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桃花箋上的餘溫和永不褪色的痕
字數:3675 加入書籤
秦逸的小孫女青禾,是在滿院桃花香裏長大的。
她總愛纏著秦逸,讓他講林爺爺和蘇奶奶的故事。秦逸的背一年比一年駝,講起故事來,聲音裏總帶著點漏風的沙啞,可每當說到“那年桃花開得正好,你林爺爺背著劍,蘇奶奶提著藥籃,站在青雲山的石階上”,渾濁的眼睛裏就會泛起光,像落了星星。
青禾七歲這年,鎮西頭的書鋪翻修,從舊書堆裏找出個蒙塵的木匣子。掌櫃的知道這是當年丫丫嫁過來時帶來的嫁妝,特意送回了秦逸家。丫丫已經是滿頭銀發的老嫗,顫巍巍地打開匣子,裏麵露出疊泛黃的信紙,還有個邊角磨損的布包。
“這是……你林爺爺的東西。”丫丫的手指撫過信紙,突然停住了,眼眶猛地紅了,“他總說,有些話要親口告訴蘇姑娘,原來都寫在這裏了。”
青禾湊過去看,信紙已經脆得像枯葉,上麵的字跡卻依舊清晰,是林默的筆鋒,剛硬裏藏著溫柔。最上麵那張寫著:“今日在溪邊看到桃花瓣漂遠,突然想起你說過,流水能捎帶思念。不知你收到了嗎?”
下麵還有一張,墨跡被水洇過,暈成淡淡的雲:“秦逸這小子笨手笨腳,給賣花姑娘編的花環歪歪扭扭,倒讓我想起你給我簪花時,總說‘歪點才好看’。”
青禾一張張翻下去,看到最後一張,是張桃花箋,邊緣已經發黑,上麵隻寫了三個字,卻被墨跡暈染了好幾層,像是寫了又改,改了又寫——“我等你”。
“這是什麽?”青禾指著布包問。
丫丫打開布包,裏麵是枚暖玉,玉上刻著半朵桃花,旁邊還有枚冰玉,刻著另外半朵,合在一起,正好是朵完整的桃花。玉的縫隙裏卡著點幹枯的花瓣,是桃花,也是藤蘿花,混在一起,像藏了整個春天。
“是蘇奶奶和林爺爺的玉佩。”丫丫的聲音發顫,“當年你林爺爺走時,攥得緊緊的,我費了好大勁才取下來,想著……等哪天找到合適的地方,一起埋了。”
青禾捧著玉佩,指尖觸到玉上的溫度,暖玉是溫的,冰玉是涼的,貼在一起,卻像有股暖流順著指尖往上湧。她突然想起秦逸說的,林爺爺總愛在桃樹下坐著,對著玉佩說話,像在跟誰聊天。
“奶奶,我們把它們埋在林爺爺的桃樹下吧。”青禾仰起臉,眼裏閃著光,“他肯定想跟蘇奶奶的玉佩待在一起。”
埋玉佩那天,青陽鎮的桃花開得正盛。青禾提著小鏟子,丫丫拄著拐杖,秦逸跟在後麵,手裏捧著那疊信紙。風吹過,桃花簌簌落下,落在他們的頭發上、衣服上,像場溫柔的雨。
桃樹長得更粗壯了,樹幹上的藤蘿已經爬滿了枝椏,紫瑩瑩的花串垂下來,和粉色的桃花纏在一起,分不清哪是藤蘿,哪是桃花。林默的墳就在樹下,沒有墓碑,隻有一叢青草,長得鬱鬱蔥蔥。
青禾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挖坑。泥土裏混著細碎的花瓣,是去年、前年、很多年前落下的,早已化作養分,滋養著這棵樹。她把兩枚玉佩放進去,看著暖玉和冰玉緊緊依偎,像兩個久別重逢的人。
“林爺爺,蘇奶奶,你們終於在一起了。”青禾輕聲說,聲音被風吹得有些散。
丫丫把信紙放在玉佩上麵,又蓋了層土。“這些話,也該讓她聽聽了。”她的聲音哽咽著,卻帶著釋然的笑。
秦逸掏出個小小的酒壇,是今年新釀的桃花酒,打開泥封,醇厚的酒香混著花香飄出來。他往土裏倒了些酒,剩下的,灑在了桃樹下。“林大哥,蘇丫頭,這酒甜,你們嚐嚐。”
風吹過桃樹枝椏,發出沙沙的響,像誰在低聲笑著應了聲“好”。
