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打算
字數:4402 加入書籤
當帖木兒可汗被押解下去後,朱棣這才帶人開始搜剿整個王宮內的財富。
隻是當一箱箱收藏品抬出來的時候,饒是朱棣的心中早已經做好了準備,依舊被震驚的倒吸涼氣。
不過很快朱棣又釋然了,遙想當年蒙古人起事的時候,依靠的就是四處掠奪的手段。
當初的金國、南宋、花刺子模等國家,哪一個不是富得流油?
遠的不說,就說當年的南宋,財富更是無比的驚人。
然而,這些被掠奪回來的不義之財,最後全部被那些蒙古人收藏在宮禁之中。
後世又經過近百年的統治,財富積攢的恐怖程度,早已經超出了世人的想象。
朱棣很快就將激動的情緒壓了下去,而是思索下一步的打算。
似乎察覺到燕王朱棣的情緒,李明浩悄聲道:“殿下,我們已經出來很久了!”
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瞬間讓朱棣清醒了過來。
深吸幾口氣後,這才長長吐出一口濁氣。
之前朱棣就在想,自己要不要繼續率兵西征,是否要將以往蒙古人打下來的土地,全部納入大明的版圖之中。
現在,李明浩的話語,卻讓朱棣不得不收回思緒。
自己出征已經離開大明許久了,當初皇孫殿下為自己下達的命令是滅掉金帳汗國與蒙兀兒斯坦。
如今自己早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絕對不能因為自己的情緒,而至皇孫殿下的命令於不顧。
哪怕是自己滅掉金帳汗國與蒙兀兒斯坦後,向皇孫殿下請求征戰帖木兒帝國。
即便是得到了支持,若自己若是不知進退的話,難免有些得寸進尺了。
於是,在聽到李明浩這句話後,朱棣做出了最終決定,那就是班師回朝。
當這些出征的將士們,得知接下來不用繼續征戰,可以返回大明的時候,整個軍營之中,頓時爆發出高昂的歡呼聲。
隻不過在動身之前,朱棣還是為皇孫朱雄英去了一封書信。
將整個帖木兒帝國的現狀,如實的匯報了上去。
自己已經為大明再次擴大了疆土,如今最重要的是該好好的消化一番,而非繼續向外擴張。
尤其是草原之中的風土人情與中原之地有著顯著的差異。
比如說剛剛征戰下來的帖木兒帝國,這裏的蒙古人早已經改變了昔日的習俗,被當地人給同化了。
當然,書信上的內容還有成為俘虜的帖木兒可汗以及一幹王室成員。
第一次乘坐火車的帖木兒可汗,感受到火車的速度後,眼中在也沒有半點的希冀之光。
原本以為,朱棣就派遣這麽幾個人押解自己回去,未免有些過去托大了。
當然,也可以說是太小瞧了自己。
一旦給予自己一個合適的機會,自己必然能夠在這些大明將士的手中逃脫出去。
現在,帖木兒可汗已經沒有了逃跑的想法,有的隻是無盡的絕望。
怪不得這些大明將士能夠不知疲倦的征戰這麽遠,怪不得他們從未缺少過糧草補給。
有了此等神器相助,別說帖木兒帝國與大明之間的距離了。
即便是在遙遠幾倍的距離,又算的了什麽?
自己敗了,沒有任何的懸念可言!
即便是先祖複活,麵對如今的大明,結果也不會有絲毫的改變。
隻是不知道自己被押送到大明後,會是怎樣的一個結果。
……
皇城之中。
朱元璋也同樣發現一個好玩的東西。
之前乘坐熱氣球飛天,俯視了整個皇城。
如今又聽聞火車的各種妙用,早就心癢難耐,想要見識、感受一番了。
好在大明在大孫的治理下,一直都是蒸蒸日上,比自己治理的時候還要好。
那自己還有什麽好擔心的,又有什麽放心不下的?
當下做出決定,準備乘坐火車,好好看一看自己一手打下來的大明江山。
等到朱棣的書信以及帖木兒可汗押解到皇城的時候,朱元璋一行人早已經離開了皇城,自然也見不到這位黃金家族後人了。
此時大明內的百姓們,更是對這些戰俘沒有絲毫的興趣。
一開始的時候,大越國國王的獻俘儀式,幾乎是轟動了整個皇城。
但凡是聽到消息的人,都在第一時間趕過去觀禮。
後來又到了瓦剌與韃靼部首領時,大家的興致就已經沒有那麽高了。
然後又是金帳汗國和蒙兀兒斯坦的可汗,也僅僅是一些人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
相較之下,所謂的獻俘儀式,還沒有如今的大明股份交易所有吸引力呢。
現在帖木兒可汗被押解到皇城,百姓們甚至都懶得去打聽,與他們更是沒有半文錢的關係。
至於皇孫朱雄英對待帖木兒可汗的態度,那是相當的隨意。
直接下達了將之斬首示眾的命令。
並且將其王室成員中的男性,一並處死。
女人則全部充往教坊司為奴。
草原上的野蠻人為中原地區帶來的苦難,朱雄英要讓他們一點一點的還回來。
至於燕王朱棣送來的書信,朱雄英心中則是有著其他想法。
至漢唐以降,中原之地明明可以屢次統治西域地區,甚至是更加遙遠的地方。
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沒有將這些地方納入中原王朝的統治之中。
反而這些地方在中原王朝式微的時候脫離統治,甚至做出一些落井下石之事。
包括如今大明周邊的那些番邦小國亦是同樣如此。
以往的情況就是,你隻要聽從我的話,哪怕是僅僅是表麵上敷衍的聽話。
那麽真實的情況就是,中原王朝便不會派兵前去鎮守。
之所以會這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補給不足。
一旦中原王朝派遣將士前往鎮守,那麽這支隊伍就相當是一支孤軍。
也可以說這支孤軍已經脫離了中原之地的統治,因為中原王朝的威懾力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什麽實際用處了。
其次,行軍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派兵前往鎮守的話,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更加沒有什麽實打實的好處。
綜合幾個因素在一起,逐漸演變成如今這種局麵。
如今的大明卻不一樣了,不斷有著數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糧食。
更加有著運輸神器‘火車’的存在,補給根本就不是問題。
這就意味著,派遣駐軍前往,根本就不是問題。
如此一來,就隻剩下認同感這件事情了。
隻要將中原之地的習俗帶過去,一點一點將之同化掉。
到那個時候,這些土地將徹底納入中原帝國的統治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