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對策

字數:4578   加入書籤

A+A-


    殿內的爭論聲還未散盡,金允植跪在冰涼的青磚上,後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他偷眼望向龍椅上的朱雄英,見這位大明皇孫指尖輕輕敲擊著案上的珍寶清單,神色莫測,心不由得又沉了幾分。
    方才戶部尚書楊思義提及國庫空虛、兵力匱乏時,金允植便覺一股寒意從腳底竄上頭頂。
    他清楚,這是大明在拿捏分寸,也是在索要更多的籌碼。
    金允植膝行兩步,額頭抵著地麵,聲音帶著哭腔道:“殿下!若大明肯出兵,我李氏王朝願再將東部沿海三港割讓給大明。
    日後大明商船往來,皆可在此停靠,無需繳納任何賦稅!”
    這話一出,殿內群臣皆有動容,東部沿海三港乃是李氏王朝重要的通商口岸,每年光關稅便能支撐其國庫三成開支
    金允植此舉,已是押上了李氏王朝的半條生路。
    朱雄英聞言,終於抬了抬眼皮。
    目光落在金允植顫抖的肩頭,語氣依舊平淡:“金使臣倒是舍得,隻是大明如今的處境,並非些許土地便能緩解。
    燕王在西線對陣帖木兒帝國,麾下十萬鐵騎日夜鏖戰,糧草消耗如流水。
    藍玉將軍遠在西洋,雖偶有捷報傳來,可萬裏之外的補給線,牽動著大明半數的運力。
    袁飛在關外追剿女真殘部,雖看似輕鬆,可關外苦寒,將士們的冬衣、糧草尚需朝廷接濟。”
    他頓了頓,拿起案上的一份奏折,緩緩展開:“昨日袁飛剛傳回來的消息,女真殘部雖已逃入李氏王朝境內。
    可其散落在關外的小部落仍在四處劫掠,若袁飛貿然率軍南下,關外恐再生禍端。”
    葉雲急忙上前一步,躬身道:“殿下,臣以為,關外之事可暫派副將打理,袁將軍麾下皆是精銳,且離李氏王朝最近。
    若讓他率軍馳援,既能快速解李氏之危,又能防止女真在李氏境內站穩腳跟。
    至於糧草補給,方才金使臣已然承諾,由李氏王朝全權承擔。
    如此一來,大明無需耗費國庫,隻需抽調兵力便可。”
    楊思義眉頭微皺,還想爭辯,卻見朱雄英擺了擺手。
    朱雄英站起身,走到殿中,目光掃過群臣:“葉尚書所言不無道理,李氏王朝雖弱小,可終究是大明的藩屬,若見死不救,恐讓周邊藩國寒心。
    也罷,便傳旨給袁飛,讓他暫且放下關外之事,率麾下三萬精銳,馳援李氏王朝,務必擊退女真蠻夷。”
    金允植聽到這話,猛地抬起頭,眼中滿是狂喜。
    他重重磕了三個頭,額頭都滲出血跡:“殿下仁德!臣代李氏王朝百姓,謝殿下恩典!”
    朱雄英淡淡點頭:“你且先回鴻臚寺歇息,待旨意擬定好,便會派人送往關外。
    隻是你要知曉,袁飛率軍馳援,已是大明盡力而為,若李氏王朝不能積極配合,拖延了戰機,大明也無能為力。”
    金允植連連應道:“臣明白!臣明白!”
    直到此時,一直懸在心中的那塊大石終於落地。
    隻要袁飛的大軍能及時趕到,李氏王朝便有救了。
    金允植退出大殿後,朱雄英臉上的平淡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深邃的冷意。
    他對著殿外喊道:“蕭策!”
    片刻後,蕭策躬身進入殿內,依舊是那身玄色勁裝,隻是腰間的繡春刀已不再用黑布包裹。
    “屬下在。”
    朱雄英從懷中取出一個用蠟封好的密函,遞給蕭策,神態鄭重道:“你即刻動身,帶著本皇孫的密旨,前往關外見袁飛。
    記住,此密旨隻能由袁飛一人拆閱,任何人不得窺探。”
    蕭策雙手接過,躬身道:“屬下遵旨!”
