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樹本同源
字數:2530 加入書籤
天脈樹的老根在地下延伸出數十丈,青蕪用控木聲引路時,指尖始終纏著一縷淡綠靈氣——根須間的靈氣像活物般湧動向她,在地麵映出蜿蜒的光痕,仿佛天脈樹正親自為他們指引方向。越往樹心深處走,空氣裏的草木清香越濃,根須上泛著的淡綠光暈漸漸變得溫潤,鋪成一條能踩出漣漪的光毯。
“就在前麵。”青蕪忽然停在一處拳頭大的樹洞前。樹洞邊緣布滿螺旋狀紋路,與雙界鑰的紋樣幾乎重合,深處嵌著個黑檀木盒,盒身被根須輕輕裹著,像是被天脈樹護了千年。沈硯將雙界鑰貼近樹洞,鑰身瞬間亮起淡紫光芒,與樹洞紋路咬合時發出“哢”的輕響,木盒便順著根須間的縫隙緩緩浮了出來。
打開木盒的刹那,一縷金芒從盒中溢出——裏麵是卷用天脈樹皮鞣製的皮書,書頁邊緣泛著靈氣凝結的白霜,上麵用金色聲紋寫著《聲刻秘典》的後半部。與穀中聲刻不同,皮書上除了文字,還畫著密密麻麻的示意圖:有先民以聲紋貼樹冥想的姿態,有雙界靈氣在樹脈中流轉的軌跡,其中一段關於“天脈樹本源”的記載,讓沈硯指尖微頓。
“天脈樹者,混沌聲核所化也。雙界未分時,聲核墜於裂隙,吸靈蘊氣三千年方得樹形,根抵地脈通人界,枝穿雲靄接靈界,實為雙界能量之樞紐。其需‘雙界鑰’激活本源——鑰非器物,乃聲核精魄所凝,需天脈氣、空間能、木靈血脈共鳴方顯,激活後可自主調靈氣、阻戾聲、納純淨,此謂‘共生之道’。”
“原來雙界鑰是天脈樹的精魄。”蘇清鳶撫過書頁上的聲紋,那些紋路竟隨著她的觸碰微微發亮,“難怪它能和天脈樹呼應,也難怪隻有沈硯能完全驅動——你身上的天脈氣本就與樹同源。”
皮書後半段,還藏著百年前陳先生留下的痕跡。書頁邊緣有幾處淡藍色的墨跡,是用現代鋼筆寫下的批注:“1937.8 驗證:聲紋頻率與靈氣波動正相關,反共振陣需調至380hz參考樹心脈衝)”“轉化器功率不足,若有天脈氣加持,或可長效穩界壁”。旁邊還畫著個簡單的電路圖,與聲能轉化器的內部結構隱隱相合。
“陳先生當年肯定也看到了這些。”溫棠指著一頁先民後人的批注,字跡娟秀:“異世客陳君,觀聲刻悟共生道,以‘雜聲’造器穩界,惜無天脈氣,未能引樹本源。其言‘待天脈氣者至,方得圓滿’,今見沈君,信然。”
沈硯指尖拂過陳先生的批注,忽然想起雲州分壇找到的聲能轉化器——器身上有處細微的改裝痕跡,正是按這電路圖調整的。原來百年前的陳先生,早已在試著用現代技術對接天脈樹的本源,隻是缺少雙界鑰這關鍵一環,才隻能用轉化器暫代。
“這是……墨淵的字?”慕言突然指著皮書最後幾頁,那裏的字跡帶著明顯的蝕聲紋震顫,筆畫間纏著黑紅色的氣痕,卻又透著幾分倉促的悔意。
那是墨淵叛離三十年後留下的筆記。他當年煉成腐音真身後,很快發現戾聲氣正反噬自身脈氣,便偷偷潛回回音穀,想取秘典尋解。筆記裏寫:“蝕聲紋噬戾聲,亦噬己身。吾昔欲以力統雙界,竟不知天脈樹本是平衡之秤——偏左則靈界戾聲湧,偏右則人界靈氣竭,唯有共生方得久存。”
他最終沒取走秘典,隻在頁末留了句血字:“吾錯矣,望後來者守樹如守衡。”
“原來他最後醒了。”青蕪輕聲歎道,指尖貼在皮書血字上,天脈樹突然輕輕震顫,根須上的光暈泛起柔和的波動——像是在回應這遲來的懺悔。
沈硯將皮書收好時,天脈樹的枝葉忽然簌簌作響,無數嫩綠的新芽從枝椏間冒出來,根須在地下瘋狂延伸,竟穿透了斷魂穀的範圍,往雲州城方向蔓延。青蕪閉眼感應片刻,猛地睜眼笑道:“天脈樹在說,它能淨化所有腐音氣!隻要用雙界鑰引導,它的根須能伸到古聲界各處,不僅能除蝕氣,還能把靈界的純淨靈氣引到幹涸的地脈裏!”
眾人回到地麵時,陸衍正帶著聽風閣弟子在樹周搭建石台。見沈硯出來,他連忙迎上:“剛收到消息,周邊幾座城的腐音氣突然變弱了,地裏還冒出了新草——是不是天脈樹的緣故?”
“是它在自主調節雙界靈氣。”沈硯舉起雙界鑰,鑰身與樹心共鳴,淡紫色的光罩擴散開來,天脈樹的枝葉舒展開來,在陽光下灑下成片的綠影。“《聲刻秘典》說,這才是天脈樹真正的樣子——它不是需要守護的寶物,是和我們共生的夥伴。”
蘇萬摸著胡須笑道:“那我們可得好好護著它。商盟這就去籌備,把先民的‘共生道’刻成書,讓各門派都學學怎麽跟天脈樹溝通。”
沈硯站在天脈樹下,看著根須延伸處泛起的綠意,忽然想起陳先生批注裏的一句話:“樹本同源,雙界無別,唯平衡方得共生。”
他或許永遠回不去現代了,但此刻握著雙界鑰,看著天脈樹滋養萬物的模樣,忽然覺得哪裏都一樣——無論是現代的鋼筋水泥,還是古聲界的靈氣草木,守護平衡、守護共生的心意,從來都是相通的。
遠處的雲城傳來歡呼,大概是人們發現了土地裏的新芽。天脈樹的葉片輕輕落在沈硯肩頭,像一枚翠綠的印章,印下跨越千年的約定。他知道,關於天脈樹的傳說,才剛剛開始真正的篇章。
喜歡天織聲脈請大家收藏:()天織聲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