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蠱語訴殘碑,根脈藏舊盟

字數:3378   加入書籤

A+A-


    白苗月神寨的“回音穀”,藏著苗疆最古老的秘密。
    穀壁上布滿了鑿刻的凹槽,凹槽裏嵌著的不是石碑,是數萬隻“語蠱”——這些指甲蓋大的銀蟲,能將聲音封存在體內,存活千年。此刻,阿月正用祖傳的“喚語哨”輕吹,哨音穿過穀風,語蠱們便從凹槽裏爬出,在半空組成斷斷續續的光紋:那是初代聖女留下的聲音碎片。
    “……守序蠱的根,不在王庭,在……”光紋突然潰散,最後一個詞被穀壁深處傳來的低鳴打斷。
    “又是這裏斷了。”阿月收起喚語哨,指尖的月華蠱正沿著穀壁攀爬,蠱蟲翅膀的振動頻率與語蠱殘音產生共鳴,試圖拚湊完整的信息。三天前,她在整理白苗古籍時發現一句記載:“回音穀有‘根脈碑’,碑藏守序蠱之源,非共生者不能見。”
    這幾日,各族的年輕蠱師都聚集在回音穀外圍。黑苗的獵手阿骨捧著新孵化的“銀刺蠱”——這是黑苗毒蠱與守序蠱共生的新種,蠱蟲尾端的毒刺裹著層銀膜,既能禦敵,又能淨化毒物;花苗的繡娘阿織正用“錦蠱”編織光網,網眼處的蠱絲在記錄語蠱的殘音,這些光網將被送往各寨,供族人共同解讀。
    “阿月寨主,語蠱還是不肯說全?”阿骨的銀刺蠱突然對著穀壁嘶鳴,蠱尾的銀膜泛起紅光——這是感知到同類的信號,“穀裏一定有活的守序蠱,而且年份極老。”
    阿織的錦蠱光網突然收緊,網麵上浮現出一段更清晰的光紋:“……根脈在‘蝕心崖’,與‘影蠱’同生……”
    “蝕心崖?”阿月皺眉。那是苗疆禁地,傳說崖底藏著初代聖女封印的“影蠱”——一種能模仿任何蠱蟲形態,卻沒有自主意識的“空殼蠱”。古籍說影蠱是初代聖女的“失敗造物”,因隻會複製而不會共生,被永遠封禁在崖底暗河。
    當夜,月上中天時,阿月帶著阿骨、阿織潛入蝕心崖。
    崖底沒有暗河,隻有一片鋪滿白色蠱殼的空地。空地上矗立著一塊丈高的黑石,石麵光滑如鏡,卻不反光,反而吸附著周圍的微光——這就是“根脈碑”。碑底的石縫裏,爬著幾隻與語蠱相似、卻通體漆黑的蠱蟲,它們正啃食著碑麵的紋路,啃過之處,露出底下銀白的守序蠱本源。
    “是影蠱!”阿織的錦蠱突然炸開,光絲纏住一隻黑蠱,黑蠱瞬間變成錦蠱的模樣,卻沒有光絲的生機,隻有冰冷的模仿,“它們在吞噬根脈碑的守序之力!”
    阿骨的銀刺蠱射出銀膜,包裹住黑蠱。奇妙的事發生了:銀膜裏的共生之力滲入黑蠱,黑蠱漆黑的外殼竟透出一絲銀白——影蠱在模仿銀刺蠱的同時,竟被共生之力“喚醒”了一絲自主意識。
    “原來不是失敗造物……”阿月撫摸著根脈碑,碑麵突然浮現出初代聖女的完整影像:她站在蝕心崖底,將自己的“心蠱”一分為二,一半化作守序蠱,注入苗疆土地;一半化作影蠱,封存在碑底,“影蠱是守序蠱的‘鏡’,沒有影蠱的複製,守序蠱的根脈無法在不同部落的土地上紮根。”
    影像裏,初代聖女對著影蠱低語:“你們要記住,複製不是模仿,是為了讓守序的根,能在每片不同的土壤裏,長出適合的樣子。等有一天,守序與影蠱能真正共生,苗疆的根脈,才會紮得最深。”
