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兵臨城下
字數:4690 加入書籤
四天後的上午巳時,子荔身披黑色披風,騎著毛色油亮的駿馬,率領著三萬西羌大軍,浩浩蕩蕩翻越隴山進入渭水平原。
隴山猶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橫亙在高山與平原之間,作為兩者的分界線,地形變化極為明顯。
當大軍行至此處,能清晰地看到平原與山地的過渡。
陳倉北依隴山餘脈,地形以平原、台原為主,望著即將走出隴山,進入那廣袤的關中平原,西羌士卒的臉上露出勝利的笑容。
一個年輕的士卒興奮地說:“終於走出隴山了,聽說關中平原富庶無比,這次咱們定能大獲全勝。”
身旁的同伴也激動地回應:“是啊,隻要跟著德乾,咱們就有盼頭了。”
子荔回望隴山的雄偉氣勢,尤其是那“五峰挺秀,二華同高”的吳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令人歎為觀止。
再看渭水平原,一馬平川,田野裏綠油油的莊稼隨風搖曳,河流縱橫交錯,美麗富饒的景象盡收眼底。
極目遠望,但見陳倉城南依鍾南山,北靠隴山,恰好位於“千渭之會”,汧水和渭水在此交匯,渭水自西向東奔騰不息,流經陳倉城,形成一片富饒的河穀地帶。
這裏是幾百年前周朝先祖“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的周原西部邊緣地帶。
秦文公四年,也就是周平王宜臼九年,秦人在汧渭之會建立國都,並在此地築城,名為平陽城,後改為陳倉城,至今已有三百三十多年的曆史,它早已成為秦國的發祥地和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
然而此刻,古老的陳倉城正濃煙滾滾、烈焰飛天,那熊熊大火映紅半邊天,刺鼻的焦味隨著微風飄到子荔的鼻間。
小小飛馬趕來,單膝跪地:“啟稟德乾,陳倉城已被義渠大軍攻占,他們正四處燒殺搶掠,城中百姓哭聲震天,慘不忍睹。”
子荔眉頭緊皺,問道:“你與義渠大軍聯絡了沒有?”
小小回道:“還沒有,下一步行動該當如何,請明示。”
子荔轉過身來問道:“趙將軍,陳倉城與雍城相距多遠?秦國騎兵多長時間能趕到?”
趙璿答道:“回德乾,二者相距不足八十裏,秦國騎兵如果全速趕來,最快半個多個時辰即可到達。”
子荔急忙說道:“估計秦國已經行動,現在援軍正向陳倉趕來,我們需盡快與義渠大軍會合,以商對策。”接著,他看向一旁的小小,說道:“你即刻飛過陳倉,向雍城方向火速偵查,發現情況及時回報。”
“遵命。”話未落音,小小便騎上飛馬,如離弦之箭向雍城方向疾馳而去。
子荔急忙率領大軍風馳電掣般向陳倉趕去。
***
此時秦國的都城雍城,朝堂上早已亂作一團,秦躁公嬴欣坐在王位上,暴躁不安,大聲嗬斥道:“義渠十萬騎兵翻越隴山,怎麽提前一點消息也沒有掌握,你們都是幹什麽吃的?”
大臣們都嚇得瑟瑟發抖,大氣都不敢出,這時令尹範忠壯著膽子啟奏道:“大王,我軍主力正在前線與魏趙僵持,後方空虛,被義渠人掏了老窩。陳倉距離雍城不到百裏,如果義渠人全速推進,半個多時辰就能抵達,則雍城危矣,為今之計大王需盡快避禍鹹陽,派岐山大營援軍火速前來救駕。”
正在此時,一名斥候慌慌張張跑了進來,氣喘籲籲地稟報道:“報,西羌三萬兵馬攻取臨洮,臨洮一萬餘士卒陣亡,守將趙璿投降。綿諸守將葛玉明率一萬士卒投降,西羌兵馬正向陳倉而來。”
嬴欣瞪大眼睛驚呼道:“什麽?臨洮、綿諸失守,西羌軍隊正向陳倉而來,那下一個目標會是……雍城。”
他不由感到後背一陣發冷,一種從沒有過的恐懼感湧上心頭,令他不寒而栗。
朝堂上更加混亂起來,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說應該立刻加強雍城的防守,有的說要趕緊向其他諸侯國求救。
正亂得不可開交之時,斥候急報:“報,南鄭叛軍三萬鐵騎從漢中一路斬關奪隘,正接近雍城,請大王定奪。”
嬴欣再次驚得合不攏嘴:“這些亂臣賊子的首領都是何人?”
