是有誰家需要幫忙,盡管開口,咱們都是為了西洋集團的股份,和氣生財。”
眾人紛紛應和,心裏卻都清楚,英國公府出麵維持秩序,既是為了公平,也是怕有人鬧事耽誤了自家買股份。
畢竟十萬兩一股,若是因為插隊起了衝突,誤了時辰,可就虧大了。
午後,天空飄起小雪。
排隊的商戶們紛紛在太師椅旁搭起臨時的棉帳篷,家丁們則捧著暖爐,守在帳篷外。
沈管家正指揮家丁搭帳篷,忽然看到遠處來了一隊車馬,為首的是蘇州織造府的旗幟。
“是蘇州織造李大人的人!”有人低呼。
隻見織造府的管家帶著十幾個家丁,抬著幾個大木箱,快步走來。
“諸位,我家大人奉織造局之命,來買五股股份。
這箱子裏是五十萬兩銀票,還請諸位通融,讓我們排到前麵,畢竟是官署采買,耽誤不得。”
這話一出,排隊的商戶們頓時炸開了鍋。
喬掌櫃的管家上前一步,語氣平和卻態度堅定:“織造府的大人客氣了。
皇孫殿下的公告裏寫得明白,官民同例,若是官署能插隊,咱們這些商戶豈不是白排了兩天隊?
再說,咱們手裏的銀票,也都是真金白銀,耽誤了咱們,也是耽誤西洋集團的籌資啊。”
周圍的商戶們紛紛附和,有的甚至拿出公告副本,指著“一視同仁”的條款給織造府的管家看。
那管家臉色一陣紅一陣白,最終隻能悻悻地排到隊尾。
畢竟皇孫殿下的規矩,沒人敢輕易違背。
夜幕降臨,雪下得更大了。
交易所外的帳篷裏,卻依舊熱鬧。
沈管家與喬管家湊在一起,就著醬菜喝著熱酒,討論著日後的西洋通商計劃。
沈管家壓低聲音道:“我家老爺說,若是買到股份,明年就組織一支商隊。
把揚州的鹽運到西洋去,聽說西洋那邊鹽價是咱們這兒的十倍!”
喬管家眼睛一亮:“我家掌櫃也這麽想!咱們晉商擅長販茶,到時候咱們可以搭夥,一起把貨物運過去,互相有個照應。”
兩人越聊越投機,不知不覺便到了後半夜。
遠處傳來打更人的梆子聲,“咚——咚——”,已是三更天。
突然,帳篷外傳來一陣騷動,沈管家連忙起身出去查看,隻見幾個錦衣衛正提著燈籠,在隊伍旁巡邏。
領頭的錦衣衛校尉高聲道:“諸位放心,殿下吩咐,今夜由錦衣衛值守,確保各位的安全和排隊秩序。
誰若是敢趁夜插隊,或是鬧事,直接押入詔獄!”
眾人聞言,紛紛放下心來。
有錦衣衛值守,不僅沒人敢插隊,連財物安全也有了保障。
沈管家回到帳篷裏,對著喬管家笑道:“有殿下坐鎮,咱們這股份買得踏實。”
辰時一到,交易所的朱漆大門緩緩打開。
門內站著四位戶部主事,每人麵前擺著一張石質櫃台,櫃台上放著驗鈔燈、印章和股權憑證。
憑證是用桑皮紙特製的,上麵印著西洋海圖和朱雄英的印章,邊角還燙了金,一看便知價值不菲。
為首的主事高聲喊道:“西洋集團股份售賣開始!
按排隊順序上前,出示身份證明、核驗銀票、登記信息、領取憑證。
每人限購五股,銀票需是京城三大票號(日升昌、蔚泰厚、百川通)出具,其他票號需先驗真!”
隊伍立刻開始移動。
第一個上前的是喬掌櫃的管家,他雙手捧著一疊銀票和喬掌櫃的名帖,遞到主事麵前:“大人,喬氏商號,買五股,五十萬兩銀票。”
主事接過銀票,銀票上的水印清晰可見,又核對了名帖上的印章,確認無誤。
這才在登記簿上寫下“喬氏商號,持股五股,銀五十萬兩”,然後拿起股權憑證,在上麵蓋了三個印章(戶部印、西洋集團印、主事私印)。
而後遞了過去道:“這是股權憑證,妥善保管,日後分紅、轉讓皆需此憑證。”
管家接過憑證,小心翼翼地放進錦盒裏,對著主事拱手道謝,轉身時腳步都有些發飄。
畢竟這五十萬兩,是喬家半年的營收,如今換成一張憑證,卻覺得比銀子還珍貴。
第二個上前的是沈管家。
他遞上沈敬堂的名帖和五十萬兩銀票,主事核驗完畢後,很快便辦好了手續。
沈管家接過憑證,打開錦盒看了一眼,隻見憑證上“沈敬堂”三個字寫得工工整整,旁邊還畫著一艘小小的福船,心裏頓時踏實下來。
“下一位!”
主事的聲音再次響起。
英國公府的仆役捧著銀票上前,他身後跟著兩個護衛,手裏還提著一個小箱子。
裏麵是備用的銀票,怕萬一有差錯。
好在核驗過程順利,仆役很快便拿著憑證退到一旁,讓家丁快馬回府報信。
隊伍移動得很快,每個商戶的手續都在半柱香內辦完。
但即便如此,隊伍還是從門口排到了街尾,甚至有外地來的商戶,因為路上耽誤了,隻能排在隊尾,急得不停搓手。
“大人,能不能通融一下?”
一個穿著綢緞的商戶上前,手裏捧著銀票,語氣急切道:“我是從杭州來的,路上走了五天,好不容易才趕到京城。
若是排到我時股份賣完了,可怎麽辦啊?”
主事抬頭看了他一眼,語氣平和卻堅定:“殿下說了,這次準備了三百股,足夠排隊的人購買。
隻要你按規矩排隊,肯定能買到,但插隊絕不可行。”
那商戶隻好退回去,心裏卻依舊忐忑。
他身後的管家低聲勸道:“老爺,咱們帶了一百萬兩,就算買不到五股,能買三股也行啊。
再說,聽前麵的人說,殿下可能還會賣第二批股份,咱們這次先買著,下次再補。”
商戶點點頭,心裏稍微安定了些。
他看著前麵的人一個個拿著憑證離開,心裏的期待越來越強烈。
這十萬兩一股的股份,是大明第一次向民間開放海外通商的機會,錯過了,可能就再也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