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森林邂逅

字數:3764   加入書籤

A+A-


    子荔的逃亡之路注定不會平坦,前路生死未卜,充滿艱險,後麵追兵如影隨形,甩之不掉。
    一天傍晚,他們來到一片森林邊緣,這片森林很大很深,子荔正猶豫要不要進去,突然後麵嗖一聲箭響,一名馬奴被射落馬下。
    子荔來不及多想,率領大家衝入森林之中,他們剛衝進去不久,後麵的追兵就如影隨形蜂擁而至。
    敵人緊追不舍,子荔隻得沒命逃亡。
    嗖,一箭射到樹上,箭尾發出嗡嗡聲。
    嗖,嗖,箭矢嗡鳴,令人不寒而栗。
    子荔心想一直這樣逃也不是個辦法,總要弄清敵人有多少再說。他轉過身一看,敵人隻有七八騎,而自己這邊有十餘騎,憑人數是完全可以與之一戰的,不然一味逃跑,就會在逃亡中被敵人消滅幹淨。
    他急忙喊道:“丹,你與我從中間迎戰,其他人左右包抄,將這幾個秦兵全部消滅。”
    於是大家分頭行動,子荔手持弓弩,一箭射落一名秦兵,其他秦兵紛紛衝殺過來,子荔揮舞長劍與他們戰在一起,丹提著一柄大錘,一錘將一名秦兵砸落馬下。
    其他人在雨等人的率領下,迅速加入戰團,霧掄起犁轅,一下打落一名秦兵,這名秦兵死去之前還在納悶:這是什麽兵器?
    大家齊心協力,連續斬殺五名秦兵,剩餘三人一看寡不敵眾,轉身欲逃,子荔彎弓搭箭,一箭射落一名秦兵。
    丹使出全身力氣,將大錘淩空投擲而出,耳邊傳來嘶嘶破空之聲,隻聽噗的一下,大錘擊中秦兵的腦袋,頓時漫天血雨,戰馬嘶鳴而去,剩下一名秦兵落荒而逃。
    子荔急忙率領眾人,將受傷的秦兵斬殺,搜撿他們遺落的兵器裝備,小小將一名秦兵的盔甲穿在自己身上,子荔一看小小威風凜凜,感覺不錯,對其他人說:“秦兵的武器裝備不錯,我們何不拿來一用。”
    於是大家七手八腳剝去盔甲盔甲,穿於自己身上,又將弓弩、刀劍、長矛盡數取來。
    轉眼之間,他們搖身一變,成為一支全副武裝的秦軍,隻是還有幾人雖然沒有盔甲,但加上他們原來攜帶的兵器,這些兵器綽綽有餘,因此每個人都有所斬獲。
    這些盔甲穿戴在身上固然威武雄壯,但卻有一定的重量,行動起來有些不便,好在大家都是身強力壯的男子漢,這些重量算不得什麽。
    由於一名秦兵逃走,子荔估計敵人很快就會追來,他急忙命令大家將這些屍體用樹枝草草掩蓋,然後迅速奔逃。
    子荔心想,眾人在一起目標太大,容易被敵人發現,他急忙說:“大家趕快分為左中右三隊,每隊四人,走出森林後在西麵的森林邊緣匯合。
    於是大家快速分成三隊,本來小小被分為右隊,但他不願與子荔分開,打馬過來,子荔也不多說,五人五騎向左奔,其他兩隊分別向前向右奔去。
    子荔他們又向前奔逃了好長時間,途中經過湍急的河流,起伏的山巒,茂密的森林。
    他們渴了喝山泉水,餓了摘一些野果充饑,但是一點也不敢睡。
    在日頭接近中午的時候,子荔率領大家終於走出這片原始森林。
    站在森林邊上,子荔向西望去,目光所及是蔥翠的山林,樹木比這片森林少了許多,間或有小片的草原。
    子荔他們在森林邊緣的隱蔽地帶稍作休息,一方麵恢複體力,讓馬匹休息吃草,一方麵等待另外兩隊人馬。
    子荔讓其他人靠著樹木小憩一會,自己站在附近警戒。但是一個多時辰過去了,另外兩隊一個人影也沒有看到,子荔心中非常焦急。
    這樣等下去也不是辦法,敵人的追兵正馬不停蹄趕來,坐在這裏浪費時間無異於等死,於是他急忙叫醒大家繼續趕路。
    正當他們想離開的時候,隻見北麵有兩人騎馬向這邊飛奔而來,子荔仔細一看,是老馬奴姬信,另一個好像也認識,叫奎。子荔看到他們到來不由大喜,急忙迎上前去,
    老馬奴飛身下馬,雙手抱拳說:“殿下,老奴救駕來遲,請予責恕罪。”
    子荔急忙說道:“老伯快快請起,此處危險,我們速速離開。”
    大家再不多言,急忙打馬而去。
    子荔一邊奔跑,一邊問道:“老伯,怎麽隻剩下你們兩人,其他人呢?”
    老馬奴難過的說:“我們在奔逃途中,幾次遇到秦兵追殺,其他人都被秦兵殺死了。”
    子荔聽後也非常難過,這些人都是這次逃亡的骨幹力量,被秦兵所殺實在可惜,但老馬奴安然無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於是說道:“老伯,別難過,有些傷亡在所難免,我們現在還剩下七個人,你應該感到高興才對。”
    “是啊,這些幸存下來的,都是我們大荔戎的精英,老身心中甚感欣慰。”
    翻過幾座山頭後,他們來到一條大河邊,這條河自南向北流淌,河麵寬約五十丈左右,由於正值深秋,河水暴漲,浪花翻滾,發出陣陣轟鳴之聲,子荔問道:“這條河叫什麽名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馬奴說:“以前聽說馬場西一百多裏有一條大河,叫洮水,是秦國與羌族的界河,估計這條河就是了,涉過此水,就脫離了秦國的掌控,我們就自由了。”
    “可是河水這麽大,怎樣才能過河?”
    老馬奴想了想說:“聽說羌人過河,一般找一處水流平緩之處,將馬用繩索與人相連,每人抓住馬尾即可順利渡河。
    “這個方法倒可以一試,走,我們找一處平緩處渡河。”於是一行七人打馬順流而下。
    走了大約一裏多地,他們來到一處地勢開闊、水流相對平緩之處。
    子荔看了一眼大家說:“這些盔甲在水中很重,大家把盔甲卸下,先找個地方藏起來,今後如有機會,再回來取。”
    於是眾人紛紛將盔甲卸下,藏在一棵大樹的樹杈上,然後做好標記,準備渡河。
    小小舍不得那套盔甲,他卸去後,將盔甲小心綁在戰馬背上。
    子荔和老馬奴都是在黃河邊長大,小小在渭水邊長大,自然不怕水,其他幾人有些怕水,但為了逃命,隻得硬著頭皮下水。
    他們將外麵的衣服脫下,綁在馬背之上,將幾袋糧食包裹好,同時用繩子將幾個人與馬匹拴在一起,防止被水衝跑。
    現在要他們做的,就是緊緊抓住馬尾巴,以防被水衝走。
    小小在上遊,子荔在下遊,老馬奴在最下端,以便隨時保護子荔,中間是幾個不會遊泳的年輕人,子荔輕喝一聲,七人七馬踏入河中。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