    隨即,朱雄英的聲音壓低了幾分道:“密旨中的內容,你需牢記在心,若袁飛有任何疑問,你可代為解釋。
    本皇孫要的不是擊退女真,而是讓女真徹底滅了李氏王朝。
    袁飛隻需率軍在李氏王朝邊境駐紮,擺出馳援的姿態,可若女真與李氏交戰,不得真的出手相助。
    若女真戰事不利,便暗中給他們送去些糧草、兵器,助他們一臂之力。
    待李氏王朝滅亡,再尋機將女真一並剿滅,永絕後患。”
    蕭策眼中閃過一絲震驚,隨即又恢複了平靜,他沉聲應道:“屬下明白。”
    朱雄英揮了揮手道:“去吧,務必盡快將密旨送到袁飛手中,不得延誤。”
    蕭策躬身退下,身影很快消失在殿外的夜色中。
    朱雄英回到龍椅上,拿起那份珍寶清單,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李氏王朝?
    不過是大明棋盤上的一顆棋子,如今這顆棋子沒用了,自然該被舍棄。
    而女真,不過是他用來清除棋子的一把刀,刀用完了,自然也要被銷毀。
    金允植回到鴻臚寺後,心中依舊激動不已。
    他來回踱步,時不時停下整理一下衣冠,臉上滿是期待。
    他知道,隻要大明的旨意一旦發出,袁飛的大軍很快便會啟程,李氏王朝的危機也將隨之解除。
    沒過多久,鴻臚寺卿便親自送來大明的旨意。
    金允植接過旨意,雙手顫抖著打開,當看到“命袁飛率三萬精銳馳援李氏王朝”的字樣時,他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喜悅,放聲大笑起來。
    “太好了!太好了!”
    金允植一邊笑,一邊對鴻臚寺卿說道:“還請大人轉告皇孫殿下,李氏王朝必定不會辜負大明的恩典,日後定當對大明忠心耿耿,年年進貢,歲歲來朝!”
    鴻臚寺卿笑著點頭:“金使臣放心,本官定會將你的話轉達給殿下。
    隻是如今天色已晚,使臣是否要明日再啟程返回李氏王朝?”
    金允植連連搖頭:“不行!不行!此事關乎李氏王朝的存亡,片刻也耽誤不得。
    我現在就收拾行裝,即刻啟程,務必將這個好消息盡快傳回漢城,讓陛下和百姓們安心。”
    說完,金允植便急匆匆地回到房間,開始收拾行裝。
    他帶來的珍寶和美女,大多都留在了鴻臚寺,隻隨身攜帶了一些輕便的物品和大明的旨意。
    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將消息傳回去,至於那些珍寶,日後有的是機會再獻給大明。
    很快,金允植便收拾妥當。
    他帶著幾名隨從,騎著快馬,連夜離開了應天府。
    夜色深沉,寒風凜冽,可金允植卻絲毫感覺不到寒冷。
    他坐在馬背上,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袁飛大軍擊退女真、李氏王朝轉危為安的場景,心中充滿了希望。
    一路上,金允植不敢有絲毫停留,日夜兼程。
    他路過那些被女真劫掠後的村莊時,看到一片狼藉的景象,心中不由得更加急切。
    心中更加明白,自己多耽誤一刻,漢城便多一分危險。
    這日清晨,金允植一行來到了李氏王朝邊境。
    他遠遠地看到邊境上的守軍,心中不由得一緊。
    他擔心守軍會因為恐慌而拒絕放行,可當守軍看到他手中的大明旨意時,立刻恭敬地打開城門,放他們通行。
    進入李氏王朝境內後,金允植的心情更加急切。
    他快馬加鞭,朝著漢城的方向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