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羌人綱領

字數:4960   加入書籤

A+A-


    子荔望著眾人,誠懇地說道:“承蒙各位酋長首領厚愛,在下不勝感謝。竊以為德乾不僅是一個職位,更是一種責任。為確保部族繁榮發展,在下想與各部族酋長商討一個羌人綱領。”
    犁牛族酋長古庚甕聲甕氣地問道:“羌人綱領是什麽?”
    子荔耐心解釋道:“就是各部族都必須遵守的律令,相當於族規,它能規範我們的行為,讓我們的部族更加團結、強大,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好吧,隻要你說的在理,俺老古就無話可說。”古庚拍了拍胸脯說道。
    於是子荔清了清嗓子,鄭重地開口說道:“在下以為,本羌人綱領有以下十條:一、我們的部族對外統一為西羌,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在這片草原上大力發展教育,以文化人,使族人脫離野蠻,進入文明。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貪腐、沒有特權、沒有饑餓、沒有寒冷、沒有疾病、沒有戰爭的理想部族。老有所養、壯有所為、幼有所教、饑有所食、寒有所衣、病有所治、勞有所得的理想部族理想部族,這裏鮮花盛開、四季常青、水草豐美、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每個人不用為溫飽發愁,不用為疾病困擾,不用為戰爭顛沛流離,每個人都會生活的幸福安康。
    “二、各族百姓要安居樂業、凝心聚力,手足相親,守望相助,互通有無,互相幫助。摒棄狹隘的部族觀念,把整個西羌視為一個大家庭,不壅塞水源,不設置路障,不尋仇報複,不阻礙流通。
    “三、秦國帶甲幾十萬,兵強馬壯,諸侯深以為慮。我族勢力雖相去甚遠,不是對手,但我們與義渠聯盟,同仇敵愾、起兵反秦。然後韜光養晦,保存實力,避實擊虛,交好各族,壯大部族,以換來今後西羌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和平。
    “四、我族將以先進的農耕技術為引領,大力發展農耕、畜牧、種養、狩獵,以集中解決族人溫飽問題為首要任務。
    “五、我族當遍訪羌地,尋找石炭和鐵精,大力發展冶鐵和鍛造,製作先進的兵器和農具,提高我族的防禦能力和農耕技術。
    “六、每個部族、每個酋長和族民都一律平等,廢除特權。無論是酋長還是普通族民,都要遵守族規,立功受獎,犯法受罰,以維護族規的尊嚴。
    “七、族人以誠信為本,族內與族外公平交易,以物易物,不得巧取豪奪,強買強賣。不偷盜,不奸淫,不擄掠,也不得以大欺小,恃強淩弱。
    “八、自此以後,西羌百族都是一家,可以自由流動。人員的自由流動有利於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能讓我們更好地利用資源。凡願來洮羌居住的百姓,將發放農具、種子,並為其搭建房屋,教會每個人農耕技術,為新來的百姓提供必要的幫助,讓他們盡快融入我們的部族。反之,洮羌百姓也可根據自己意願,遷徙遠方,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
    “九、族人皆聽從德乾統一號令,不得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級服從一級,所有重大事務皆在議事廳議事,任何人不得違抗命令,否則以族規論處。
    “十、我們要尊重自然,愛護生命,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合理利用資源,不濫砍濫伐,不過度放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以上十條如有不同意見,請大家提出,我們再進行補充完善。”
    眾人聽後,皆點頭稱善。
    黑熊族酋長尕達各疑惑地問道:“我是個大老粗,以前隻知道喝酒吃肉,從來也沒有想過這麽遠的事情,你說的那個理想部族能否實現?”
    子荔諄諄教誨道:“人活著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麽?總該有些目標和追求吧,而不是渾渾噩噩,虛度終生。這個理想部族是神仙一樣的社會,需要我們每個人為之奮鬥終生,哪怕流血犧牲也在所不辭,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和追求。雖然實現這個目標可能會很困難,但隻要我們齊心協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努力,就一定能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
    尕達各不解地問道:“不懂德乾所說發展文化、以文化人是什麽。”