    話音落,影蠱突然集體轉向三人,漆黑的外殼上浮現出與他們身上蠱蟲相同的花紋:阿月的月華紋,阿骨的銀刺紋,阿織的錦絲紋。它們不再是冰冷的複製,花紋裏跳動著微弱的光——那是渴望共生的信號。
    “是我們弄錯了。”阿骨收起銀刺蠱,任由影蠱爬上手背,“禁地不是懲罰,是等待。等待我們明白,‘不同’不是敵人,是讓根脈更堅韌的養分。”
    根脈碑開始震動,碑麵的黑石層層剝落,露出裏麵由無數守序蠱和影蠱交織而成的“雙生柱”:銀白的守序蠱像藤蔓向上生長,漆黑的影蠱像根係向下延伸,兩者在柱心交匯,開出一朵半銀半黑的花——那是初代聖女心蠱的最終形態。
    花開放的瞬間,整個苗疆的蠱蟲都開始共鳴。黑苗寨的蝕骨蠱徹底褪去凶性,與白苗的月華蠱共舞;花苗的蝶蠱停在青苗的毒藤上,翅膀扇動的頻率讓毒素化作香氣;就連王庭苗圃裏的人形花苞,也長出了帶著影蠱紋路的葉片。
    回音穀的語蠱突然全部飛出,在苗疆上空組成完整的聲音:“苗疆之根,不在獨一,在萬異共生。”
    三個月後,蝕心崖成了新的“共生壇”。各族年輕蠱師在這裏學習如何引導影蠱——影蠱不再是複製空殼,而是能吸收不同蠱蟲的特性,再轉化為新的共生種子。阿骨培育出的“影刺蠱”,既能像銀刺蠱淨化毒物,又能複製月華蠱的月光之力,成了守護苗疆邊界的利器;阿織的“影錦蠱”能織出記錄所有蠱紋的光卷,讓失傳的古老蠱術得以重現。
    阿月站在共生壇前,看著根脈碑的雙生柱上,新的蠱紋正不斷生長——那些紋路裏,有黑苗的淩厲,有白苗的溫柔,有花苗的靈動,像無數條小溪匯入大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知道,初代聖女的願景,正在他們這代人手中實現。而那些藏在更深處的秘密——比如影蠱為何會突然開始吞噬根脈碑,比如雙生柱花心偶爾閃過的、與景帝骨片同源的暗紋——或許還在等待更合適的時機,向他們展露真相。
    但此刻,風穿過蝕心崖,帶來各寨的蠱音和鳴,像一首未完的歌。
    本章完)
    後續伏筆:
    1. 影蠱突然吞噬根脈碑的行為,並非自發,暗示有外力可能與景帝殘留的執念有關)在暗中影響,試圖通過影蠱的複製能力,重現噬靈龍蠱的掠奪性;
    2. 雙生柱花心的暗紋與景帝骨片同源,揭示初代聖女與景帝的關係可能比記載中更複雜或許是同門、兄妹,甚至曾是共生夥伴);
    3. 年輕蠱師掌握的“影蠱轉化術”,本質是“複製+共生”的結合,這種能力若被濫用,可能成為新的威脅,與“接納鏡像”的主題形成呼應;
    4. 根脈碑雙生柱的生長需要各族蠱力持續滋養,暗示苗疆的共生體係仍需鞏固,任何一部的動搖都可能影響整體平衡;
    5. 蝕心崖的位置與蚩尤遺墟的蠱影坐標隱隱對應,暗示苗疆的根脈可能與更古老的“蠱之源頭”如蚩尤時期的蠱術)存在聯係。
    下一章將繼續深入苗疆的古老遺跡,探索初代聖女與景帝的過往糾葛——那些被曆史塵封的恩怨,或許才是解開苗疆“共生”與“掠奪”之辯的關鍵。
    喜歡道骨仙鋒謫世錄請大家收藏:()道骨仙鋒謫世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