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合族之議

字數:3128   加入書籤

A+A-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便過了旬餘。這一日,子荔正於忙碌間,思緒全在族中事務之上,忽然一名士卒匆匆跑來稟報道:“大首領,盤龍山幾位首領前來拜見。”
    子荔聽聞,心中一驚,然後迅速整理了一下頭發和衣衫,高聲說道:“快通知幾位酋長,隨我一同前去迎接。”
    子荔帶著幾位酋長疾步而出,遠遠便瞧見任丙等眾人的身影,子荔快步迎上前去,滿含熱情的說:“幾位王兄果然言而有信,今天能親自前來,實在讓王弟不勝感激,幾位王兄辛苦了。”
    三王子任丙、七王子彧庚、九王子郅垚看到子荔走來,都翻身下馬,任丙笑著說道:“你的幾位王兄都對王弟放心不下,一直吵著要來,為兄也十分想念你,故此前來叨擾。這是為兄和多倫老爹特意給你的十匹駿馬、五頭犁牛、二十隻羊、王弟莫要嫌少。”
    說著,他身後的士卒便將馬牛羊驅趕到前麵。
    子荔心中一陣溫暖,連忙說道:“山上生活清苦,幾位王兄不必如此,多謝幾位王兄和多倫老爹,你們的心意,小弟心領了。”
    任丙拍了拍子荔的肩膀,說道:“王弟莫要客氣。咱們兄弟之間,不必如此見外。”
    子荔笑著點點頭,然後牽著任丙的手,肩並肩邊走邊說:“王兄,咱們邊走邊聊,到大夏宮裏歇歇腳。”
    不多時,眾人來到大夏宮,子荔為了表示自己小弟的位置,伸手示意任丙上坐,誠懇地說道:“王兄,您坐主位。”
    任丙卻連連擺手,堅辭不坐,說道:“小弟,這主位還是空著吧,咱們兄弟相聚,不必拘泥這些形式。”
    子荔無奈,隻好讓主位空虛,自己與幾位王兄一起坐在下麵。
    眾人坐定之後,子荔將幾位王兄和幾位酋長互相介紹了一遍,雙方彼此謙虛一番,氣氛融洽而和諧。
    接著,美酒佳肴陸續上桌,眾人海闊天空地聊了起來,開懷暢飲,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的話語自然多了起來,這時黑旋風黑剛大聲說道:“還是這大夏宮好,比起盤龍山上寬敞多了。”
    子荔謙虛的說:“如果兄弟喜歡這裏,不如住下來,我們共襄盛事。”
    黑剛看了看任丙,任丙含笑不語。
    子荔看任丙不語,眼神漸漸變得嚴肅起來,他放下酒杯,望著幾位王兄,鄭重的問了一句:“既然咱們彼此都是兄弟,血濃於水,不如合在一起,同進共退,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樣豈不更好?”
    此言一出,眾人不由為之動容,大家眼睛齊刷刷看向子荔。
    子荔不免心中有些緊張,但還是鼓起勇氣侃侃而談道:“幾位王兄,大敵當前,虎狼環伺,我等豈能安睡?我等與暴秦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大荔戎兩次被侵以致滅國,父王母後雙雙殉難,七位王兄盡數戰死,此等大仇豈敢忘卻?前不久秦國派出小股部隊襲擾,擄掠族民,我等奮力還擊,將其盡數剿滅,秦國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所謂福兮禍之所倚,小弟擔心這樣風平浪靜的好日子恐怕不多了,咱們隻有團結起來,才有足夠的力量對抗秦國。”
    子荔說著,拳頭不自覺地握緊,眼中閃爍著仇恨與堅定的光芒,幾位王子聽後都陷入了沉默。
    任丙低頭沉思良久,感慨地說道:“是啊,剌龔公十年,秦國征討大荔戎,父王將我們五個王子秘密送往義渠,誰知這一走就是生離死別,就再也見不到父王母後,再也見不到故國了。”任丙說著,早已淚流滿麵,聲音有些哽咽,“不知不覺二十幾年過去了,國仇家恨始終縈繞在心頭,王兄一刻也不敢忘卻,但畢竟我們兵少將寡,有心無力啊。”
    “這正是小弟想與各位王兄相商的地方。”子荔連忙說道。
    這時,黑旋風心直口快地問道:“大首領所說甚是,隻是天不可有二日,地不可有二主,大家合在一起,幾位王子誰當首領大王?”
    他的聲音洪亮,讓原本有些安靜的氣氛頓時變得有些緊張起來。
    這時葉辰清了清嗓子,開口道:“羌人認為,自古大首領者有德者居之,大家合在一起,可選一位聰明睿智、殺伐果斷、經驗豐富、眾望所歸之大首領,方能能帶領我族走上繁榮。”
    “請問何人能擔此重任?”黑旋風不依不饒地追問道。
    老馬奴姬信緩緩站起身來,他先向眾人行了一禮,然後說道:“老奴以前是大荔戎的禦前侍衛,風風雨雨一輩子,把啥事都看透了,幾位王子劫後餘生,現在重逢,真是蒼天有眼。大荔戎命不該絕,幾位王子都很優秀,都是大荔戎碩果僅存的幾位貴族。無論誰當大首領,都是萬裏挑一,人中龍鳳,但我們一定要好中選好,優中選優,才能恢複昔日大荔戎的榮光,才能帶領羌人走向富強。因此,依老奴看來,十二王子子荔較為合適。”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議論紛紛,有人點頭表示讚同,有人則露出懷疑的神色。
    “何以見得?”人群中有人大聲問道。
    姬信不慌不忙,接著說道:“十二王子死裏逃生,為奴二十多年,從軍五年,被發配三年,前後二十六年有餘,遍嚐人間疾苦,曆盡世間磨難,
    “他身處逆境誌存高遠,癡心不改,學習文化,演習武藝,掌握秦國先進的挖炭、養馬、打鐵、鍛兵、農耕、桔槔、收割、舂米之術。
    “他率領奴隸暴動,火燒秦軍料場、放跑戰馬,在逃亡過程中幾次身臨險境,但他總能運用智慧化險為夷,尤其秦兵將其逼入絕境,火燒山洞之時,他大難不死,幸得靈虎庇護得以脫身。
    “來到羌地後,他將秦國的先進農耕技術在洮羌推廣,而且不斷創新,以牛代犁,開創羌地農耕先河。
    “以上這些不僅證明他是天選之人,更足以證明他擁有絕頂的聰明智慧,是羌族大首領的不二人選。”
    姬信說得慷慨激昂,眼神中充滿了敬佩,眾人聽後都陷入了沉思。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