    子荔誠懇地說:“文化的作用是讓人脫離愚昧、進入文明社會。任丙、彧庚、郅垚、姬墨、姬過還有姬瑩雪、小小,他們都受到過孔子等諸子百家以及孫子兵法思想的良好教育。我雖然那時為奴,但作為伴讀書童,不知不覺也學會了許多。閑暇時我可以給部族的孩童傳授知識,讓他們懂得禮儀、道德和智慧,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通過文化的傳承和教育,使我們的族人變得更加聰明、更有素養。”
    “德乾考慮得真是周到,我老尕算是真的佩服你了。”尕達各豎起大拇指說道。
    子荔問道:“各位還有何意見?”
    “一切但憑德乾作主。”眾人異口同聲答道。
    部族會議結束後,子荔再次接見義渠使者響山,說道:“經過部族會議討論,我族對結盟和出兵之事沒有任何異議,隻是還有一些細節需要商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說無妨。”響山說道。
    “這些士卒沒有經過嚴格訓練,倉促上場,戰力堪憂,如何是好?”安子問道。
    子荔問道:“這些士卒經過訓練形成戰力,最少需要多長時間?”
    安子盤算一陣後說:“回德乾,最少需要十五天左右。”
    子荔考慮了一下說:“好,這件事就由姬墨酋長和安子負責,盡快訓練士卒形成戰力。你們要製定詳細的訓練計劃,注重士卒的體能、技能和紀律訓練,讓他們盡快成為一支有戰鬥力的隊伍。”
    隨後他又問道:“出兵秦國,到達交戰前線,需要多長時間?”
    姬過回答:“從黑水溝到黑羌城來回運送兵器需要十天,路上行軍需三天,訓練十五天,加上糧草準備,最少也需一月時間,才能到達交戰前線。”
    “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如果一月以後,就會錯失良機。”響山急忙說道。
    白馬酋長乜正說道:“運送兵器十天時間太長,我族離黑水溝最近,可派我族青壯年運送,這樣最快隻需三天時間。”
    “多謝酋長仗義出手,小小,你騎飛馬帶酋長前往,盡快將兵器運來。”小小與乜正領命而去。
    “向前線運送糧草應該怎樣運送?何人運送?運送糧草之人算不算在兩萬人之內?”姬過一連問出三個問題。
    子荔思考了一下說:“可以調集族人運送糧草,即使年輕婦女也未嚐不可,她們同樣可以為部族貢獻自己的力量。另外再派一千士卒押運,確保糧運安全。運送糧草之人不算在兩萬人的戰鬥隊伍之內,但他們也是戰爭勝利的重要保障。”
    “還有一個問題,羌族士卒都沒有經過嚴格訓練,倉促上陣,恐怕不是秦軍的對手。”姬墨問道。
    “為表達我王的誠意,在下奉我王之命,率精銳騎兵兩千,指揮官為忽爾明,擅長騎、步兵作戰,此時正在你們東北邊境待命,倘若結盟成功,在下即令他們開拔過來,對這些士卒嚴格按照義渠的戰法進行訓練,等戰爭開始後,這兩千義渠精兵統一歸德乾指揮和調度,不知德乾意下如何?”
    “有義渠的大力支持幫助,在下就放心了。既如此,我族願與義渠結盟,共抗強秦。”
    “這是擬好的盟約,若德乾沒有異議,請在盟約上簽字,然後滴血盟誓即可。”
    子荔接過盟約,隻見上麵寫道:“為抗強秦,義渠王酈景與西羌大首領德乾盟誓如下:“暴秦無道,殺我子民,占我河山,毀我宗廟,擄我百姓,搶我牲畜,以至生靈塗炭,血流成河,悲風四起,天怒人怨,士可忍孰不可忍?故君子一怒天地變色,猛士一怒血流五步。今義渠與西羌訂立盟約,世代友好,不離不棄,反暴秦,收河山,共進退,複故土,以雪前恥,以報世仇,若有背叛,人神共憤,天地難容。諸神為證,盟約為憑,滴血起誓,即約即行。盟誓人:義渠王酈景。”後麵一行留下空缺。子荔不假思索,在後麵鄭重寫下“西羌德乾子荔”六顆大字,隨後他心潮澎湃地大聲喊道:“拿酒來。”
    侍從端來一碗米酒,子荔咬破中指,將鮮血滴入碗中,義渠使者響山也如法炮製,隨後向地上灑上一半,敬告天地神明,喝上一口交到子荔手中,子荔一飲而盡,大聲說道:“我,西羌德乾子荔,自願與義渠結盟。”
    “我,義渠使者響山,替義渠王酈景在此盟誓,我義渠自願與西羌結盟,”
    然後二人異口同聲說道:“世代友好,不離不棄,同患難,共進退,反暴秦,報世仇,若有背叛,天地難容。”
    禮畢,兩隻有力的大手緊緊握在一起。
    “德乾先做準備,在下須盡快回去向我王稟報,路上需要二十天,義渠出兵綿諸也需十天,因此我們一月後在隴山之西會師。”
    “祝先生一路順風,隴山之西見。”子荔依依不舍的告別。
    會盟結束後,在小小的撮合下,在子荔的全力支持下,黑羌城舉行了盛大的集體婚禮,七王子彧庚、九王子郅垚、公子姬墨、姬過、霧、奎、安子、駒等人都喜結良緣,找到自己的真愛。
    尤其是丹,在吉姆的不懈追求下,在小小的鼎力相助下,這兩個曆經磨難的有情人終成眷屬。當然了,經過姬瑩雪的斡旋,子荔與紫薇姑娘也終於走到一起。
    但是有點令人遺憾的是,老馬奴姬信、呂郢都不同意成家,最終孤身一人。
    隨著夜晚的到來,跳動的篝火旁,人們載歌載舞,整個黑羌城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