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皇家學院之中的異類
字數:4505 加入書籤
崔浩看著眼前瘋狂的李芳遠,心中充滿了絕望。
他知道,李氏王朝已經完了,李芳遠也已經瘋了。
他趁著李芳遠不注意,悄悄地爬起來,朝著殿外跑去。
李芳遠看到崔浩逃跑,怒吼一聲:“叛徒!你想跑去哪裏?”
他提著佩劍,朝著崔浩追去。
崔浩不敢回頭,拚命地向外跑。
就在他快要跑出殿門的時候,李芳遠的佩劍刺穿了他的後背。
崔浩倒在地上,艱難地轉過頭,看著李芳遠,眼中充滿了不甘和怨恨:“陛下……你……你會遭報應的……”
說完,崔浩便斷了氣。
李芳遠拔出佩劍,看著崔浩的屍體,臉上露出了瘋狂的笑容:“報應?朕現在就已經在地獄裏了,還有什麽報應可言?”
他提著佩劍,繼續在皇宮內瘋狂地砍殺著。
皇宮內的人越來越少,隻剩下他一個人,提著血淋淋的佩劍,在空蕩蕩的皇宮內遊蕩。
漢城的城牆已經被女真士兵攻破了一個缺口。
女真士兵們如同潮水般從缺口湧入城內,與守軍們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守軍們雖然奮力抵抗,可終究寡不敵眾,不斷地倒下。
完顏骨打騎著馬,率領著女真士兵,緩緩地進入漢城。
他看著城內慘烈的景象,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李氏王朝的滅亡,已經近在眼前。
完顏烈來到完顏骨打身邊,躬身道:“首領,城內的守軍還在負隅頑抗,咱們是否要下令屠城?”
完顏骨打搖了搖頭:“不用。咱們好不容易才拿下漢城,若是屠城,隻會激起更多人的反抗。
傳令下去,隻要放下武器投降,一律不殺。
但若是敢反抗,格殺勿論!”
“是!首領!”完顏烈應了一聲,立刻下去傳達命令。
女真士兵們的呐喊聲在城內回蕩:“放下武器投降者,一律不殺!反抗者,格殺勿論!”
城內的守軍們聽到這話,心中的抵抗意誌漸漸瓦解。
一些士兵放下了武器,向女真士兵投降。
隻有少數一些忠心耿耿的士兵,還在繼續抵抗,可很快便被女真士兵剿滅。
完顏骨打率領著女真士兵,朝著李氏王朝的皇宮走去。
他知道,李芳遠一定還在皇宮內。
他要親手抓住李芳遠,將他處死,徹底滅亡李氏王朝。
此時的皇宮內,李芳遠已經殺紅了眼。
他提著佩劍,站在皇宮的大殿內,看著越來越近的女真士兵,眼中充滿了瘋狂。
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
李芳遠怒吼一道:“朕乃李氏王朝的國王,豈能落入爾等蠻夷之手!”
說完舉起佩劍,朝著自己的脖子砍去。
就在這時,一名女真士兵衝了進來,一把奪過了李芳遠手中的佩劍。
李芳遠失去了武器,癱倒在地上,眼神中充滿了絕望。
完顏骨打走進大殿,看著癱倒在地上的李芳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李芳遠,你不是很有骨氣嗎?怎麽不繼續反抗了?”
李芳遠抬起頭,看著完顏骨打,眼中充滿了怨毒:“完顏骨打,你這個畜生!朕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完顏骨打不屑地笑了笑:“做鬼?你連做鬼的機會都沒有。
本首領要將你處死,讓所有李氏王朝的人都知道,反抗本首領的下場!”
說完,完顏骨打對著身邊的女真士兵說道:“把他拖下去,斬首示眾!”
女真士兵們應了一聲,架起李芳遠,朝著殿外走去。
李芳遠的慘叫聲在皇宮內回蕩,最終漸漸消失。
完顏骨打走到寶座前,一屁股坐了上去。
他看著空蕩蕩的大殿,心中充滿了得意。
從這一刻起,李氏王朝已經徹底滅亡,這片土地,將成為他完顏部的天下。
而此時,袁飛率領著三萬大明精銳,剛剛抵達李氏王朝的邊境。
他接到了朱雄英的密旨,正按照密旨中的指示,在邊境駐紮下來,擺出馳援的姿態,靜觀其變。
接下來,他要做的,便是等待女真徹底滅亡李氏王朝,然後再尋機將女真一並剿滅,完成朱雄英交給的任務。
……
大明。
寧王朱權離開皇城前往新洲後,此事也算是告一段落。
各路藩王在見過父皇朱元璋後,也紛紛返回自己的封地。
皇城再次恢複了往日的平靜,時間就這樣一點一點的流逝。
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誰都沒有想到,蒸蒸日上的大明,太平盛世的大明,都沒有任何的岔子出現。
反而皇城之中的皇家學院卻突然出現了插曲。
他隻是皇城學院之中的一名學員,卻被整個學院之中的先生與同窗排斥。
偌大的學院之中,操場之上隻有他那單薄的身影浮現在角落裏。
教室之中的學員們,更是已經沒有了聽課的興趣,目光全部落在操場中被體罰的學員身上。
有的學員臉頰上浮現出些許的同情之色。
有的人學員則是浮現出幸災樂禍的神態。
也有人不以為然。
當然,也有人對此充滿了鄙夷與不屑。
而此時被懲罰在操場上站立的學員,他叫林鳴。
所謂窮文富武,這是亙古以來就流傳下來的說法。
林鳴出身在一個小地方,沒有家世,沒有背景。
能夠走到今天這裏,完全是憑借他自己的努力。
自從他考入皇家學院中的儒家學堂後,他便是整個儒家學堂先生眼中的好苗子。
而林鳴也沒有讓這些人失望,奮發圖強,努力攻讀,一心想要成就功名大業。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鳴卻發現自己陷入了迷茫,更讓他覺得無比的彷徨。
他不明白,為何典籍之中記載的學問與道理。
甚至是曆史上發生過的那些事情,為何與自己所學的東西有如此大的歧義?
為什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大漢,可以那麽強大。
而同樣尊崇文人的宋朝,卻又那般的不堪,處處遭受欺淩?
為何漢朝的文人可以手握三尺青鋒,蔑視諸敵?
而宋朝的文人就隻能在敵人的麵前卑躬屈膝,依靠歲幣來寶平安?
難道漢朝與宋朝兩個時期的儒家,不是同一個儒家嗎?
所以,林鳴帶著自己的疑問前去尋先生解惑。
然而得到的卻是異常冰冷的回答:“隻因為前朝不尊崇儒家,所以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