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敗了
字數:4204 加入書籤
皇宮深院,蔣瓛正跪在地上,低聲稟報著論道大會的進展。
朱元璋手裏的銅錢轉得更快,聽到王二柱的證言時。
他忽然停住,問徐達:“咱記得大明初定,山東也鬧過旱災,那時若有這水車,是不是能少死些人?”
徐達點頭:“陛下說得是。那年咱去山東賑災,見百姓挖野菜、啃樹皮,有的地方連樹皮都被剝光了。
若那時有皇孫殿下這心思,讓格物苑改良些農具水車,災情也不會那麽重。”
湯和歎了口氣:“咱打了一輩子仗,最清楚兵器的重要性。
當年打陳友諒時,火銃打不了三十步就炸膛,要是有格物苑改的這連弩,咱的弟兄也不用拚著命去衝陣。
儒家說‘以德服人’,可麵對女真的彎刀,德行能擋得住嗎?
皇孫殿下是真懂打仗、懂百姓啊。”
朱元璋沉默片刻,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國子監的方向。
秋陽正好,遠處傳來隱約的喧嘩聲,像是百姓的喝彩。
不由感歎道:“咱登基那會兒,儒家幫著定禮製、編戶籍,是有功勞。
可這些年,他們越來越不像話,把程朱理學當成金科玉律,半點不許改動,還勾結宗族謀私利,忘了治學治國的根本。”
他轉頭看向徐達和湯和,眼裏帶著幾分欣慰:“大孫比咱當年有眼光。
打小就跟著咱看農桑,去軍工坊學造器,知道實務的要緊。
林鳴那小子也不錯,領著格物苑把大孫的想法都落到了實處,比那些隻會引經據典的腐儒強多了。”
蔣瓛又道:“殿下還安排了士兵代表,待會要演示連弩的射程,據說比舊弩遠三十步,裝箭速度也快兩倍,那圖紙是殿下親繪的,由格物苑督造完成。”
“好!”
朱元璋拍了下窗台,下令道:“讓他們好好演,讓那些腐儒看看,什麽才是能保家衛國的真學問!咱的大孫,沒白疼!”
國子監。
論道進入第二回合。
儒家的孫博遠忽然站起來,手裏舉著一本《四書章句集注》。
封麵印著“宋版善本”的字樣:“林鳴,你仗著皇孫之勢胡言亂語!
程朱先賢乃儒家正統!
這本宋版善本裏明明白白寫著‘格物致知,在於窮理’,並非你說的‘實證’!
你這是篡改典籍,誤導眾人!”
林鳴還沒開口,朱雄英已緩緩起身,金冠上的明珠在陽光下流轉:“孔大人,孫先生,所謂宋版善本,可否讓本王一觀?”
孫博遠臉色微變,卻不敢違逆,雙手將典籍奉上。
朱雄英翻了兩頁,指尖劃過紙頁,忽然冷笑:“這紙是宣德年間的新紙,墨跡也是近年所拓,何來宋版之說?
去年本王命格物苑核查天下典籍,就發現程氏宗祠偽造善本三十餘冊,當時念及儒家顏麵,未曾深究,今日倒是自投羅網。”
話音剛落,錦衣衛校尉忽然從殿外走進來,手裏捧著一個木盒,裏麵裝著幾封書信和一本殘破的賬簿。
施禮道:“啟稟殿下,這是從程氏宗祠代表的行李中搜出的,裏麵有周敦儒與程氏宗祠的往來書信,還有偽造宋版典籍的賬目!”
朱雄英示意校尉展開書信,其中一封寫道:“務必借論道大會,將格物學定為異端,若事不成,便焚其典籍,嫁禍林鳴,離間其與皇孫。”
另一本賬冊上,清楚記著“偽造宋版《四書章句集注》十本,銀五十兩”的字樣。
全場嘩然!
孔繼汾的臉瞬間變得慘白,手裏的“宋版善本”
“啪”
地掉在地上,封麵裂開,露出裏麵新紙的痕跡,原來也是偽造的。
“這……這不是真的!”
孫博遠慌了,聲音發顫道:“是你們栽贓陷害!”
“栽贓?”
葉雲忽然站起身,手裏拿著一把連弩,走到殿外空地上。
抬起手臂道:“諸位請看!
這是格物苑按皇孫殿下圖紙改良的連弩,我派親兵在北疆試過,三十步內可穿透兩層鐵甲!
倘若敵軍來犯,若有這連弩,咱的士兵能少犧牲三成!”
他抬手扣動扳機。
“咻”的一聲,箭簇射向遠處的木靶,直接穿透靶心,釘在後麵的槐樹上。
士兵代表張勇跟著站起來,身上還帶著戰場上的傷疤:“末將去年在北疆作戰,皇孫殿下派林大人送來十把格物苑造的改良連弩;
就靠這十把弩,咱守住了三座烽火台!
格物學不是異端,是皇孫殿下讓格物苑給士兵留的活路!”
工匠代表周鐵也上前一步,手裏拿著一把改良的鑿子,鑿柄刻著“格物苑製”。
語氣篤定道:“咱是工部的工匠,三年前皇孫殿下就到工坊看咱打鐵。
說‘風箱可改雙閥,火勢能旺三成’;
後來格物苑按這想法造出雙閥風箱,咱一天能多打兩把刀,工錢也能多拿些!
這不是奇技淫巧,是皇孫殿下心疼咱工匠,讓格物苑造的好東西!”
方孝孺看著眼前的一切,終於站起身,老淚縱橫:“老臣……老臣知錯了。
這些年,儒家被程朱理學束縛,隻知空談義理,忘了經世致用的根本。
皇孫殿下高瞻遠矚,林大人領著格物苑躬身踐行,是老臣糊塗,誤了治學,誤了百姓。
老臣懇請殿下,讓儒家整改,吸納格物之學的長處,重拾漢儒的務實精神。”
“方大人,你怎麽能幫著異端說話!”
孔繼汾急了,上前想拉方孝孺,卻被錦衣衛攔住。
朱雄英走到殿中,目光掃過全場,少年天子的威儀震懾眾人:“本皇孫並非要否定儒家,孔孟先賢所言‘民為貴’,與格物學‘利民生’本是同源。
隻是後世腐儒將經義束之高閣,忘了先賢本意。
漢儒董仲舒尊儒,卻也設太學、整吏治;
宋儒程朱談理,卻不該忽視實務。
治學如治水,堵則潰,疏則通。
大明要強盛,需儒家的教化,也需格物苑主導的實務之學,更需各家學說兼容並蓄!”
他話音剛落,台下就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農夫、士兵、工匠們紛紛叫好。
連不少官員也躬身行禮:“殿下聖明!”
孔繼汾和幾個頑固派儒家先生麵如死灰,再也說不出一句話。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次,儒家,徹底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