從那天起,青禾總愛來這院子裏。她會坐在桃樹下,給林爺爺和蘇奶奶講鎮上的事:秦逸家的米酒又釀好了,甜得像蜜;書鋪的秀才寫了首關於桃花的詩,被鎮裏的先生誇了;西頭的王嬸生了個小弟弟,臉紅撲撲的,像個桃子。
她還會拿著秦逸教她的劍,在院子裏比劃。一招一式,學得有模有樣,像當年的林默,也像當年的蘇沐雪。練累了,就靠在桃樹上,拿出那本被丫丫修補好的陣法書——那是林默留下的,上麵的字跡已經模糊,可金綠色的玄黃炎與淡藍色的清靈陣交織的痕跡,依舊清晰可見。
“蘇奶奶,你的陣法真厲害。”青禾指著書上的鎖魔陣,“爺爺說,就是這個陣,擋住了好多好多邪魔。”
陽光穿過桃花和藤蘿的縫隙,在書頁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像有人用指尖輕輕劃過那些古老的陣紋。青禾突然發現,書頁的空白處,不知何時多了片新鮮的桃花瓣,邊緣還帶著露水,像剛從枝頭落下來的。
她的心髒猛地一跳,想起丫丫說的,林爺爺和蘇奶奶變成了桃花,變成了風,永遠陪著他們。
“是你們嗎?”青禾輕聲問,眼睛亮晶晶的。
沒有回應,隻有花瓣從書頁上輕輕滑落,落在她的手背上,帶著點微不可查的癢,像個溫柔的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青禾笑了,笑得像院中的桃花一樣燦爛。她知道,他們聽到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青禾長大了,成了鎮上有名的姑娘,不僅會練劍,還會畫陣,用的正是林默留下的法子,金綠色的靈力裏,總帶著點淡藍色的清靈,像極了當年的他們。
她嫁給了書鋪掌櫃的孫子,就在這院子裏辦的婚事。那天,滿院的桃花和藤蘿花都開得正好,紅綢纏在桃樹上,紫花垂在藤蘿架上,像一場跨越了歲月的祝福。
拜堂時,青禾偷偷往桃樹下放了杯桃花酒。她想,林爺爺和蘇奶奶一定在看著,看著這人間的熱鬧,看著這延續了一代又一代的安穩。
婚後的青禾,依舊每天來院子裏。她會帶著自己的孩子,教他認桃花,認藤蘿,認那些刻在年輪裏的故事。孩子總愛問:“娘,這棵樹上怎麽既有桃花,又有藤蘿花呀?”
青禾會抱著他,指著纏繞在一起的花枝,輕聲說:“因為它們要永遠在一起呀。就像有些人,就算隔了很遠很遠,也會一直守著對方,守著心裏的那點暖。”
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小手抓住一朵桃花,又抓住一朵藤蘿花,把它們合在一起,笑得咯咯響。
風吹過,花瓣落在他們身上,像一場溫柔的雨。青禾抬起頭,看著滿院的花,看著湛藍的天,突然覺得,林爺爺和蘇奶奶就在這風裏,在這花裏,在這陽光裏,對著她笑。
他們的故事,從來沒有結束。
它藏在桃花箋的餘溫裏,藏在玉佩的紋路裏,藏在藤蘿纏繞的枝椏裏,藏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裏,像永不褪色的痕,刻在青陽鎮的光陰裏。
年年桃花開,歲歲藤蘿繞。
隻要這院子還在,這棵樹還在,這份跨越了生死的念想,就會永遠在。
像那枚暖玉與冰玉,無論歲月如何流轉,始終緊緊依偎,帶著彼此的溫度,在時光裏,釀成永恒的甜。
喜歡玄黃衛道錄請大家收藏:()玄黃衛道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