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張三豐的支持

字數:4909   加入書籤

A+A-


    張三豐這時開口,聲音平靜卻擲地有聲:
    “此事,我來做主。”
    眾人皆看向張三豐,隻見他目光深邃:
    “翠山說得沒錯,明教反元,乃大義之舉。
    武當立派百年,從未恃強淩弱,更不會助紂為虐。
    六大派與朝廷勾結,違背俠義之道,我們絕不能參與。”
    他看向俞蓮舟:
    “蓮舟,你即刻寫下回信,告知六大派,武當與明教無冤無仇,不願參與武林內鬥,更不會助元反漢。
    同時,修書一封給楊逍,言明武當保持中立,絕不插手此次紛爭。”
    俞蓮舟躬身應道:“弟子遵命!”
    “師傅,您英明!”
    張翠山心中大石落地,激動道,
    “多謝師傅體諒,也多謝二師兄、三師兄、六弟理解!”
    張三豐擺了擺手:“你不必謝我,我隻是做了合乎道義之事。
    無忌這孩子,天賦異稟,如今九陽神功想必已大成,有他在,明教足以應對六大派。
    我們武當守住本心,便是對他最大的支持。”
    俞岱岩點頭道:
    “師傅說得是。如今大師哥、四師哥、七弟外出,我們更要謹守武當山,密切關注江湖動向,切勿讓宵小之輩有機可乘。”
    “三師兄放心,我已命弟子加強山門戒備。”
    俞蓮舟補充道,
    “若六大派敢來挑釁,我們也能從容應對。”
    殷梨亭笑道:
    “五哥,等大師哥他們回來,我一定好好勸說他,讓他明白其中利害。無忌出關後,你一定要帶他回山看看,師傅和我們都很想他。”
    張翠山眼中泛起暖意:“一定!等此事平息,我便帶無忌回山,給師傅和師兄們請安。”
    張三豐望著窗外雲海,緩緩道:“多事之秋,人心浮動。但隻要我們守住俠義本心,不被偏見蒙蔽,武當便能立於不敗之地。翠山,你一路勞頓,先下去歇息,回信之事,交給蓮舟便可。”
    “弟子遵命!” 張翠山躬身行禮,轉身退出丹房。
    當日午後,俞蓮舟的兩封書信便由武當弟子快馬送出,一封送往悅來客棧六大派駐地,一封送往光明頂。
    光明頂之上,楊逍剛收到坐望峰弟子回報,知曉張無忌神功大成,正與殷天正、韋一笑等人商議防務,忽聞武當回信送達,連忙拆開細看。
    “好!太好了!” 楊逍看完書信,撫掌大笑,“武當果然保持中立!有張真人做主,我們便少了一大隱患!”
    殷天正捋須笑道:“老夫就說,張真人深明大義,定會念及無忌的淵源。如今武當中立,我們便可專心應對六大派了!”
    韋一笑眼中閃過狡黠:“教主,蘇王已然出關,不如請他即刻前來議事,有他坐鎮,我們更是如虎添翼!”
    楊逍點頭:“正有此意,即刻派人去坐望峰,請蘇王前來!”
    此時悅來客棧,大堂內人聲鼎沸,酒肉香氣與江湖人的汗味混雜在一起。
    六大派弟子分坐各桌,刀劍橫置,寒光閃爍,大堂內鴉雀無聲,唯有主桌方向傳來低聲商議的聲響,氣氛凝重得幾乎讓人窒息。
    主桌之上,滅絕師太、崆峒五老、華山鮮於通、衡山莫大先生、昆侖何太衝夫婦圍坐一堂,正對著一張簡陋的光明頂地形圖低聲謀劃。
    “光明頂西側是斷魂崖,地勢險要,明教定設了重兵,我們可從東側山道強攻,那裏植被茂密,便於隱蔽突襲。” 唐文亮用手指點著地圖,語氣篤定,“隻要突破第一道哨卡,剩下的明教妖人便不足為懼!”
    班淑嫻尖聲附和:“唐掌門說得是!明教那群邪魔歪道,隻會用些旁門左道的伎倆,正麵交鋒,哪裏是我們名門正派的對手?”
    滅絕師太麵色冰冷,緩緩搖頭:“不可大意。楊逍的乾坤大挪移、韋一笑的寒冰綿掌都頗有門道,還有五散人,雖單個實力不濟,聯手起來也需提防。此次我們雖失了倚天劍,但六大派聯手,兵力是明教數倍,務必一舉覆滅,不留後患。”
