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尋鐵之旅
字數:2705 加入書籤
夜幕如一塊巨大的幕布,籠罩了整個大地,子荔趁著這黑夜的掩護,率領二十餘騎踏上尋鐵的征程。
子荔原本騎著飛馬,來去自如,若是他獨自趕路,不久就能到達目的地,但此次同行的人數較多,他們不僅要尋找鐵精,還要了解沿途的風土人情,探聽各方麵的消息,所以他隻能放慢速度,帶領眾人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他們騎馬向東南方向馳騁了一百多裏,前方突然出現一座大山,矗立在天地之間。
遠遠望去,但見山勢崔巍,光滑如鏡,東西綿延,猶如一道巨大的屏風橫阻在南麵的天空,半山以下則是鬱鬱蔥蔥的森林。
子荔勒住韁繩,望著眼前的大山,問道:“這座山叫什麽名字?”
這時犁牛族酋長古庚催馬向前,向子荔介紹道:“回稟大首領,此山名叫雙子山,南北由兩座大山組成,北麵的為雄山,南麵的為雌山,雄山因其像一條巨龍的骨架,又被稱為龍骨山。”
子荔饒有興趣地問道:“為何又分別稱為雄山和雌山呢?”
古庚清了清嗓子,詳細解釋道:“雄山在北,山勢雄偉,高大挺拔,那陡峭的山峰就像男人堅實的脊梁,盡顯男人陽剛之力。它與雌山隔河相望,故稱之為雄山;雌山在南,山勢相對平緩,那柔和的線條盡顯女性陰柔之美,因此冠名。”
子荔又問道:“此山是否有鐵精?”古庚思索了一下,說道:“鐵精倒沒有聽說,隻是雌山山腰處有一猩紅洞,一年四季流淌著猩紅水,當地部族從洞中挖出猩紅色的石頭,將其砸碎,用水調成顏料,把自己渾身染成紅色,就像紅毛猩猩,模樣令人生畏,用以嚇阻敵人。”
子荔眼睛一亮,說道:“走,我們前去看看。”
於是,在古庚的帶領下,一行人打馬向山洞馳去,俗話說望山跑死馬,看似不太遠的距離,卻跑了半個多時辰。
終於他們來到這座猩紅洞前,隻見山石皆為紅色,在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詭異。
一條小溪從洞中潺潺流出,溪水泛著紅光,如同流動的血液,洞口幽深,令人不寒而栗。
他們把馬拴好,古庚在前引路,丹點燃了火把,一行人小心向山洞中走去。
山洞幽深狹窄,迂回曲折,猶如一座迷宮,盡管已是暮春時節,裏麵依舊冷氣逼人。
呂郢手拿小錘,不時從岩壁上敲下一些石塊,放入後麵的背囊之中。
他們向前走了幾百步遠,情況皆是如此,古庚有些擔心地說道:“大首領,山洞奇冷無比,據說還從來沒有人走到過盡頭,我們還是出去吧。”
子荔問呂郢道:“呂師傅,樣品采夠了嗎?”
呂郢看了看背囊,說道:“有半背囊了,應該差不多了。”這時,呂郢突然改變了主意,急忙說道,“不夠不夠。”大家疑惑地望向他。
呂郢不急不慢地說:“這種礦物盡管不含鐵精,但也是一種不錯的顏料,想必會有許多用處,我們好不容易來一趟,豈能空手而歸。”
大家一想也是這個道理,於是紛紛幫他把背囊裝滿。
一行人踩著冰涼刺骨的溪水,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出洞外,呂郢取出一塊樣品,在陽光下仔細觀察,發現礦石通體赤紅,顏色為深紅色,就像是紅色的黏土凝聚而成,與一般石頭重量相差無幾。
他用錘頭用力一敲,礦石化為齏粉,然後他從背囊中取出一些木炭,將其點燃,將礦石放入其中,令人驚奇的是,這些紅色的石頭迅速化為黑色。當溫度降低時,它又恢複成紅色,並沒有通常鐵質凝結的現象。
呂郢忙活了半天,最終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這種石頭不含鐵精,我們到別處找找吧。”
於是一行人向山下走去,翻過這座大山以後,他們走到大山南麓。
眼前的景象讓他們眼前一亮,隻見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不遠處有一座孤立的小山拔地而起,形狀宛如一隻巨大的牛頭,在陽光的下耀眼生輝。
近處草原上是成群的野犁牛、野羊,它們悠閑地吃草,不時抬起頭來,警惕地看著周圍的一切,還有一些獨角獸在草原上散步,它們那優雅的姿態讓人不禁為之讚歎。
令人感到好奇的是,幾座黑色的犁牛帳篷點綴其間,有一座帳篷還冒出縷縷炊煙。
古庚介紹道:“此山名叫照山,是我們犁牛族的標誌,我們以前就居住在這裏,此處河流縱橫,水草肥美,是一處絕佳的天然牧場。”
子荔問道:“你們是舉族遷移還是部分遷移?”
古庚回答道:“基本上是舉族遷移,還剩下一些不願遷移的老人和婦女。走,我們到那座帳篷中去。”
子荔在古庚的帶領下,不多久來到犁牛帳篷跟前,帳篷前拴著一頭碩大的獒犬,通體烏黑,毛發直立,猶如牛犢般大小,跟前有九隻毛茸茸的犬崽,剛出生不久,跑動起來搖頭晃腦,憨態可掬。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