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伐薪燒炭
字數:4556 加入書籤
子荔邁著輕快的步伐回到後宮,一天從早到晚處理部落事務的疲憊,仿佛在踏入後宮的那一刻頓時消散了不少。
後宮之中,香氣嫋嫋,夕陽透過斑駁的樹影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錯的圖案,此時姬瑩雪早已在院子裏等候,見子荔歸來,她歡快地迎了上去。
“夫君,忙了一天,累了吧?”姬瑩雪柔聲問。
說著,她雙手捧起一件羊皮大衣,輕輕地披在子荔身上,那羊皮大衣質地柔軟,觸手溫熱,想必是姬瑩雪精心準備許久的。
子荔感受著身上的溫暖,心中滿是感動,笑著說道:“還是我的小雪好,無時無刻不在關心我。對了,這羊皮從何而來?”
姬瑩雪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解釋道:“婚禮時各部落酋長送來的禮品。”
子荔點了點頭,又問道:“這些禮物都還在嗎?”
“給炫邁了一些,讓他分給其他各位長老,其餘的都在。”姬瑩雪乖巧地回答。
子荔走到窗邊,望著窗外寒風中瑟縮的百姓,憂心忡忡地說:“這天寒地凍的,我想拿出一部分救濟那些老弱病殘的百姓。”
姬瑩雪溫柔地看著子荔,輕聲說道:“此事全憑夫君作主。”
子荔轉過身,握住姬瑩雪的手,誇讚道:“還是我的小雪考慮周到。”
姬瑩雪臉頰緋紅,羞澀地將子荔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輕聲說道:“夫君,你摸摸這裏。”
子荔一臉疑惑,“怎麽?”他一頭霧水。
姬瑩雪看著子荔傻傻的樣子,忍不住笑了出來:“傻瓜,我有喜了。”
“什麽?”
子荔先是一愣,隨後瞬間反應過來,臉上頓時洋溢起無比的喜悅,他一把將姬瑩雪抱起來,在原地轉了好幾個圈,大聲喊道:“我要做父親了,我終於要做父親了。”
姬瑩雪被轉得有些頭暈,嬌嗔道:“小心別嚇著了孩子。”子荔這才小心翼翼地將姬瑩雪放下,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和對姬瑩雪的疼愛。
然而,此時的嚴寒並沒有因為子荔的喜悅而有所緩解。
這天天氣出奇的冷,寒風如刀,刮在臉上生疼,子荔顧不上嚴寒,帶著炫邁等人四處查看部落的情況。
遠遠地,他們就聽見山上叮叮當當的伐木聲不絕於耳,山腳下有幾處正冒起濃煙,子荔知道這是丹在組織年輕人伐木燒炭。
“走,酋長,我們過去看看。”子荔說道,腳步匆匆地朝著燒炭的地方走去。
當子荔剛一走近,就看到丹滿臉黑灰,蓬頭垢麵,頭發亂得像一團草,身上的衣服也破破爛爛,沾滿了灰塵和炭灰,就像一個剛從地獄裏爬出來的瘋子,但他的眼神卻十分堅定,手中的工具揮舞得虎虎生風。
丹看見子荔和炫邁到來,連忙停下手中的活,恭敬地說:“大首領好,酋長好。”
子荔招了招手,和藹地說:“你忙你的,不必客氣。”
“謝大首領。”丹說完,又繼續投入到工作中。
子荔關切地問道:“燒炭還順利吧?”
丹擦了擦臉上的汗水,歎了口氣說:“剛開始不得要領,費時費工,建成的窯爐塌了兩次。
“第一次窯塌的時候,大家都很沮喪,辛辛苦苦碼放好的木材全毀了。我們仔細查找原因,發現是窯壁的黏土沒有夯實,於是重新製窯。
“可第二次窯爐又塌了,原來是通風口設置不合理,導致窯內壓力不均。大家都有些心灰意冷了,但一想到這是為了部落百姓能度過寒冬,就都打起了精神。經過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後來終於成功了,目前已走上正軌。”
子荔點了點頭,問道:“一天能燒多少木炭?”
