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趙璿投誠

字數:4279   加入書籤

A+A-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激烈戰鬥,整座臨洮城終於被全部攻占。
    勝利的旗幟在城牆上高高飄揚,西羌士卒歡呼雀躍,他們曆經艱辛,終於贏得這場關鍵的戰役。
    隨後不久,城中除去戰死的秦兵外,守將趙璿和公孫離還有五百多士卒被押到廣場上來。
    廣場上彌漫著一種緊張而肅穆的氣氛,士卒們垂頭喪氣,而趙璿和公孫離則神情各異。
    姬墨大步走到子荔麵前,單膝跪地抱拳施禮道:“啟稟德乾,此役共殲敵一萬五,繳獲糧食五千擔,草料一萬捆,戰馬兩千匹,兵器兩萬把,箭簇五萬支,請德乾定奪。”
    子荔站在高台上,眼神銳利而沉穩,他略作思索後回答道:“俘虜押往黑羌城,這些糧草、戰馬和兵器,除部分補充損耗外,其餘暫時留下以備他用,將趙璿和公孫離留下。軍隊負責撲滅餘火,安撫百姓,休整一天,小小負責警戒。”
    “遵命。”眾將領齊聲回應。
    在臨洮城軍事大廳內,氣氛略顯凝重。子荔坐在主位上,看著被押進來的趙璿和公孫離,緩緩問道:“趙璿,公孫離,你們是哪裏人?”
    “回大王,小的趙地人。”趙璿低著頭,聲音中帶著一絲忐忑。
    “老子生為秦國人,死為秦國鬼。”公孫離大義凜然地說。
    子荔接著問道:“為何要給秦國當兵?”
    “小的母親乃趙國人,被秦國擄為奴隸,在下被秦國征召從軍,因戰功卓著,被擢升為臨洮守將。”趙璿滿臉憂慮地回答。
    “老子世代都為秦國人,拿起武器報效國家,乃每一個大秦人的職責,此乃大丈夫之所為也。”公孫離義正言辭地說道。
    姬過站在一旁,看著公孫離,心中暗暗敬佩他的氣節,但為了德乾的大業,他還是開口勸說道:“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將軍何不棄暗投明,為我西羌出力?”
    “老子一生不事二主,要殺便殺,何必多言。”
    “我們德乾寬厚仁慈、感念將軍乃真義士,愛惜人才,禮賢下士,將軍何不改弦易轍,以事明君?”姬過繼續勸說道。
    “我意已決,再勿多言。”公孫離的態度依然堅決。
    姬墨看了一眼子荔,然後大聲命令道:“將公孫離拉出去斬首。”
    子荔看著公孫離的背影,由衷讚歎道:“真英雄也,隻是太可惜了。”
    姬過說道:“大敵當前,容不得半點馬虎,如果不能為我所用,放虎歸山隻怕後患無窮。”
    子荔點了點頭,隨後看向趙璿問道:“將軍,你又如何打算?”
