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桓水救人

字數:3225   加入書籤

A+A-


    又經過幾日艱辛的跋涉,這一天子荔一行人終於來到一個地勢奇特的地方。
    隻見兩座高聳入雲的大山威嚴地對峙著,中間夾著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河水在狹窄的河道中洶湧前行,發出震耳欲聾的濤聲。
    子荔騎在馬上,望著眼前陌生而又壯觀的景象,心中滿是好奇,他勒住韁繩,轉頭向身旁的若蓋問道:“老酋長,這又是何處?”
    若蓋眯起眼睛,仔細地打量著周圍的地形,緩緩說道:“聽老人說我族東南一百多裏處有一座城堡,叫津中,又稱浸中。那裏氣候濕潤,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是白馬族、氐族、羌族雜居之地,估計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就是這裏了。”
    子荔的目光順著河流望去,又問道:“那條穿城之河叫什麽?”
    若蓋順著他的目光看去,說道:“這條河名為桓水,也叫羌水,它來自西麵二百多裏的大山之中。這河水可不得了,水麵狹窄,水流湍急,濤聲如雷,就猶如一條白龍在高山峽穀中穿行,若不小心落入水中,那可就凶多吉少了。”
    子荔環顧了一下四周,然後吩咐道:“你們先在此地稍事休息,我與若蓋酋長和小小先進城看看,等一切都安排妥當後再來接你們下山。”
    眾人紛紛點頭,找了個平坦的地方坐下歇息。
    子荔打馬走進城中,隻見人來人往,川流不息,街道兩旁的店鋪琳琅滿目,各種商品應有盡有,許多族人正在以物易物。
    這裏的百姓服裝各異,充滿了不同民族的特色,有身著黑色上衣,下身著燈籠褲、頭纏黑巾、紮著黑辮的氐族;有穿著以白色、青色、絳色為主,頭戴麻布織成的布帽,帽子上插著雄雉尾羽的白馬族。
    女子服飾則更為複雜多樣,包括長衫、裙子、頭飾、腰帶,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他們獨特的審美和文化;
    還有身穿麻布長衫、羊皮坎肩,包頭帕,束腰帶,裹綁腿的羌族,他們的步伐矯健,充滿了活力。
    各族百姓和睦相處,貿易往來頻繁,與秦國或羌地的風格迥異,仿佛是世外桃源。
    子荔牽著馬,緩緩走到桓水跟前,隻見桓水兩岸有許多人正在忙著架橋。
    他停下腳步,仔細觀察起來,隻見兩邊各有上百號人,他們分工明確,有的人在賣力地挖坑;有的在小心翼翼地栽樁;有的在吃力地壘木頭。
    然而每當他們將木頭放到橋上,就會傳來轟隆隆的巨響,木頭瞬間墜落水中,濺起高高的水花,但他們並沒有放棄,一次又一次地嚐試著,盡管每次都功虧一簣,卻依然鍥而不舍,子荔心中思索著架橋失敗的原因。
    就在這時,又一次意外發生了,隻見對岸一個年輕小夥子抱著一根木頭,顫巍巍走上橋頭,由於重心不穩,身體突然失去平衡,連人帶木頭噗通一聲落入水中。
    河水波浪翻滾,瞬間將他吞沒,隻留下一個小小的漩渦,河兩岸的人頓時發出一陣驚呼,有許多人沿著河岸向下遊跑去,試圖將人救出。
    子荔來不及多想,他飛身上馬,雙手緊緊地抓住韁繩,大喝一聲:“起。”
    隻聽嗖的一聲,飛馬如離弦之箭騰空而起,翅膀一展,在河麵上盤旋起來。
    小小看到這驚險的一幕,急忙大聲喊道:“大首領小心。”
    這時一個人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對身邊的人說:“阿牛,莫非我眼睛看花了?是不是有人騎著飛馬去救人?”
    那個叫阿牛的人也瞪大了眼睛,說道:“阿醜,沒有看花,真的有個人騎著飛馬去救他了,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子荔騎在飛馬上,眼睛緊緊地盯著水麵,快速地下遊追尋著那名落水者的蹤跡,突然發現一個模糊的身影在水中掙紮,他毫不猶豫地縱身一躍,跳入水中。
    冰冷的河水瞬間將他包圍,他奮力向落水者遊去,然而河水的力量遠比他想象的要強大。
    一個大浪打來,如同一堵牆般將他打入水下,水麵上瞬間失去他的蹤影,隻剩下湍急的水流。
    飛馬在水麵上焦急地嘶鳴著,兩岸的百姓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來,他們屏住呼吸,眼睛緊緊地盯著水麵,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都顯得無比漫長。
    過了好大一會,子荔突然從水中冒出頭來,一隻手中緊緊抱著那名落水者。
    飛馬看到子荔後身子迅速向下一沉,子荔抱著落水者一躍而起,猶如出水蛟龍,一下跳上馬背,飛馬振動翅膀,帶著他們向岸邊飛來,整個過程電光石火,令人目不暇接。
    當子荔飛到岸邊,翻身下馬,將落水者平放地上,迅速雙手疊加,對落水者進行施救。
    他的動作熟練而有力,不大一會落水者噴出幾口水來,悠悠轉醒,以微弱的聲音說道:“多謝壯士搭救。”
    眾人見落水者已被救活,不由鼓起掌來,這時阿醜甕聲甕氣的大聲喊道:“這是天神下凡,大家快拜啊。”
    於是兩岸百姓齊刷刷跪倒在地,大聲呼喊道:“求天神保佑。”
    子荔急忙喊道:“各位鄉親快快請起,救助落水者乃我應盡的責任,大家不必如此。”
    阿醜大聲喊道:“你有如此大神通,何不幫我們把橋架好?”
    子荔看著眼前這些樸實善良的百姓,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說道:“各位鄉親,剛才我仔細觀察了一下,你們架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方法不得當,安全措施沒做到位,以致有人落水。”
    阿醜無奈地說道:“我們兩岸的百姓前後已經修了好幾個月了,各種方法都用盡了,就是無法將橋修通。”
    子荔略一思忖,心中有了一個大致的想法,他說道:“雖然我對架橋不太熟悉,但我可以試試。”
    眾人再度歡呼起來:“這真是太好了,有神人相助,何愁橋架不通。”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