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大會致辭

字數:4361   加入書籤

A+A-


    隨著各部族依次入場完畢,整個會場沉浸在一片熱烈的氛圍中。
    “下麵,請濱洮族酋長姬墨宣布大會紀律,大家歡迎。”
    隻見姬墨邁著沉穩而有力的腳步,走上台前,用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的聲音宣布道:“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由於這次部族甚多,人數甚眾,為確保大會的順利進行,維護各族的和諧與安寧,特宣布以下幾條紀律:每個酋長有責任有義務管好自己的部族和人員,按時作息。會議期間所有人員不許酗酒鬧事,不許打架鬥毆,不許尋隙滋事,不許部族內訌,不許仇殺決鬥,不許影響團結。若不遵守大會紀律,肆意妄為,必將成為百族公敵、眾矢之的。望各族共同遵守,廣而告之。”台下的酋長們紛紛點頭,表示認同和遵守。
    “下麵,為百族酋長敬酒。”小小話音剛落,隻見左右兩側緩緩走出兩隊窈窕動人的少女。
    她們身著色彩鮮豔、款式獨特的民族服飾,她們麵帶微笑,手托木盤,木盤上整齊放著四碗米酒。
    少女們邁著輕盈的步伐,為每位酋長獻上一碗米酒。
    “下麵,有請本次大會東道主、靈虎族大首領子荔致辭,大家歡迎。”
    瞬間四周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子荔精神抖擻的走上前來,望著下麵黑壓壓的人群,熱情洋溢的說:“各位父老,各位部族酋長,全體西羌的將士們,今天是我們羌族人的盛會,也是草原人的盛會。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我們迎來了這個重要的時刻。
    “千百年來,我們居住分散,以遊牧為生,逐水草而居,我們每天隻知放牧、狩獵、稼穡,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渾渾噩噩,終老一生,不知自己為何活著,為誰活著,怎樣才能更好的活著。
    “我們就像草原上的野草隨風飄蕩,沒有方向。我們的生活雖然自由自在,但卻充滿艱辛和迷茫。每個人會不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仰望星空,思考著自己的命運。
    “今天,我來給各位回答這些問題,大家都是各族酋長,都有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承載著部族百姓的厚望,肩負著保護部族的重任,寄托著部族百姓的希望。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好自己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位百姓、每一隻牛羊。我們不僅要為自己活著,更要為百姓活著,為羌族百姓打拚,我們要像守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守護我們的部族,讓我們的族人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這就是我們活著的全部價值和人生意義。
    “為增進各部族的了解和友誼,今天我們效仿古人,在這裏隆重舉行黑羌會盟,我相信,這次百族會盟必將成為西羌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我們舉行百族會盟的目的是推舉一位西羌豪傑,作為各部族共同的首領,並與各部族結為生死同盟,打破部族之間的隔閡,共同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我們為友誼而來,為結盟而來,為歡樂而來,我們要盡情享受這美好的生活,盡情分享這歡樂的時刻。我相信,這是一次友誼的盛會,團結的盛會,結盟的盛會,歡樂的盛會,更是一次和平的盛會。通過這次盛會,必將使西羌各族互敬互愛、繁榮發展。下麵,讓我們以最虔誠的心祭奠昆侖神,告慰我們的列祖列宗。”
    說完,子荔左手無名指沾上水酒,再與拇指相觸,向天輕彈,如是三次,然後將酒從左到右輕輕潑灑在地上。
    百族酋長也如法炮製,他們表情嚴肅而恭敬,隨後上來兩隊少女又給每位酋長將酒添滿。
    子荔接著大聲說道:“現在,我提議,為了草原的繁榮,為了西羌的昌盛,諸位共飲此酒。”