    “在下願降。”趙璿低頭頷首道。
    “將軍真的願降,再不悔改?”子荔再次問道。
    “在下與秦國有血海深仇,時刻想著報仇雪恨,怎奈勢單力薄、孤掌難鳴,早就聽聞德乾被推為西羌豪傑、百族之王,在下佩服之至,願意投誠,以效犬馬之勞,再不更改。”趙璿誠懇地說道。
    “好,來人,快為趙將軍鬆綁。”子荔下令道。
    隨後子荔走上前來,雙手握著趙璿的手說:“趙將軍受驚了。”
    趙璿誠惶誠恐地說:“多謝德乾不殺之恩,在下萬死不辭,以報知遇之恩。”
    “趙將軍言重了,想我西羌長期飽受秦國之禍,如今舉義旗,興義兵,以削前恥,怎奈對秦國道路不熟,情況不明,還需將軍多多指教。”子荔真誠地說道。
    “此乃在下應盡之義務,德乾不必客氣,凡有所問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趙璿拍著胸脯保證道。
    “請問此處到隴山之西道路地理情況如何,秦兵兵力配置如何?請趙將軍明示。”子荔急切地問道。
    “據在下所知,隴山之西並不屬於秦國勢力範圍,為義渠屬部西戎控製,臨洮距隴山之西直線距離兩百多裏。有兩條線路,一條翻山,路途較近,從臨洮到隴山之西需翻越馬銜山、蓮花山、岷山等山脈,這些山脈地勢險峻,翻越難度較大,路程能縮短三四十裏。”
    “一條不翻山,路途較遠,有近三百裏,從臨洮出發,沿洮水北上,途徑梅川、西江、文峰,沿洮水和渭水河穀地帶行進,道路平坦易行,是主要的交通要道。”
    “將軍認為走哪條路較好?”子荔問道。
    “在下認為走第二條線路較為合適,這樣人馬不累,沒有危險,對於騎兵來說,多三四十裏也不算太遠。”趙璿分析道。
    “其間有沒有秦軍主力?”子荔又問道。
    “據在下所知,沿途並無秦軍主力,但在梅川、西江、文峰等地,都有秦國設置的驛站以及少量兵力,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以防止走漏消息。”趙璿提醒道。
    “將軍所言極是。今後你就在我身邊,做帳前侍衛和軍師。”子荔滿意地說道。
    “多謝德乾。”趙璿感激地說道。
    “傳令下去,大軍休整一天,後天寅時造飯,卯時出發。”子荔下達了命令。
    姬墨及眾將領命而去,各自去安排相關事宜。
    第二天天一亮,子荔早早起來,察看戰事情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經過一晚上鏖戰,整座臨洮城麵目全非,房屋被大火燒毀,殘垣斷壁隨處可見,到處都是一片廢墟,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煙火味和血腥味,令人感到窒息。
    子荔命令將士撲滅餘火,掩埋屍體,搶救傷員,整理軍備,他在趙璿的陪同下,察看了整個臨洮城。
    他們走過一條條街道,看到百姓們流離失所的慘狀,心中十分不忍,命令對那些受災的百姓發放糧食,希望能緩解他們目前的困境。
    一些百姓看到趙璿,個個恨之入骨,一位老者恨恨啐了一口,大罵道:“你這個臨陣變節、豬犬不如的東西,還有臉活在這個世界上?”
    趙璿大聲對這些百姓說道:“臨洮城的百姓們,德乾是西羌豪傑、百族首領,是仁義之師,不是我們的敵人。他身藏靈虎,手持神弓,躬身農耕,愛護百姓,是上天所庇護之人,我們怎麽能與他為敵呢?現在大家都看到了吧?他開倉放糧,賑災百姓,掩埋屍體,撲滅餘火,打掃戰場,搶救傷員,這樣的首領才能得到百姓的愛戴,才能為萬民所擁護啊。”
    趙璿的話語充滿了感染力,於是全體百姓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更有許多人伏在地上叩首,祈求子荔的庇護和保佑。
    子荔走到那位老者麵前,親切地問道:“老人家,你的祖先是哪裏人啊?”
    “回大人,我先祖乃氐族。”老者恭敬地回答道。
    “那你怎麽成為秦國人了?”子荔好奇地問道。
    “回大人,幾十年前,剌龔公征伐氐族,將我們強擄為奴,將我們的土地並入秦國。”老者無奈地說道。
    “秦國對你們怎麽樣?”子荔接著問道。
    “還能怎麽樣,秦人處處高人一等,將我們當成劣等部族,橫征暴斂,強取豪奪,我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簡直生不如死啊。”老者悲憤地說道,眼中閃爍著淚花。
    “那你又為何對趙將軍進行侮辱呢?”子荔問道。
    “老夫認為,人活著就要有氣節,即使是死,也不能臨陣變節。”老者堅定地說道。
    “當初你或者你的先祖在秦國入侵時,為何不堅守氣節,而選擇屈身為奴呢?”
    那個老者再回答不出一句話來。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