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血色王位
字數:2970 加入書籤
“傳庶長嬴發。”嬴欣對侍者命令道。
隨後站起身來,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得意和野心,他知道接下來將是他登上王位的關鍵一步。
“奴才遵命。”一名侍者定了定神,然後拖著緩慢悠長的聲調喊道,“傳庶長嬴發覲見。”
此時嬴欣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得意,仿佛那高高在上的王位已觸手可及,多年來,他處心積慮,機關算盡,為的就是這一刻,然而這份野心背後,又藏著深深的不安。
嬴欣站起身來,仔細整理著自己的衣裝,他將袖口撫平,又把腰帶係緊,確保每一處都完美無瑕。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看起來鎮定自若,他在宮殿中來回踱步,不時望向門口,焦急地等待著嬴發的到來。
宮門緩緩開啟,陽光從門外斜射進來,在地上映出一片光影,嬴發身穿泛著冷光的鎧甲,步伐沉穩有力,侍衛們見狀,恭敬地行禮,嬴發卻仿佛沒看見他們,徑直朝著宮殿深處走去。
嬴欣一見嬴發進門,立刻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臉上瞬間掛滿了淚水,他身子微微顫抖,聲音哽咽地說道:“叔父大人,父王他……他駕崩了。”說著,他用力磕了幾個頭,額頭很快變得通紅。
嬴欣眼中滿是悲痛地哭訴道:“父王走得突然,一切都沒來得及交代,侄兒無能,隻能懇請叔父大人主持大局,為父王料理後事,也為我大秦的穩定著想。”
嬴發一言不發走到剌龔公遺體旁,緩緩蹲下身子,他輕輕掀起剌龔公的龍袍,仔細查看著每一處,忽然他的目光落在剌龔公脖子上那五個紫色的手指印上,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他伸出手輕輕按壓了一下手指印,感受著其深淺和形狀,輕輕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然後走到嬴欣跟前說:“起來吧,不要忙著哭,後麵的事情應該怎麽處理。”
嬴欣急忙從腰間取出一個竹簡,遞給嬴發,說道:“父王遺詔,命兒臣繼位為國君。”
嬴發打開看了一下後,將竹簡卷起來說:“跟我來,見各位大臣去。”
天犬吞日,群龍無首,秦國王宮的朝堂上,此時早已亂成一鍋粥,大臣們個個麵色蒼白,紛紛交頭接耳,聲音裏帶著顫抖:“天犬食日,必有災禍啊!”
“秦國恐有大變!”朝堂上彌漫著恐慌的氣息,每個人都不知所措。
這時候嬴欣與嬴發走上朝堂,嬴發清了清嗓子,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說道:“各位,告訴大家一個不幸的消息,大王駕崩了。”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大臣們有的驚呼出聲,有的呆立當場,有的開始小聲哭泣。“大王啊,您怎會如此突然離世!”
“這可如何是好啊!”
“據說天犬所過之處必有大戰,破軍殺將,伏屍流血,然後天犬食之。”
“大王駕崩,此乃我大秦不幸,百姓不幸啊。”
“天犬吞日,必將改朝換代,看來所言不虛。”
“大王駕崩,新君未立,我秦國豈不是要大亂嗎?”
……
嬴發聽大家議論一陣後說:“安靜,所幸大王彌留之際留下遺詔,眾大臣接旨。”滿朝文武百官聽後,全部匍匐在地,以頭叩地。
嬴發徐徐打開竹簡念道:“奉天承運,王上詔曰:朕一生開疆拓土,勵精圖治,東滅大荔,西舉巴蜀,南取漢中,北收義渠,使我大秦國富民強,百姓安康,幾凡三十四年有餘。但凡新老更接,晝夜交替,此乃萬世不變之律也。為使我大秦千秋萬代,一統四海,朕立太子嬴欣為秦國新君,望眾臣恪盡職守,鼎力相持,朕於九泉之下當心安也。昭告天下,即頒即行。”
話音剛落,禦史嬴餘便大步上前,聲如洪鍾:“此為假詔,不足為信!”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一片爭執之中。
大臣們立時分為兩派,一派支持嬴欣,認為遺詔可信;一派則認為此事蹊蹺,遺詔有假。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朝堂上的氣氛愈發緊張,一觸即發。
嬴餘大步跨出,目光如炬,直直地盯著嬴欣手中的竹簡,他高聲質疑:“這遺詔來得實在蹊蹺,大王上午還龍體康健,怎會突然駕崩並留下遺詔?且這竹簡上的字跡,似是匆忙所刻,與大王平日筆跡大不相同。再者,大王駕崩時,可有旁人見證?這遺詔又是誰人所刻?如此多的疑點,怎能讓人輕易信服?”嬴餘的話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朝堂上炸開了鍋。
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原本就混亂的朝堂,愈發躁動不安,空氣中充滿了緊張與猜疑的氣息。
嬴發聞言上前一步,與嬴餘針鋒相對:“嬴餘,你身為禦史大夫,當以大局為重,怎可在此無端質疑?大王駕崩,天有不測風雲,人豈能料?至於字跡問題,大王病重之時,手力不濟,字跡有所變化也屬正常。大王駕崩之時,太子與本臣具在,大王留下遺言,難道還會作假不成?你這般質疑是何居心?”
嬴餘毫不示弱:“我乃大秦禦史,職責所在,就是要為大王、為大秦辨明真相。若這遺詔有假,那便是有人圖謀不軌,我豈能坐視不管?”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矛盾不斷升級,朝堂上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嬴發與嬴餘的爭執,讓大臣們陷入兩難的境地,以令尹範忠為首的大臣們,認為嬴欣有遺詔在手,理應繼位,且嬴欣行事果決,有王者之風。
而以嬴餘為首的大臣,則覺得嬴封性格沉穩,處事公正,更適合擔任國君,雙方在朝堂上形成對立,彼此據理力爭,互不相讓。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