“木頭已燒三窯,青岡木樹根燒一窯,大概一千多斤。”丹回答道。
“你給大家說說是怎麽燒炭的吧。”子荔說道,他想讓更多的人了解燒炭的技術。
丹清了清嗓子,開始詳細地講解起來:“燒炭主要有這幾個步驟:一是伐木,二是製窯,三是燒炭,四是封窯。
“伐木就是選取一些耐火的樹木砍伐。我們一般會選擇青岡木、槐木、榆木這些質地堅硬的樹木,它們燃燒時間長,能燒出優質的木炭。在伐木的時候,我們要麵對很多困難。
“冬天的山林十分寒冷,樹木上都結了冰,斧頭砍上去很容易打滑。而且有些樹木生長在陡峭的山坡上,砍伐起來十分危險,好幾次都有人差點摔下山去。
“製窯就是先挖一個闊約五六尺、深約三四尺的土坑,然後用黏土和幹草等材料將坑壁固定起來。這一步也不輕鬆,冬天的黏土十分堅硬,我們要先用火烤軟才能使用。
“而且和泥也是個技術活,水多了泥太稀,水少了泥太硬,都不行。接著把砍伐的樹木劈成柴,將木柴放入坑內,點燃火種,開始預熱窯爐。並在坑底幾處打開小孔,以便排出煙霧和煤氣。
“接著在坑底鋪上一層木柴或者枝條,然後再放上一層木材,交替疊加至坑頂。這個過程中,木材的排列很重要,如果排列不整齊,通風不暢,就會影響燒炭的質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封窯是用泥土將炭窯內外全部封住,留下若幹個小孔,在窯口留一個小孔,以便控製炭窯內的溫度和空氣。封窯的時候,我們將和好的泥一點點地塗抹在窯壁上,手都凍得失去了知覺。而且要時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位置,不能封得太死,也不能留得太大。
“燒窯是從下麵的小孔中點燃木柴和枝條,使之燃燒。隨著火勢逐漸升高,炭窯內的木材會被逐漸加熱,釋放出木材中的水分。
“在一開始窯內燃燒時,要控製小孔的透氣量,使得炭窯內部的溫度和火勢能夠逐漸升高。持續一天時間,直至木材完全燃燒並不再冒出煙霧。
“我們要一天到晚守在窯邊,注意觀察火勢和溫度的變化,不能有絲毫懈怠。然後將上麵的出氣孔和窯門完全封死,數天後,等到木炭完全冷卻後,移開封堵物,打開窯口,將炭從炭窯中取出,然後晾曬即可。”
子荔聽後,滿意的點了點頭說:“看來是熟能生巧,今後你要多給其他人講解示範,讓更多人都掌握這項技術。”
“遵命。”丹堅定地回答。
子荔來到燒好的木炭前,仔細地查看起來,他發現一些木炭沒有燒透,芯子有些還是木頭,於是問道:“丹,這些木炭沒有燒透,後麵就會有煙,而且不耐火。”
丹有些羞愧地說:“大首領明察秋毫,這些都是剛開始燒的,技術不過關,後麵我們再回爐燒一下。”
子荔耐心地指導道:“燒製木炭,要將幹柴與濕柴分開,分成幾個窯口。剛砍伐的木材水分大,要先在一個窯內烘幹,烘幹後的木柴放到另一個窯內,在窯底部預留一個有通風孔的長方形或圓形空洞。
“碼放過程中需要注意木材之間的通風和排列,盡量讓窯內木柴受熱均勻,等到所有木柴都被點燃,再不冒出大煙後,再將通氣口和下麵的爐口都封死,等木炭堆完全冷卻後才能開爐。”
丹聽了子荔的話,恍然大悟,說道:“大首領所說甚是,剛開始我們把從林中砍來的木頭,劈成小塊後就架火焚燒,結果有的木柴燒成灰燼,有的木柴還是濕的,白費了好多力氣。”
子荔拍了拍丹的肩膀,鼓勵道:“慢慢摸索就會了,記住一定要注意安全。”
“多謝大首領關心。”丹感激地說。
子荔又問道:“還有什麽困難?”
丹皺了皺眉頭,說道:“是有一個困難,冬天天氣寒冷,和泥封爐時,水容易結冰,剛和好的泥還來不及用就凍得硬邦邦。”
子荔思考了一下,說道:“這個問題好解決,多找些陶罐,將陶罐盛滿水,放到爐口上,用溫水和泥,和好後馬上塗抹,等它還來不及凍住,就被濃煙給熏幹了。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爐窯跟前搭上木棚,棚內放上炭火,使棚內暖和,然後將溫水與泥巴端到木棚內,在棚內和好泥後再進行塗抹。”
丹眼睛一亮,興奮地說:“這是個好辦法。我們馬上試試。”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