    鮮於通撚著胡須,笑道:“滅絕掌門放心,我們已打探清楚,明教教主陽頂天失蹤多年,群龍無首,如今全靠楊逍撐場麵。隻要拿下楊逍,明教便不攻自破。”
    莫大先生指尖輕撥琴弦,發出一聲低沉的嗡鳴,淡淡道:“需防他們龜縮不出,拖延時間。我們應速戰速決,不給他們喘息之機。”
    就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商議得正緊時,三道身影踏著門檻走進大堂 。
    正是剛從汝陽王囚籠中脫身的宋遠橋、張鬆溪、莫聲穀。
    三人衣衫略顯淩亂,眉宇間帶著疲憊,卻依舊氣度沉穩。
    “宋掌門!你們可算來了!” 唐文亮率先起身,大笑著迎上前,“我們正商議進攻光明頂的計策,就等你們武當來,湊齊六大派的力量,一舉踏平明教總壇!”
    宋遠橋拱了拱手,神色卻難掩疑慮,順勢落座:“唐兄客氣了。此次脫困太過蹊蹺,汝陽王布下天羅地網擒住我們,卻未加審訊便直接放行,甚至派人‘護送’至城外,此事絕非偶然,我總覺得心中不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莫聲穀跟著坐下,忍不住拍了下桌子:
    “何止蹊蹺!我看這裏麵定有貓膩!
    我們被囚期間,明明聽到汝陽王府親衛談論‘倚天劍’‘盟約’,若不是你們五大派與他有交易,他為何要將倚天劍留在府中,反而放我們這些‘敵人’出來?”
    此言一出,大堂內瞬間安靜了幾分。
    滅絕師太麵色一沉,冷聲道:
    “莫七俠慎言!五大派乃名門正派,豈會與朝廷奸賊勾結?
    汝陽王不過是怕我們魚死網破,損了他的元氣,才故作大方放我們脫身。
    如今當務之急是對付明教,這些無關緊要的猜疑,休要再提!”
    “滅絕掌門說得輕巧!”
    莫聲穀反駁道,
    “沿途南下,我們見元兵肆虐,百姓流離失所,反倒是明教弟子在暗中接濟流民,這與六大派口中‘魔教殘害生靈’的說法,截然不同。
    此事疑點重重,怎能貿然出兵?”
    張鬆溪端起店小二遞來的茶水,緩緩道:
    “滅絕掌門,七師弟所言並非無的放矢。
    此事關乎武林大義,還需從長計議,切莫被一時意氣衝昏頭腦。”
    鮮於通連忙打圓場:
    “張四俠太過謹慎了。
    明教妖人向來擅長偽裝,那些接濟流民的舉動,不過是他們籠絡人心的伎倆。
    如今六大派齊聚,兵強馬壯,正是除害的好時機,何必糾結這些細枝末節?”
    何太衝也道:
    “宋掌門,武當乃武林泰鬥,可不能在這關鍵時刻掉鏈子。
    有你們相助,我們勝算大增,覆滅明教後,武當的威名也能更上一層樓。”
    宋遠橋眉頭微皺,正要開口再勸,一名武當弟子突然從門外匆匆闖入,神色急切,聲音帶著喘息:
    “啟稟掌門、四師叔、七師叔,師傅有親筆書信送到!十萬火急!”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斷了主桌的商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那封密封的書信上。
    宋遠橋心中一動,連忙接過書信,拆開火漆印,取出信紙展開細看。
    張三豐的字跡蒼勁有力,躍然紙上,信中詳述了六大派與汝陽王暗結協議的驚天真相 。
    原來五大派為了脫身,竟承諾不與朝廷為敵,轉而聯手討伐明教,還將倚天劍作為 “信物” 留在汝陽王府,換取了汝陽王的放行。
    信中還提及張翠山回武當勸說之事,叮囑宋遠橋切勿被六大派蠱惑,武當已決定保持中立,堅守俠義本心,絕不可助紂為虐。
    喜歡倚天屠龍,張無忌的逆襲請大家收藏:()倚天屠龍,張無忌的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