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躬耕鐵布
字數:2977 加入書籤
第二天,白馬族酋長乜正率領百姓浩浩蕩蕩趕到鐵布。
與此同時,呂郢也率黑水溝人馬趕到,整個鐵布族一下子熱鬧起來,當地百姓扶老攜幼,像趕大集一樣出來看熱鬧,孩子們歡呼雀躍,興奮得像打了雞血一樣,在人群中穿梭嬉戲。
又過了幾天,姬墨率領西羌大軍和各族百姓陸續到來,一時間整個鐵布更加熱鬧非凡,到處都是人來人往的景象。
這麽多人一下子湧進來,要安頓吃住,尕多忙得手忙腳亂。
不過好在有葉辰、炫邁、古庚、岩羊和各族酋長相助,大家分工合作,一切都進行得有條不紊。
子荔見眾人都已到齊,召集大家商討去留的問題。
他把尕多提出在鐵布暫留一段時間的主意說給眾人聽,結果大家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有的認為這裏條件優越,適合暫居一段時間,好好發展生產;有的則擔心秦國隨時入侵,主張馬上西遷。
兩種意見互不相讓,場麵一度有些混亂。
子荔等大家稍微安靜下來,說道:“這裏離秦國千二百裏,如果秦軍長驅直入,最快也需要二十天左右才能到達。我們可以從盤龍山到鐵布,沿途設立烽火台,同時做好空中警戒,及時傳遞消息,一旦發現秦國入侵,再舉族西遷也來得及。”
姬過問道:“德乾的意思是在此留居一段時間?”
子荔點點頭說:“本德乾想在析支河首設立前進據點,然後派兵把守,等到冬天到來、冰封河麵之時,將一部分百姓遷到黃河以西,如果秦國入侵,不至於亡國滅族。”
郅垚思索了一番,說道:“這個辦法可行,但在下認為,如果秦軍不來,我們每天提心吊膽過日子也不是辦法,不管秦軍來與不來,日子總得過。我想煉鐵的事情不但不能削弱,還需進一步加強。請德乾加派人手,呂師傅再赴黑水溝提煉鐵精、研製兵器、燒製木炭、鍛造兵器農具,並將所煉成品分期分批運送過來。”
姬過接著說道:“既然德乾決定大軍和百姓在此留居,這幾萬人的吃住是一個大問題。因此在下建議,所有士卒要與百姓一道,一部分伐木建房,其餘士卒在桓水兩岸配合秋耕,爭取開墾出至少三萬畝土地,方能滿足這幾萬人的吃喝。”
子荔心中暗自思忖:三萬畝耕地看似好多,但現在有三萬士卒,每人一畝,也不是太難的事情,然後說道:“既然如此,就照姬公子所說。由姬墨將軍按照戰時管理,所有士卒上馬為兵、下馬為農,幫助百姓建房耕耘、狩獵捕魚、飼養牲畜。呂師傅將原班人馬帶回黑水溝,另外丹率領五百士卒一同煉鐵,並保證將農具和兵器及時運往鐵布。霧負責將農具及時分發到位,兩天後開始秋耕。”
眾人領命而去。
鐵布,這片地理位置獨特的土地,桓水以南山勢連綿不絕,一直延伸到河邊,而桓水北岸則與南岸形成鮮明的對比,這裏地處陽坡,陽光充足,山勢平緩開闊,可耕地大部分都集中在桓水北岸。
第二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桓水北岸時,這裏已是人歡馬叫、旌旗招展。
放眼望去,幾萬士卒與各族百姓混在一起,正幹得熱火朝天。
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膚色和語言,但此刻,他們的心卻緊緊相連,共同投入到這場史無前例的秋耕大生產中。
桓水北岸的土地雖然肥沃,但從未被開墾過,上麵荊棘叢生,野草遍地,有些地方野草艾蒿長得有一人多高,清理任務十分艱巨。
那些看似平整的土地,真正要將其翻耕也存在許多困難,地表有一層厚厚的草皮,下麵草根密布,像蛛網一樣牢牢抓住地麵。
若用鐵犁翻耕,速度會大打折扣,還會損壞鐵犁,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上麵的這層草皮切割成長寬不一的土塊,然後將其揭去,一塊一塊壘在田邊,再在上麵插上黑刺,以阻擋野鹿、黃羊和野彘毀壞莊稼。
西羌士卒們沒被這些困難所嚇倒,他們手持鋒利的長刀,先將那些淩亂的荊棘砍掉,再用鋤頭將一棵棵樹連根挖出。
有的士卒手上紮出血來,有的手掌磨出血泡,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
一些婦女也不甘示弱,她們手持鐮刀,彎腰在田壟間割草,手起刀落,野草被碼放整齊,這是牲畜冬天的草料。
被清理出的田地裏,一群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正俯下身來,以身為牛,奮力前行。
他們的額頭上布滿晶瑩的汗珠,但依然沒有停下腳步,身後的土地被犁出一道道深深的溝壑,泥土被翻得鬆軟。
一旁的老牛似乎也被這熱烈的氣氛所感染,低著頭默默拉犁,一步一步向前邁進。
此時孩子們也沒閑著,他們像一群歡快的小鳥,在田間地頭跑來跑去。有的提著陶罐,給辛苦勞作的家人送水,有的追逐嬉戲,歡聲笑語蕩漾在田野上空,給這繁忙的秋耕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子荔站在田邊,被眼前的一幕所感染,不由走上前去。
他先蹲在地頭,抓起一把黃土,仔細觀察著,然後站起身來,擼起袖子,從一位小夥手中接過繩索套在自己脖頸,然後邁著堅實有力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前走去。附近的士卒和百姓看見,禁不住大聲歡呼起來。
夕陽的餘暉灑落下來,給大地披上一層金色的外衣,勞作了一天的人們陸續收工,他們扛著農具,臉上洋溢著疲憊而滿足的笑容。
他們的身影越拉越長,定格在這片充滿希冀的田野上。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