範忠稟報道:“義渠亂軍首領酈景,乃前任義渠王酈寬之子。西羌叛軍首領乃所滅大荔戎國十二王子子荔,不久前西羌百族會盟,推舉其為西羌豪傑、阿朗德乾。南鄭叛軍首領林安南,大將龐奎乃大荔戎國第八王子。”
嬴欣聽後,氣得雙手握拳,咬牙切齒地說道:“又是大荔戎,大荔戎,大荔戎,幾十年來就像惡魔一樣纏著寡人。”
正說著,他腦子裏靈光一閃,連聲驚呼道:“大荔戎那小子,我想起來了,一號人奴,好幾年前被押往邠地挖炭,恰遇大地動,從地底逃出,經過三場決鬥成為自由民,被押往周原耕種,他什麽時候成了西羌豪傑、百族之首?當初寡人怎麽就沒斬了這小子呢?”
範忠解釋道:“據說此人在我大秦為奴二十幾年,逃跑途中偶得靈虎護身,他將我大秦的先進農耕技術在西羌推廣,收買人心,附近各部族紛紛歸附。他又馴服飛馬,得黑羌神弓,接連打敗我大秦兩次大規模進攻,這次又與義渠人結盟,目的是要報大荔戎的滅國之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嬴欣一下癱坐在王位上,他一時腦子轉不過彎來,歇斯底裏地大吼道:“西羌一個小小的部族,怎可能一次調集三萬大軍,而且都是騎兵?怎麽事先沒有一點消息,這是讓寡人作睜眼瞎。現在我們陷入四線作戰,這下全亂套了。”他急忙問道,“賊寇勢眾,如何是好?”
範忠急忙上前,拱手說道:“啟稟大王,盡管情況錯綜複雜,但隻要能理清頭緒,抓住要害,則可以撥亂反正、一錘定音。”
“如何才能撥亂反正、一錘定音?”嬴欣驚恐的問。
“這次邊境之亂主要原因是我主力正在前方與魏趙相持、後方空虛所致,隻需將我二十萬主力從前線調回,則能平息這次邊境之亂。”
“既然如此,誅滅義渠王酈景者賞五千金,封千戶侯;誅滅南鄭叛軍林安南和將軍龐奎者與之同等;誅滅西羌賊人德乾者賞萬金,封萬戶侯。”嬴欣聽後,稍微鎮定了一些,接著問道,“前線主力最快多長時間才能趕回?”
這時庶長嬴發上前答道:“啟稟大王,主力回援需謹慎行事,有序撤退,否則會被魏趙識破而陷入被動,如此騎兵最快需要七天,步兵需要二十天時間。”
嬴欣又問:“王城禁軍幾何?”
嬴發回稟道:“回稟大王,雍城禁軍總兵力五萬,其中騎兵一萬、步兵四萬,分屬衛尉、郎中令和中尉統領,岐山大營原有精銳十五萬,後抽調五萬,還剩十萬,陳倉守軍三萬,已盡數覆沒。”
嬴欣聽後,長歎一聲說:“沒想到十幾年前,我們趁義渠主力東征出兵,連占義渠二十五城,虜獲義渠王,這次他們是以其人之道還製其人之身,這是一報還一報啊,他們的目的是想將寡人俘虜。”
少頃,他鎮定了一下情緒,憤憤的說,“不,這決不可能。傳令主力火速回援,再調岐山大營全部人馬前去迎敵,命令禁軍誓死守衛都城,違令者斬。”
“末將立即安排,請大王枉駕屈尊,前去鹹陽避難,再不走就來不及了,這裏的一切交給老臣便是。”
“傳令,禁軍一萬騎兵護駕,其餘禁軍固守待援,我大秦將士個個都是血性男兒,即使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決不投降。”
“大王放心前去,老臣謹記,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嬴欣帶文武百官慌忙離去。
此時,子荔率領的大軍正快速向陳倉城進發,路上遇到一些從陳倉城逃出來的百姓,他們衣衫襤褸,扶老攜幼,滿臉驚恐。
子荔勒住馬,走到一位老者麵前,輕聲問道:“老人家,義渠人在城裏都做了些什麽?”
老者顫抖著聲音說道:“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們實在活不下去了。”
說著,忍不住老淚縱橫。
子荔聽後,安撫了一下老人,然後對身邊的士卒們說:“我們一定要盡快與義渠人會合,製止他們的暴行,但同時也要為我們西羌和大荔戎討回公道。”
大軍繼續前進,很快就來到陳倉城外,隻見陳倉城門大開,火光衝天,喊殺聲此起彼伏。
過了不久,斥候回報:“啟稟德乾,義渠人正在城內大肆搶奪財物,沒有統一指揮,整個義渠大軍全亂套了,請德乾定奪。”
子荔聽後,心中有了主意。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