    說完,子荔端起酒碗,高高舉起,百族酋長也紛紛端起酒碗一飲而盡,四周再次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下麵進行閱兵儀式和武術表演,請各族酋長入觀禮席。”小小繼續主持道。
    這時,會場中央一群身著盔甲的士卒整齊列隊,盔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他們個個身姿挺拔,神情肅穆,宛如一座座鋼鐵雕塑,散發著一種令人敬畏的氣息。
    隨著鼓聲突然響起,士卒們動作整齊劃一,揮劍劈砍,氣勢如虹。
    每一個動作都力道十足,卻又不失精準,展現出極高的軍事素養。
    士卒們左手持盾,右手握劍,時而前進,時而後退,以劍擊盾。
    “吼、哈”、“吼、哈”
    聲音低沉有力,高潮時劍盾交碰,發出沉悶的聲響,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激烈。
    他們的隊形不斷變化,忽而如潮水般湧起,勢不可擋;忽而如疾風般而退,迅速敏捷。
    沉默處鴉雀無聲,仿佛時間都已凝固;激蕩處龍騰虎躍,充滿生機與活力。
    隨著一聲號角,整個場麵偃旗息鼓,士卒們如退潮的大浪,倏忽而逝。
    正當人們引頸以盼時,場地上突然出現一個年輕人和一位老者,隻見老者手扶木犁,那木犁非常陳舊,充滿了歲月的痕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年輕人彎腰屈步,肩上套著繩索,將木犁艱難的拉著前進,每一步都步履維艱,不一會就大汗淋漓。
    他抬起頭來,仰望天空長籲短歎,仿佛在訴說著生活的艱辛。
    這時一頭由人扮作的犁牛緩步走上場來,隻見它頭上長著兩隻長長的牛角,牛角粗壯而鋒利;身上是長長的牛毛,渾身烏黑發亮,顯得格外威猛。
    這名拉犁的年輕人不由喜笑顏開,將繩索套在犁牛身上,他在旁邊牽著韁繩,但是這頭犁牛不服約束,蹦蹦跳跳,左拉右擺,發出哞哞的叫聲。
    年輕人顧此失彼,窮於應付,氣得捶胸頓足,那模樣令人忍俊不禁,引得觀眾哄堂大笑。
    後來在年輕人和老者的共同努力下,將牛捉住,穿上牛鼻橛,套上韁繩,但是犁牛還是一副牛脾氣,不服管理,不停地掙紮著。
    於是老者找來一根棍子,將繩子拴在上麵,製成一根長長的皮鞭,然後揮動皮鞭,那清脆的聲音不斷在空中炸響,犁牛感到懼怕,遂表現得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在老農的指揮下,邁出沉穩的步伐開始犁起地來。
    不一會場上出現十隻鐵犁,十名年輕人扮作犁牛,十名老者扶犁耕地。
    隻見眾牛群舞,搖頭擺尾,翻滾跳躍,進行著一場歡快的舞蹈。
    隨著一聲鞭響,群牛驚恐莫名,戰戰兢兢,被拴上韁繩,老老實實犁起地來。它們的動作雖然略顯笨拙,但卻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整個過程風趣滑稽,輕鬆自然,引來觀眾陣陣掌聲。
    隨後是弓箭表演,隻見士卒們張弓搭箭,姿勢標準有力,隨著一聲令下,箭雨齊發,每支箭都穩穩地紮在靶心,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
    後麵是集體演練,隻見五百名全副武裝的士卒,左手執盾,右手持槍,刀槍林立,甲胄分明。
    他們邁著堅定的步伐向會場走來,當走到主會場時,每人以槍擊盾,發出怒吼,軍紀嚴整、盔甲鮮明,鏗鏘有力,步調一致,令人肅然起敬。
    然隨這些士卒分成多個方陣,進行複雜的隊形變化和戰術演練。他們相互配合,默契十足。
    此時旌旗獵獵,戰鼓轟鳴,整個會場都沸騰起來。
    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來了,隻見五百匹戰馬像疾風一樣從遠處奔來。
    士卒們騎在馬上,英姿颯爽,他們或手持長矛,或揮舞刀槍,在馬背上做出各種高難動作。
    馬蹄噠噠,戰鼓聲聲,鐵騎突出,刀槍齊鳴,馬匹的嘶鳴聲與士卒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場麵壯觀激烈。
    正當人們興致盎然之時,隨著三聲鼓響,戰馬迅速集中,然後揚鞭躍馬馳過會場,絕塵而去,令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表演結束後,會場上再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士卒們列隊向觀眾致敬,每個人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