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苦難之源
字數:3284 加入書籤
當雍城高大威嚴的城門映入眼簾,獵獵作響的旗幟在風中飄揚,這些曆經磨難的大荔戎人,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眼神中滿是迷茫和絕望。
他們不知自己將被安排何種命運,家園已遠,親人離散,在這強大的秦國麵前,他們如同螻蟻,渺小而無力,隻能拖著疲憊的身軀,緩緩走進這座充滿危險的城池。
秦國如同一頭凶猛的野獸,時刻露出猙獰的獠牙,在西北大地上肆意縱橫。
鐵蹄所到之處,帶來的是殺戮和奴役,是苦難和血淚,這些奴隸,宛如一顆顆微不足道的棋子,被命運無情地投放在秦國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
在秦國廣袤的農田裏,奴隸們終日忙碌。
春日裏,他們用粗糙的手掌緊握鋤頭,一寸寸開墾著貧瘠的土地,播種、施肥、灌溉。
夏日炎炎,烈日如炙,他們汗流浹背,絲毫不敢懈怠。
暴雨來襲時,他們冒雨排水、護苗,以防莊稼受損。
到了秋天,他們揮舞著鐮刀,割下一捆捆莊稼,即便腰酸背痛,也不敢有片刻停歇,為秦國的農業生產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手工作坊中,奴隸們各司其職。冶鐵處,火光熊熊,奴隸們揮動著鐵錘,將燒紅的鐵塊鍛造成各種器物。
紡織區,紡車吱呀作響,大荔戎女子熟練地操作著,棉花在指尖飛舞,化作細長的紡線。
這些紡線隨後被織成布匹,為秦國的士卒提供軍需。
製陶區,他們用粗糙而靈巧的雙手,創造出一件件精美的陶器。
牧場上,奴隸們起早貪黑。清晨,他們便將牛羊馬匹趕至牧場,放牧時緊盯防止走失。
回到圈舍,還要精心喂食、清理糞便。遇到牲畜疾病,更是心急如焚,想盡辦法救治,惡劣的天氣、牲畜的頑劣,都給他們帶來諸多困難與挑戰。
市場上,奴隸們穿梭不停。他們搬運著沉重的貨物,從一處搬到另一處,汗水濕透了衣衫。
在買賣現場,他們聽從主人指揮,為顧客展示商品、討價還價。市場的喧囂、主人的嗬斥,他們早已習以為常,隻為了能在忙碌中勉強維持自己的生存。
在西戎八戎之中,義渠和大荔之戎以其強悍的戰鬥力而聞名,當秦國的軍隊攻伐大荔戎時,秦剌龔公心中充滿了擔憂,他害怕大荔戎會拚死反抗,於是下達了一道殘酷的命令,將所有高於車輪以上的男子統統殺戮,隻留下婦女兒童,把他們擄回雍城。
那些被擄回來的婦女兒童,命運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一部分長相俊美的女子,被收入各官宦府邸,成為主人的妻妾,從此深陷豪門的爭鬥之中,失去了自由和尊嚴。
而其餘的女子,則被分配到各個手工作坊,從事紡線、織布、養蠶、縫補、織蒲等手工勞動。
那些年齡較小的男童,也未能逃脫命運的安排,他們被分配到各官宦門第,充當家奴、仆人、豎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還要從事壘土、築城、耕作、舂米、放牧、飼養、手工、貿易、寺人以及送信跑腿等各種繁重的仆役工作,生活的苦難如同沉重的枷鎖,緊緊地束縛著他們。他們的命運如同風中的落葉,完全掌握在主人的手中。
為了便於管理這些奴隸,秦國製定了一係列殘酷的刑罰,有的奴隸會在麵部刺字,然後將墨汁刺入犯人麵部,使其留下永久恥辱標記,讓他們在人群中永遠抬不起頭來。
有的則被割掉鼻子,不僅身體遭受巨大的痛苦,還會在心理上留下深深的創傷;
還有的被割去頭發,這種刑罰雖然看似相對較輕,但在古代社會,頭發被視為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割發意味著對人格的極大侮辱。
而最為殘忍的刑罰,莫過於刖刑,即砍去左腳、右腳或雙腳,這種刑罰不僅讓受刑者失去了行動的自由,更讓他們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
這些刑罰給奴隸帶來了無盡的痛苦與創傷。身體上,割鼻讓奴隸呼吸不暢且易感染,刖刑使奴隸行動受限,難以正常勞作。
心理方麵,刺字的恥辱感如影隨形,割鼻、刖刑帶來的身體殘缺,讓奴隸在心理上承受巨大的自卑與絕望,使他們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隻能在痛苦與屈辱中艱難求生。
齊國的軍事家孫臏,就是刖刑的受害者之一,他早年曾與龐涓一同跟隨鬼穀子學習兵法,兩人本是同窗好友,但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華,擔心他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於是龐涓設計將孫臏騙至魏國,然後以莫須有的罪名對他施以刖刑,砍去他的雙腳。
但他並沒有被命運打倒,而是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成為一代名將。
楚國大夫鬻拳,為了勸阻楚王,不惜自刖,他用這種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忠誠和決心。
後來他被任命為守衛城門的官吏,被稱為“大閽”,鬻拳雖然身體殘疾,但他的精神卻令人敬佩,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麽是忠誠和責任。
還有發現和氏璧的卞和,他在荊山偶然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深知這塊璞玉的價值,於是兩次將它獻給楚王,但楚王卻認為他是在欺騙自己,以欺君之罪砍去他的雙足。
卞和雖然遭受如此巨大的痛苦,但他始終堅信自己的發現,直到第三位楚王即位,才命人將璞玉剖開,果然得到一塊稀世珍寶——和氏璧。
這些施以刑罰的奴隸,會根據不同的刑罰安排到不同的崗位,受麵部刺字之刑的人,被派去守城,他們的恥辱標記成為一種警示,讓敵人望而生畏。
割掉鼻子的人,則被送到王畿遠處守關,他們在偏遠的地方默默守護著秦國的邊疆。
受到砍足刑戮的人,去守動物苑囿,他們雖然行動不便,但依然盡職盡責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被剃去頭發、戴著項圈的人,去守糧倉,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保障著秦國的糧食安全,正因為有了這些數量眾多、辛勤勞作的奴隸,才為大秦的東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